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出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765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出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线位移传感器出线装置,涉及一种对有电缆甩出的传感器或其它机电产品引出线处理方式和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飞机上的线位移传感器大多数有电缆甩出,尤其是驾驶员传感器,甩出的电缆长而重,对传感器引出线与绕组漆包线的连接牢固性提出很高要求,并且,漆包线本身线径细、耐拉伸强度不高。传统线位移传感器引出线绑扎后从骨架挡板的出线孔直接引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缆本身重量的坠拉和外界不可避免的拉力,极易造成引出线断线、漆包线断线或者是引出线与漆包线的焊点处断开,造成传感器断路,没有输出信号,进一步导致飞控系统故障。同时,也会引起引出线外皮磨损受伤,造成传感器绝缘下降等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种使传感器的绕组漆包线和引出线不受甩出的电缆重量坠拉,也不受传感器使用中对电缆施加的外力的拉拽的--.种线位移传感器的出线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传感器绕线骨架的一端为出线板,出线板上有5个出线孔和带外螺纹的保护套,后板套前半段中心是螺孔,后板套后半段圆周带3个小螺孔,后板套的螺孔与出线板的保护套[8]螺纹连接,3个压线块置入后板套的后半
段中,3个压线螺钉从后板套的3个小螺孔中分别拧入并分别顶住3个压线块的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传感器绕线骨架传统的挡片替换为出线板,出线板上有5个出线孔和带外螺纹的保护套,电缆由保护套引出,引出的电缆在后板套内用压线块和压线螺钉卡住,有效的避免了电缆本身重量和外界拉力传递到绕组内部的引出线、漆包线及焊点,防止传感器因外力发生断线的严重故障。同时也避免了引出线外皮磨损引起的绝缘下降的故障。

图1是传统线位移传感器的出线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线装置中出线板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3的侧视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线装置中后板套的结构示意图6是图5的K-K视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出线装置中压线块的结构示意图8是图7的A-A视图9为本实用新型线出线装置中压线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线位移传感器出线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新型装置由4部分组成出线板l,后板套2,压线块3,压线螺钉4。
绕线骨架的挡板不再是简单的一个片,而是带5个出线孔7 (线位移传感器大多有5根引出线)和带外螺纹的保护套8的一个出线板1,电缆5剥开--小段后,5根引出线6从保护套穿入,分别从出线孔穿出到达绕组与漆包线焊接好并绑扎。注意,留在保护套8内的一段仍然是未剥开的电缆。然后将后板套2的中心螺纹部分9与保护套8螺纹连接,将3个带孔11的压线块3置入后板套2的后半段内并均布,用三个压线螺钉4穿过后板套2的螺孔10,并将压线螺钉4的细轴部分12伸入压线块3的孔11后拧紧,这样,通过压紧三个压线块3将电缆5卡紧。电缆本身的重量和外界的拉力就不会传递到绕组内部的引出线和漆包线上。
权利要求1、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出线装置,其特征是传感器绕线骨架的一端为出线板[1],出线板上有5个出线孔[7]和带外螺纹的保护套[8],后板套[2]前半段中心是螺孔[9],后板套[2]后半段圆周带3个小螺孔[10],后板套[2]的螺孔[9]与出线板[1]的保护套[8]螺纹连接,3个压线块[3]置入后板套[2]的后半段中,3个压线螺钉[4]从后板套[2]的3个小螺孔[10]中分别拧入并分别顶住3个压线块[3]的孔[11]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线位移传感器出线装置,涉及一种对有电缆甩出的传感器或其它机电产品引出线处理方式和装置的改进。传感器绕线骨架的一端为出线板,出线板上有5个出线孔和带外螺纹的保护套,后板套前半段中心是螺孔,后板套后半段圆周带3个小螺孔,后板套的螺孔与出线板的保护套[8]螺纹连接,3个压线块置入后板套的后半段中,3个压线螺钉从后板套的3个小螺孔中分别拧入并分别顶住3个压线块的孔内。本实用新型将传感器绕线骨架传统的挡片替换为出线板,出线板上有保护套,电缆由保护套引出,有效的避免了电缆本身重量和外界拉力传递到绕组内部的引出线、漆包线及焊点,防止传感器因外力发生断线引出线外皮磨损引起的绝缘下降的故障。
文档编号G01B21/02GK201281593SQ20082013581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8日
发明者周育茹, 立 李, 罗吉勤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