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系统中的匀场片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5844877阅读:29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共振系统中的匀场片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MR,Magnetic Resonance)技术,特别涉及磁共振系统中的勻 场片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磁共振系统中,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磁场,进而利用该磁场进行磁共振成像。 所述超导磁体通常为环形结构。由于距离超导磁体中心远近不同等原因,不同区域的磁场 强度通常是不同的,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不同区域的磁场均勻性进行校正,以 便获得成像质量更好的磁共振图像。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勻场片来对磁场的均勻性进行校正,具体实现包括通过计 算等方式确定出为使得磁场均勻,勻场片应该安放的位置以及所用勻场片的数量,然后,将 相应数量的勻场片安放到相应的位置。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处理后,磁场的均勻性仍不符合 要求,那么可将已安放到磁场中的勻场片取出,并重复上述确定以及安放的过程,直到磁场 均勻性符合要求为止。但是,上述处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由于勻场片具有较高 的磁导率,因此在对勻场片进行操作,即将其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的过程中,会与磁场 产生作用力,而将勻场片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的过程均是人工来操作的,如果该作用 力较强,可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在将勻场片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之前,通常先执行降场 操作,然后,待将勻场片放入到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后,再执行升场操作,使超导磁体所产 生的磁场恢复到正常值。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超导磁体的腔体内 装有大量的冷却的液氦,用于为超导磁体上的超导线提供必须的低温环境,而降场和升场 的过程很可能会导致液氦的挥发,从而造成液氦的浪费,而本领域公知,液氦的成本是非常 高的;另外,每次降场和升场之间,必须间隔一定的时间,否则就会引起超导磁体失超,即不 能产生磁场,从而需要操作人员对超导磁体进行维修等处理,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也影响 了磁共振系统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还提出利用机械装置来操作勻场片,但由于磁共振系统通常应用于医院 等场合,位于特定的房间中,操作环境狭小,而且为了避免对超导磁体产生影响,还需要确 保该机械装置不能有磁性,因此,利用机械装置来操作勻场片,不但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且 机械装置本身的设计也比较复杂,难于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两种磁共振系统中的勻场片操作方法,能 够降低成本,且易于实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磁共振系统中的勻场片操作方法,包括
将待放入磁场的勻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将加热到指定温度的勻场片放入磁场,并使其恢复到室温。较佳地,所述将待放入磁场的勻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包括通过高频加热方式,将所述待放入磁场的勻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较佳地,所述指定温度为所述勻场片的构成材料的居里点。较佳地,所述使其恢复到室温包括通过自然冷却或使用冷却设备冷却的方式将 勻场片恢复到室温。一种磁共振系统中的勻场片操作方法,包括将待从磁场中取出的勻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将加热到指定温度的勻场片从磁场中取出,并使其恢复到室温。较佳地,所述将待从磁场中取出的勻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包括通过高频加热方式,将所述待从磁场中取出的勻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较佳地,所述指定温度为所述勻场片的构成材料的居里点。较佳地,所述使其恢复到室温包括通过自然冷却或使用冷却设备冷却的方式将 勻场片恢复到室温。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案,首先,将待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的勻场片加热到 指定温度,然后,将加热到指定温度的勻场片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并使其恢复到室 温;所述指定温度通常是指居里点。当温度达到居里点后,勻场片的磁导率会降低到接近 零,这样,如果再将勻场片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就不会和磁场之间存在作用力,因此, 本发明所述方案无需进行降场和升场的操作,即可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并避免了对液氦 的浪费以及超导磁体失超,降低了成本;并且,相比于利用机械装置来对勻场片进行操作的 方式,本发明所述方案无论从操作还是设计等方面来说,均易于实现。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 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一种全新的磁共振系统中的勻场片 操作方案。考虑到勻场片的构成材料为软磁材料,而软磁材料具有固定的居里点(Curie Point)。所谓居里点,是指当温度达到该居里点后,软磁材料的磁导率就会降低到接近零。 这样,如果再将勻场片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就不会和磁场之间存在作用力,从而无需 进行降场和升场的操作,即可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并避免了对液氦的浪费以及超导磁体 失超,并降低了成本;而且,相比于利用机械装置来对勻场片进行操作的方式,本发明所述 方案无论从操作还是设计等方面来说,均易于实现。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 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 将待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的勻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本步骤中,可以利用高频加热方式,将待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的勻场片加热 到指定温度,所述指定温度即指软磁材料的居里点。高频加热方式通常为通过电子管振荡 电路产生高频电磁场,然后加到勻场片上,对勻场片进行感应,产生涡电流(涡流),从而产 生焦耳热,使样品迅速升温。当软磁材料的温度升高到居里点后,由于其磁导率已降低到接近零,所以可停止 高频加热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可设置一个专门的测温仪器,用来测量勻场片的温度,一旦 其温度达到居里点,则人工手动停止高频加热过程;或者,某些情况下,用于高频加热的仪 器本身可能具备感应功能,那么当高频加热仪器感应到勻场片的磁导率降低到预先设定的 阈值时(该阈值可以是一个略大于零的值),则自动停止高频加热过程。步骤12 将加热到指定温度的勻场片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并使其恢复到室待勻场片被加热到居里点后,停止加热,根据需要,将勻场片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 取出。通常,勻场片通常不会直接放入到磁场中,而是先将勻场片放入到一个特定的盒 子中,然后再将盒子放入到磁场中,高频加热过程是针对盒子进行的。由于盒子本身不导电 也没有磁性,而高频加热方式主要对具有导电功能的物体起作用,所以,盒子本身的温度远 低于里面的勻场片的温度,因此,虽然勻场片被加热到了居里点这样一个较高的温度,但操 作人员仍可手动将放有勻场片的盒子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后续,当勻场片被放入磁场或从磁场取出后,可通过自然冷却或使用冷却设备 (如风能设备冷却的方式)将勻场片恢复到室温,以使其磁导率恢复正常。总之,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进行降场和升场的操作,即可确保操作人员的 安全,并避免了对液氦的浪费以及超导磁体失超,降低了成本;而且,相比于利用机械装置 来对勻场片进行操作的方式,本发明所述方案无论从操作还是设计等方面来说,均易于实 现。上述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共振系统中的勻场片操作方法,包括 将待放入磁场的勻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 将加热到指定温度的勻场片放入磁场。
2.一种磁共振系统中的勻场片操作方法,包括 将待从磁场中取出的勻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 将加热到指定温度的勻场片从磁场中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的步骤包括 通过高频加热方式,将所述勻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温度为所述勻场片的构成材 料的居里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勻场片恢复到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勻场片恢复到室温的步骤包括通 过自然冷却或使用冷却设备冷却的方式将勻场片恢复到室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磁共振系统中的匀场片操作方法,包括将待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的匀场片加热到指定温度;将加热到指定温度的匀场片放入磁场或从磁场中取出,并使其恢复到室温。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案,无需进行降场和升场的操作,即可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并避免对液氦的浪费以及超导磁体失超,降低了成本;而且,相比于利用机械装置来对匀场片进行操作的方式,本发明所述方案无论从操作还是设计等方面来说,均易于实现。
文档编号G01R33/38GK102109588SQ2009102658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
发明者陈进军 申请人: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