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检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7173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检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感器检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互感器校验仪都是测差式的。在检定电流互感器时,被检电流互感器二次 接有负荷(由电流负荷箱提供),与同电流比的标准电流互感器进行比较,由校验仪测出被 检电流互感器相对于标准电流互感器有误差。近年来已提出几种间接法,用来测现场大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其中有1、电压表 法和测导纳的检定装置,通过电压表测电压比值算出比值差补偿值,再通过测导纳推算出 1 120%额定电流、额定负荷和下限负荷下的误差。2、电压互感器法和测导纳的检定装 置,在电压互感器状态下测比值差补偿值,通过测导纳推算出1 120%额定电流、额定负 荷和下限负荷下的误差。3、增大负荷法检定装置,在1 20%额定电流下按传统法测误差, 通过增大二次负荷增大磁密,算出比值差补偿值和励磁导纳,再推算出100 120%额定电 流、额定负荷和下限负荷下的误差。4、电流互感器法和测导纳的检定装置,在1 20%额定 电流下按传统方法测误差和比值差补偿值,再通过测导纳推算1 120%额定电流、额定负 荷和下限负荷下的误差。上述4种检定装置,各有优缺点有的测量基本准确,但使用很不方便,在测试过 程中需断开电流导线;有的使用很方便,但易受外界影响,测量误差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检定装置有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流互 感器检定装置,该装置可通过传统法与间接法进行测试,使用方便,测试过程无需断开一次 电流连接导线,测量准确度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检定装置,它由调压器T,空载电流互 感器Tl,仿真负荷用辅助电流互感器T2,升流器T3,变压器T4,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T5,负 值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T6,1A/5A标准电流互感器T7,电阻R,阻抗Z,接线端钮LA、LB、Kl、 K2,继电器和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组成,调压器T的输入端接工频220V电源,输出低压 端连接T4的YO端,高压端连接T4的Y2端,YO端同时连接T3的一次绕组Sl端,T4的Yl 和Y2端通过继电器Js连接T3的S2端,T3的二次输出绕组为穿心绕组,与Tl、T2的一次 绕组共同穿心,Tl的二次绕组有14个抽头,其公共端KO通过继电器Js连接到Kl端钮,14 个抽头Kl K14由Jl J14选择并连接到T2的二次绕组公共端k0,同时通过继电器Js 连接到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D端,T2同样由14个抽头kl kl4,同样通过继电器 Jl J14选择并连接到电阻R的一端并与T6的一次绕组的C2端相联,同时通过继电器Js 连接到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D端,电阻R的另一端接阻抗Z的一端,同时接T6的一 次绕组的Cl端和T5的一次绕组的Zl端,T6的二次绕组DO端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 的D端,Dl和D2抽头通过继电器Jd接继电器JaO JalO,阻抗Z的另一段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TO端,并同时接T5的一次绕组的ZO端,T5的二次绕组公共端AO连接到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Tx端并通过继电器Ja连接到T7的L2端或再经过继电器Js连 接到K2端钮,抽头AO通过继电器JaO与继电器Jd连接,T5的10个抽头Al AlO通过继 电器Jal JalO选择并连接到继电器Jd,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Ku端通过继电器Js 连接到Kl端钮,T7的Ll端通过继电器Ja连接到Kl端钮,L3端连接到K2端钮,K2端钮通 过继电器Js接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在总结现有技术四种外推法 的基础上,采用传统法和间接法两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装置,一是可以用传统方法检定15 600/5UA电流互感器;二是可用间接法,采用电流互感器法和测一次励磁电流,即在5%额 定电流下按传统法测误差和比值差补偿值,以确保其测量准确度;然后采用测一次励磁电 流计算,显示误差。测试过程无需断开一次电流连接导线,一次完成,不仅测试准确而且实 际接线和测试都很方便。


图1是本发明的线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检定装置,它由调压器T,空载电流互感器Tl,仿真负荷用 辅助电流互感器T2,升流器T3,变压器T4,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T5,负值仿真负荷电压互感 器T6,1A/5A标准电流互感器T7,电阻R,阻抗Z,接线端钮LA、LB、KU K2,继电器和微机式 互感器校验仪HEW组成,调压器T的输入端接工频220V电源,输出低压端连接T4的YO端, 高压端连接T4的Y2端,YO端同时连接T3的一次绕组Sl端,T4的Yl和Y2端通过继电器 Js连接T3的S2端,T3的二次输出绕组为穿心绕组,与Tl、T2的一次绕组共同穿心,Tl的 二次绕组有14个抽头,其公共端KO通过继电器Js连接到Kl端钮,14个抽头Kl K14由 Jl J14选择并连接到T2的二次绕组公共端k0,同时通过继电器Js连接到微机式互感器 校验仪HEW的D端,T2同样由14个抽头kl kl4,同样通过继电器Jl J14选择并连接 到电阻R的一端并与T6的一次绕组的C2端相联,同时通过继电器Js连接到微机式互感器 校验仪HEW的D端,电阻R的另一端接阻抗Z的一端,同时接T6的一次绕组的Cl端和T5 的一次绕组的Zl端,T6的二次绕组DO端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D端,Dl和D2抽 头通过继电器Jd接继电器JaO JalO,阻抗Z的另一段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TO 端,并同时接T5的一次绕组的ZO端,T5的二次绕组公共端AO连接到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 HEff的Tx端并通过继电器Ja连接到T7的L2端或再经过继电器Js连接到K2端钮,抽头 AO通过继电器JaO与继电器Jd连接,T5的10个抽头Al AlO通过继电器Jal JalO选 择并连接到继电器Jd,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Ku端通过继电器Js连接到Kl端钮,T7 的Ll端通过继电器Ja连接到Kl端钮,L3端连接到K2端钮,K2端钮通过继电器Js接地。如图1所示,Tl为0. 02S级穿心式空载电流互感器,穿心1匝的电流比为150 2000/5A,最多穿心10匝,可得到15 2000/5A,共24个电流比。由于采用了空载电流互感 器,其准确度高,安匝数低,没有一次绕组,全部穿心,使标准互感器的重量减轻一半以上。 T2为仿真负荷用辅助互感器,0. 5级,与标准互感器相应,也没有一次绕组,全部穿心。T3为穿心式升流器,没有输出绕组,也全部穿心,最大输出电流为720A,容量500VA。T4为降压变 压器,在间接法测一次励磁电流时,用来输出励磁电流。T5为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0.5级, 其输出电压相应于仿真负荷2. 5 30VA,功率因数0. 8。T6为负值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 0. 5级,其输出电压相应于仿真负荷-0. 02 Ω和-0. 1 Ω,用以抵消被检互感器的二次连接导 线和1/5Α标准电流互感器的内阻。Τ7为0.01S级1/5Α标准电流互感器,其内阻正好为负 值仿真负荷所抵消,不会给被检互感器附加二次负荷,使被检15 2000/1Α电流互感器转 换为15 2000/5Α电流互感器下进行检定。在传统法检定互感器15 600/5Α时,装置提供仿真负荷,二次电流和误差电流分 别输入微机式电流互感器校验仪HEW的工作电流回路ToTx和差流回路KD,校验仪直读被检 互感器的误差。检定15 600/1Α时,在被检互感器和装置的两Κ2端钮间,外接负荷箱;继 电器Ja动作,级联1/5Α标准互感器,使被检互感器成为15 600/5Α互感器进行检定。在间接法测一次励磁电流时,继电器Js动作,升流器降压,励磁电流经Tl和Τ2互 感器,从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K、D端钮输入,被检互感器的二次感应电势由Ku和地 端钮输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电压回路,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测5 120%额定 电流、额定负荷或下限负荷相应的感应电势下的励磁电流和相位角,经微机运算后直接显 示被检互感器的误差。运算原理和计算公式如下由传统方法在下限负荷和5%额定电流下的比值差为f5 ;以及在相同的二次感应 电势下测得一次励磁电流I5和相位角β,即可算得比值差的补偿值Af: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式中α为二次感应电势的阻抗角。I1为一次电流。再由测得的一次励磁电流Itl,直接算出并显示误差<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式中Ici为相应于一次电流I1下的励磁电流。市电220V输入调压器T,调压器T的输出低电位端接升流器T3的Sl端和变压器 T4的Yl端,高电位端接变压器T4的Y2端钮,Y2通过继电器Js的常闭触点接升流器T3的 S2高电位端,升流器T3通过穿心孔引出大电流导线经标准和空载电流互感器Tl和仿真负 荷用辅助电流互感器T2的一次(三者均为穿心式)接被检互感器一次,这是一次电流回 路。继电器Jl J14之一动作,使空载电流互感器Tl和仿真负荷辅助电流互感器T2与被 检互感器三者的电流比相同。被检互感器的二次端钮Kl通过装置的Kl端钮经Js继电器 的常闭触点与空载电流互感器Tl的二次KO相连接,通过仿真负荷用辅助电流互感器T2的 二次,串联接电阻R和阻抗Z (Z的功率因数0. 8),再经校验仪的To、Tx端钮,以及继电器Ja 和继电器Js的常闭触点,回到被检互感器的二次Κ2端钮,这是二次电流回路。空载电流互 感器Tl的二次端钮KO直接接校验仪K端钮,另一端钮Kl Κ14之一,经继电器Jl J14 相应的常开触点,再经继电器Js常闭触点接校验仪的D端钮,这是标准与被检互感器二次 的差流回路。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Τ5的一次接功率因数为0.8的阻抗,其二次电压经继电器 Jal JalO之一的常开触点输出,作为5Α的2. 5 30VA之一功率因数为0. 8的仿真负 荷。负值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Τ6 —次接电阻R,其二次通过继电器Jd的转换触点选择后输出-0.02 Ω或-0.1Ω,以抵消被检互感器二次连接导线的电阻。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Τ5和负值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Τ6的二次经继电器相应的触点串联,一端AO也经上述Ja和Js 两常闭触点接被检互感器的二次端钮Κ2 ;另一端即Τ6 二次的公用端DO接微机式互感器校 验仪HEW的D端钮,使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Τ5和负值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Τ6的二次电压 成为被检互感器的仿真负荷,这是仿真负荷回路。被检互感器的二次端钮Kl还经继电器Ja的常开触点接1Α/5Α电流互感器Τ7的 Ll端钮,1Α/5Α电流互感器Τ7的L3端钮接被检互感器的Κ2端钮,1Α/5Α电流互感器Τ7的 L2端钮经继电器Ja另一常开触点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Tx端钮。当Ja动作时,这 是被检互感器二次由IA经1/5Α标准转换为5Α的线路。采用间接法检测时,继电器Js动作。变压器Τ4的Υ2端钮经Js的常开触点接升 流器Τ3的S2端钮,降低升流器Τ3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的一次电流。被检互感器的二次Kl 端钮经两个串联的继电器Js的常开触点,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Ku端钮,二次的Κ2 端钮经Js的常开触点接地与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地端钮相连接,即被检互感器的二 次感应电势输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工作电压回路。空载电流互感器Tl和仿真负 荷用辅助电流互感器Τ2 二次串联后,一端空载电流互感器Tl的KO直接接微机式互感器校 验仪K端钮,另一端仿真负荷用辅助电流互感器Τ2经相应的Jl J14常开触点和Js的常 开触点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的D端钮,即这时的一次励磁电流通过空载电流互感器Tl和 仿真负荷用辅助电流互感器Τ2的二次,输入校验仪测导纳,算出励磁电流。
权利要求
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检定装置,它由调压器T,空载电流互感器T1,仿真负荷用辅助电流互感器T2,升流器T3,变压器T4,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T5,负值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T6,1A/5A标准电流互感器T7,电阻R,阻抗Z,接线端钮LA、LB、K1、K2,继电器和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组成,其特征是调压器T的输入端接工频220V电源,输出低压端连接T4的Y0端,高压端连接T4的Y2端,Y0端同时连接T3的一次绕组S1端,T4的Y1和Y2端通过继电器Js连接T3的S2端,T3的二次输出绕组为穿心绕组,与T1、T2的一次绕组共同穿心,T1的二次绕组有14个抽头,其公共端K0通过继电器Js连接到K1端钮,14个抽头K1~K14由J1~J14选择并连接到T2的二次绕组公共端k0,同时通过继电器Js连接到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D端,T2同样由14个抽头k1~k14,同样通过继电器J1~J14选择并连接到电阻R的一端并与T6的一次绕组的C2端相联,同时通过继电器Js连接到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D端,电阻R的另一端接阻抗Z的一端,同时接T6的一次绕组的C1端和T5的一次绕组的Z1端,T6的二次绕组D0端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D端,D1和D2抽头通过继电器Jd接继电器Ja0~Ja10,阻抗Z的另一段接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T0端,并同时接T5的一次绕组的Z0端,T5的二次绕组公共端A0连接到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的Tx端并通过继电器Ja连接到T7的L2端或再经过继电器Js连接到K2端钮,抽头A0通过继电器Ja0与继电器Jd连接,T5的10个抽头A1~A10通过继电器Ja1~Ja10选择并连接到继电器Jd,微机式互感器校验HEW的Ku端通过继电器Js连接到K1端钮,T7的L1端通过继电器Ja连接到K1端钮,L3端连接到K2端钮,K2端钮通过继电器Js接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检定装置,它由调压器T,空载电流互感器T1,仿真负荷用辅助电流互感器T2,升流器T3,变压器T4,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T5,负值仿真负荷电压互感器T6,1A/5A标准电流互感器T7,电阻R,阻抗Z,接线端钮LA、LB、K1、K2,继电器和微机式互感器校验仪HEW组成。本发明可以用传统方法检定15~600/5、1A电流互感器;用间接法,采用电流互感器法和测一次励磁电流,即在5%额定电流下按传统法测误差和比值差补偿值,以确保其测量准确度;然后采用测一次励磁电流计算,显示误差,测试过程无需断开一次电流连接导线,一次完成,不仅测试准确而且实际接线和测试都很方便。
文档编号G01R35/02GK101819264SQ20101017291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
发明者张保国, 王进红, 赵修民, 赵屹涛, 闫宪峰, 韩海洲 申请人:山西省机电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