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携带以太网信号的电缆的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997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携带以太网信号的电缆的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在建筑内的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是处理在用于以太网的布线基础设施上的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建筑内(IB)通信系统,用于在建筑内传播无线信号,采用携带以太网信号的现有布线基础设施。目前有几种系统和应用,其中,蜂窝或其它高频信号是通过诸如电话线或以太网线等铜线来传播的。由于铜线的带宽受限,在蜂窝通信的频率带宽内的高频信号不能无信号衰减地通过铜线来传播。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由混频器104将在频带F1进入的高频信号与具有频率f2的本地振荡器106的信号进行混合。混频器的产物包括在频带F3的几种信号,频带 F3=Fi±f2。在混频器104的输出端的滤波器108从几种可能的组合中选出特定的频带F3, 例如=Fff2-Fp在这个频带内的信号是馈给铜线109,并通过铜线到达远程单元,该远程单元包括混频器112、本地振荡器114和带通滤波器118。在混频器112将在频带F3进入的高频信号与具有频率f2的由本地振荡器114所产生的在频带F5的信号进行混合。在混频器信号的112的输出端的滤波器118选择所需要的频带F6=f5-F3。为了使在频带F6的信号成为在频带F1的精确复制物,频率f5需要恰好等于频率f2。也就是,本地振荡器106和 114需要被锁定到相同的频率。为了这个目标,参考信号馈给在集线器单元的本地振荡器, 它的信号被传递到在远程单元的本地振荡器,用于锁定它到相同的频率。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定位在集线器单元上的参考发生器120使该集线器单元的本地振荡器106同步。指定的源,例如物理电缆122或者在电缆109内指定的带宽是被用于将参考信号从在集线器单元内的参考发生器120传递到远程单元。Georges的美国专利US 6,157,810建议在集线器单元与远程单元之间进行传递,在“中间频率”内的“参考音调”,它是足够低的以便通过铜线传递。现有技术的方法中,将特定的带宽指定到参考信号,这需要在缆线的有限的带宽内指定特定的频带,也需要采用相对昂贵的硬件,例如尖锐带通滤波器、混频器,以便将参考信号从其他信号中取出。而且,参考信号通过电缆的传递会产生附加的干扰,它会阻塞或使其他通信通道降级。在这样的系统中,集线器单元和远程单元交换管理数据,该数据包括关于状态的指示和在远程单元内的电子电路的操作状态的指示。这个数据是在远程单元内产生,并发送到集线器单元。管理数据还可包括控制信息,从集线器单元发送到远程单元,用于控制它们的电路。诸如使TDD (时分双工)转发器的接收/传输状态同步化的信号等其他同步信号也需要在集线器单元与远程单元之间传递。为了节省带宽、电子元件和电路,以及消除对参考信号的指定频带的需要,管理数据和其他数据以及同步信号,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以异步的以太网信号来结合参考信号、附加信号和其他同步信号,并产生单独同步的统一数据流,用于传送所有所需的信号,并在线缆的两侧使本地振荡器同步化。

发明内容
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以太网布线上对第一信号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第一信号是在第一频带之上初始被携带的,所述以太网布线具有几个端点设备,每个端点设备是与用于第一频带的无线设备相关联的。所述方法包括与第一端点设备关联的步骤,以及与第二端点设备关联的步骤。在第一端点设备内,第一信号是从在第一频带上的被携带状态转换到在第二频带上的被携带状态,而第二频带是能在所述以太网布线上传播的。也在分组流上嵌入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可用于将无线信号从第一频带转换到第二频带,并从第二频带转换回第一频带,以致所述参考信号是可以从所述分组流恢复的。以太网数据流包括在第一端点设备处接收的以太网信号。因此,以太网数据流和已转换的第一信号是通过以太网布线被传送到第二端点设备。在那里,从以太网数据流恢复所述参考信号,再被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从在第二频带上携带的状态转换到在第一频带上携带的状态,以致已转换的第一信号在第一频带之上被无线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号是与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以频率相关联的。实际上,第一本地振荡器可被用于在第一端点设备内的第一信号的转换中,而第二本地振荡器可被用于在第二端点设备内的第一信号的转换中,且第一和第二本地振荡器都是由所述参考信号来同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以太网数据流是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第一比特率是被用于所接收的以太网信号,而第二比特率是被用于所述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第二比特率是比第一比特率高至少5%,以便允许插入附加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以太网数据流还包括用于定位在所述第二端点设备内的电子电路的管理的数据,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第二端点设备内的电子电路的同步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已转换的复制物是被包括在所述分组流的特定帧的数字格式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带是在一个或多个接入方法中操作的蜂窝频带,该接入方法选自以下多个接入方法之一频分多址接入(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时分多址接入(TDMA),偏振分多址接入(PDMA),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点设备是与蜂窝基站相关联的集线器单元或者与蜂窝中继器相关联的集线器单元,所述第一信号是下行蜂窝信号。第二端点设备是与蜂窝端用户设备和以太网目的地无线连接的远程单元。上行信号也是在以太网布线上通信的,从所述远程单元传递到所述集线器单元。该上行信号是在上行频带之上初始被携带的,在远程单元内,上行信号是被向下转换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用于在以太网布线上传播。接着, 在以太网布线上将已向下转换的上行信号提交到集线器单元。在那里,已向下转换的上行信号是被向上转换到上行频带,并被提供到所述蜂窝基站的天线端口或者蜂窝中继器。上行频带与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都是由参考信号关联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以太网基础设施上传输第一无线信号到远程单元的集线器单元。所述集线器单元和每个远程单元是与用于第一频带的至少一个无线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第一信号是在第一频带之上初始被携带的。所述系统包括频率转换部分与分组同步器。频率转换部分是适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从在第一频带之上被携带的状态转换为在第二频带之上被携带的状态,用于在以太网布线上传播。分组同步器是适用于将以下信号合并成为单独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与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在第一端点设备上接收的以太网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从所述单独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中恢复的。所述单独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和所述已转换的第一信号在所述以太网基础设施上被提交,当到达远程单元时,所述参考信号是从所述单独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中恢复,已转换的第一信号是从在所述第二频带之上被携带状态转换到在所述第一频带之上被携带状态,已转换的第一信号是在所述第一频带之上被无线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频率转换部分包括本地振荡器,用于产生与所述参考信号同步的信号;混频器,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并产生多个总和与不同的信号; 以及滤波器,用于从所述的多个总和与不同的信号中选择合适的信号。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与以太网布线相关联的蜂窝通信系统内的远程单元。所述远程单元从集线器单元接收下行信号,用于传输到蜂窝端用户设备,所述远程单元将从所述蜂窝端用户设备接收的信号传输到所述集线器单元。所述集线器单元与所述远程单元都是与用于上行和下行无线频带的无线设备相关联的。所述上行信号是在无线上行频带之上初始被携带的。所述远程单元包括分组开启器,数字锁相环,以及频率转换部分。所述分组开启器从所述集线器单元接收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并将在与所述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数据率相关联的频率内的信号提供给数字锁相环。所述数字锁相环接收在与所述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数据率相关联的频率内的信号,并提取参考信号。所述频率转换部分将所述上行信号从在无线上行频带之上被携带的状态转换到在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之上被携带的状态,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是能在以太网布线上传播的。上行频带和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是由所述参考信号关联的。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是在以太网布线上提交,当到达所述集线器单元时, 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信号从在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之上被携带的状态转变为在所述上行频带上被携带的状态,用于提供给无线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线器单元提交同步以太网数据流,所述的远程单元还包括以太网分组重构器和分组同步器。所述以太网分组重构器从所述分组开启器接收所述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内容,并产生具有至少部分的用于提交到以太网目的地的所述内容的异步以太网信号,用于提交到以太网目的地。所述分组同步器从以太网源接收异步的以太网信号,并产生具有至少部分的所述异步以太网信号的内容。所述分组同步器还可从无线局域网接收数据项目,例如无线信号;还接收管理数据,包括在所述远程单元内的电子电路的状态和操作情况的指示;控制信息,从所述集线器单元发送到所述远程单元,用于控制它们的电路;来自同步源的同步数据,并包括在同步以太网系统内产生的已接收的数据项目。


本发明的主题内容是特别指出的,并在本说明书的总结部分清楚地要求。然而,本发明,包括系统组织与操作方法,它们的特征和优势一起,都可参考所附的附图来得以最好的理解,当阅读所附的附图时,在这些附图中
图1 (现有技术)是根据现有技术用于在以太网布线上传输无线信号的方块图。图2显示了在以太网布线之上嵌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内的参考信号的传送。图3是结合的以太网/无线系统的方块图。图如显示了每个分组具有八比特的异步以太网信号。图4b显示了每个分组具有十比特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图5显示了一个同步以太网系统,以已数字化RF (无线电频率)格式携带一部分无线信号的嵌入的数字信号。图6是是用于使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和在上行和下行方向上的无线信号进行通信的远程单元和集线器单元的方块图。图7是集线器分组组织器的方块图。图8是远程单元分组组织器的方块图。图9是用于采用以太网布线的对蜂窝信号进行通信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将通过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来充分说明。需要明确的使,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还需要明确的是,并非处理所描述的无线和以太网通信的方法和系统的每个特征都是以任意一个所附的权利要求来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设备的不同元件和特征已经充分描述以实现本发明。还需要明确的是,通过本说明书,显示或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的步骤都可以任意次序或者同时实施,除非从内容中清楚表明,某个步骤是取决于另一个被首先执行的步骤。在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之前,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它所应用的在附图中所示的或下面的描述所提出的具体结构和组件的安排。本发明也可以多种不同方式来执行或者通过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还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采用的措词和术语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应视为限制。除非另有定义,这里所采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都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这里所提供的系统、方法和例子都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视为限制。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每个动词“包括”、“包含”和“具有”以及它们的结合,是被用于指示动词的对象,而不是对该动词的对象的部分或元素、部件、组件的完全列举。虽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了术语“以太网”,相同的原理、方法和电路也可被用于其他类型的分组数据协议,本发明的要求范围包括其他分组数据协议。虽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了术语“以太网布线”,该术语也可由用于传输其他类型的信号的“布线基础设施”替代。图2显示了用于在RF (无线电频率)传送无线信号的系统200的一个实施例的方块图,在与集线器单元201关联的无线端口 235和与远程单元205关联的无线端口 240之间传送无线信号。集线器单元201和远程单元205是通过布线230电联接的。布线230通常是电缆,它包括几对铜线,一些或全部铜线可携带以太网信号。为了简化的目的,图2显示了一种实施方式,其中RF转换信号是在指定的以太网电缆230的铜线214之上传输的。 然而,该RF转换信号也可在同时用于传输以太网信号的铜线对232之一上被传送。集线器单元201包括混频器202、带通滤波器204、本地振荡器206、时钟714和从异步到同步的转换器212,如图所示地互相连接。远程单元205包括转换混频器220、带通滤波器222、本地振荡器224、参考提取器2 和从同步到异步的转换器228,如图所示地互相连接。时钟714是被用作本地振荡器206的参考信号,也在从异步到同步的转换器212 处使以太网分组同步。在集线器单元的异步以太网信号在远程单元方向在端口 203进入集线器单元 201。从异步到同步的转换器212将异步以太网信号转换为同步以太网信号,由时钟714来同步。参考提取器2 是被用于从同步以太网信号中提取参考信号,例如采用数字锁相环(PLL)。所提取的参考信号可被用作参考信号传送到本地振荡器224。例如,频率合成器可被用于使来自参考信号的本地振荡器224的频率同步。因为本地振荡器206的参考信号和本地振荡器224的参考信号是来自相同的源,这两个本地振荡器的频率可被制成相同的。在远程单元的本地振荡器2M产生频率f5的信号,基于来自参考提取器226的参考信号。混频器220被用于信号的向上转换,从频带F3转换到频带F6。在混频器220的输出口的带通过滤器222选择频带F6=f5-F3。因为在参考提取器226的输出口的参考信号的频率是等同于时钟信号的频率,两个本地振荡器2M和206是在相同频率上同步的。结果, 频带F6成为频带F1的精确复制物。也就是,在频带F1的每个信号准确地返回到它在频带 F6的原始频率。相同的原理可被用于多个远程单元。而且,当频带F1表示多个频带,且频带F3和频带F6也表示多个频带时,相同的原理也可被采用。可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ASIC (特定用途集成电路)技术来实施从异步到同步的转换器212、从同步到异步的转换器2 和参考提取器226。为获得对结合以太网和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更宽泛的了解,现在参考图3。图3显示了集线器单元510和远程单元520,用于服务蜂窝传播和可选的WLAN (无线局域网)服务513。集线器510是一边连接到RF链路550和以太网链路555,并在另一边连接到几个远程单元520、521和522。一个示例性的RF链路550是蜂窝基站。一个示例性的以太网链路是连接到因特网的调制解调器。每个远程单元520、521和522是连接到 RF链路560,并连接到以太网链路565。远程单元520是连接到或包括WLAN AP (接入点) 513,在内连接到以太网远程部分380。该WLAN AP是被用于提供WLAN服务。可被用于WLAN 的示例性技术是基于IEEE 802. 11标准的Wi-Fi以及基于IEEE 802. 15标准的蓝牙TM。在集线器单元510内,以太网集线器/网关520是连接到外部以太网链路555,以指定到以太网链路565或到WLAN AP 513的以太网信号馈给以太网集线器部分360。以太网集线器部分502提供参考信号到RF集线器部分410,它从RF链路550获得RF信号。RF 集线器部分410向下转换RF信号,产生可在以太网布线上传播的信号。以太网集线器部分 360将参考信号嵌入以太网信号,该信号通过分离器/组合器506与由RF集线器部分410所提供的已向下转换的RF信号一起被提交到以太网布线230。分离器/组合器506和512 包括在所需无线和以太网信号的频带内的滤波器。在远程单元520,分离器/组合器512从已向下转换的RF信号中分离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并将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和已向下转换的RF信号分别提供到以太网远程部分380和 RF远程单元420。以太网远程部分380从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中提取参考信号,并将参考信号提供到RF远程单元420,用于向上转换RF信号,该信号依次被发送到RF链路560。在以太网链路555和以太网链路565的以太网信号都是异步以太网分组600,如图如所示,在由发送者所决定的任意到达次数到达,并在通信标准的预定范围内具有不同信号长度。以太网集线器部分360和以太网远程部分380将在异步模式接收的以太网信号转变为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其中,参考信号与附加数据、管理信号和其他同步信号一起被嵌入。为使得附加内容被容纳,增加了比特率。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在异步以太网信号的每个分组620中有八比特,而相同总长度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602的分组625包括10比特, 是更密25%。在一些实施例中,RF信号的转换复制物是被嵌入在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内的数字格式中,如图5所示,而同步以太网数据流602是等长分组630的连续流,能携带附加到分组数据606和同步信号604的数字化RF信号608。优选地,同步以太网数据流602的分组率或比特率可被用作参考信号,与本地振荡器206和2M具有合理的关系。例如,假设采用的时钟714带有10 MHZ的参考信号。然后,这个参考信号被作为参考信号提供到频率合成器,采用它来产生本地振荡器206信号。 假设本地振荡器206的频率需要为755 MHz0在这个例子中,频率合成器将10 MHz参考信号除以10,产生1 MHz信号,然后将它乘以755,产生755 MHz信号。从异步到同步的转换器将采用10 MHz参考信号,以便产生每秒10 Mega分组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参考提取器 2 将从每秒10 Mega数据流中提取10 MHz参考信号。然后,将这10 MHz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提供给频率合成器,采用它来产生本地振荡器2M的信号。在这个例子中,频率合成器将 10 MHz参考信号除以10,产生1 MHz信号,然后将它乘以755,产生755 MHz信号。注意,在无线蜂窝通信中,采用供信号从蜂窝基站下行到端用户设备的一个频带, 以及采用供信号从端用户设备上行到蜂窝基站的另一个频带,可获得全双向能力。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所属的实现全双向能力的系统645。以下说明书将首先处理下行传输,然后处理上行传输。从联接到蜂窝基站551或蜂窝中继器552的RF链路550发送的下行蜂窝信号,是在集线器单元510中被接收,与来自本地振荡器206D的混合信号在混频器204D中混合。本地振荡器206D从在集线器单元分组组织器650的时钟接收参考信号。来自混频器204D的信号被馈入滤波器202D,该滤波器选择适用于在以太网束230之上传播的预定的已向下转换的频带。集线器单元分组组织器650还从以太网链路555中接收以太网信号,从链路665 中接收附加数据,并从链路675中接收同步信号,所有这些信号被合并,与参考信号一起同步为单独的统一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与已向下转换的下行蜂窝信号都在分离器/组合器506—起组合,用于在以太网束230之上传输。在远程单元520中,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是由分离器/ 组合器512所分离,并被馈入远程单元分组组织器660中。在那里,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被分解,以太网链路565、附加数据链路670和其他同步链路680分别获得它们各自的信号。 同时,从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中提取参考信号,并馈入本地振荡器224D,该振荡器将混合信号提交到混频器220D,在那里,与来自分离器/组合器512的已向下转换的下行蜂窝信号混合。最后,滤波器222D从混频器220D的输出中选择预定的下行频带,并将它提供到RF链路560,用于传输到端用户设备561。由端用户设备561通过RF链路560发起上行蜂窝信号,是在远处单元520中被接收,与由本地振荡器224U所提供的的混合信号在混频器220U中混合。本地振荡器224U接收由远程单元分组组织器660从进入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中提取的参考信号,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来自集线器单元510。来自混频器220U的信号被馈入滤波器222U,该滤波器选择适用于在以太网束230之上传播的预定的已向下转换的信号。远程单元分组组织器660从以太网链路565中接收以太网信号,从链路670中接收附加数据,并从链路680中接收附加同步信号,所有这些信号被合并为单独的统一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与从下行同步以太网信号中提取的参考信号一起同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与已向下转换的上行蜂窝信号都在分离器/组合器512中一起组合,用于在以太网束230之上传输到集线器单元510。在集线器单元510中,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是由分离器/组合器506所分离,并被馈入集线器单元分组组织器650中。在那里,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被分解,以太网链路阳5、附加数据链路665和其他同步链路675分别获得它们各自的信号。在集线器单元分组组织器650中的时钟馈给本地振荡器206U,该振荡器提交混合信号到混频器204U,在那里,与来自分离器/组合器506的已向下转换的上行蜂窝信号混合。最后,滤波器202U从混频器204U的输出中选择预定的向上转换的频带, 并将它提供到RF链路550,用于传输到蜂窝基站551或蜂窝中继器552。附加数据链路670的应用的一个例子是服务WLAN AP 513,它接收从集线器单元 510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发回到该集线器单元510。此外,另一个同步链路560的应用的一个例子是TDD (时分双工)放大器的转换,它需要在上行和下行操作状态之间转换。此外, 附加数据可包括在远程单元内关于电子电路的状况和操作情况的指示。正如所述的,附加数据和同步信号都被嵌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中,在集线器单元510和远程单元520之间传送,反之亦然。图7和图8分别显示了集线器单元分组组织器650的内部结构和远程单元分组组织器660的内部结构,用于执行正如参考图6中所描述的分组组织器的任务。在图7所示的集线器单元分组组织器650中,异步以太网分组702是馈入以太网分组缓冲器708中。分组同步器710将这些分组从以太网分组缓冲器708中以合适的次数拉出,再将它们插入同步分组数据流602中。附加数据704和其他同步信号706也被馈入分组同步器710中。分组同步器710安排以太网分组702、附加数据704和其他同步信号 706进入统一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602。该数据流具有由相等持续时间的分组的连续数据流组成的同步数据结构,具有比以太网分组600或702更高的比特率。时钟714将参考信号716提供给分组同步器710,因此数据流602是与时钟714同步的。单独的统一同步数据流602被提供到分离器/组合器506,然后通过以太网布线230被传输到远程单元520。注意,时钟信号716也被集线器单元本地振荡器206U和206D所采用。同步以太网数据流7 从远程单元520穿过分离器/组合器506到达,再馈给分组开启器726,从时钟714接收参考信号716,用于协助在同步以太网数据流728的模式上的同步过程。分组开启器7 从同步以太网数据流7 重新找回以太网高数据率分组729、 附加数据722和其他同步信号724。以太网分组重建器718将以太网高数据率分组7 转变为异步较低数据率信号720,发送到以太网链路555。在图8所示的远程单元分组组织器660中,来自集线器单元510穿过分离器/组合器512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712被馈送到分组开启器822。分组开启器822重新找回同步以太网数据流712的重复模式,并将它提供到数字PLL 818。此外,它重新找回以太网数据830、附加数据拟4和其他同步信号826。数字PLL 818从由分组开启器822提供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数据率中恢复时钟信号,并过滤掉残留的波动。以太网分组重建器832将以太网高数据率分组830转变为异步较低数据率信号828,发送到以太网链路565。在数字PLL 818产生的恢复的时钟信号814是反馈到分组开启器822,协助在同步以太网数据流712的模式上的同步过程。异步以太网分组804是馈入以太网分组缓冲器802中。分组同步器810将这些分组从以太网分组缓冲器802中以合适的次数拉出,再将它们插入新的分组数据流或同步以太网数据流812中。附加数据806和其他同步信号808也被馈入新的分组同步器810中。 分组同步器810安排以太网分组804、附加数据806和其他同步信号808进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812中。该数据流812具有由相等持续时间的分组的连续数据流组成的同步数据结构,具有比原始以太网分组804更高的比特率。数字PLL 818提供恢复的时钟信号814,用作同步信号,提供到分组同步器810,因此数据流812是与时钟714同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812被提供到分离器/组合器512,然后通过以太网布线230被传输到集线器单元510。 注意,该恢复的时钟信号814也被远程单元本地振荡器220U和222D所采用,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蜂窝信号的向下转换和向上转换。在参考图9所示的方法900之前,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这里重现,基于图2至图9 的描述。1)创建同步以太网数据流,该数据流包括所有必需的“附加数据、同步和接收的以太网信号”。集线器单元和远程单元交换管理数据,该管理数据包括在远程单元内关于电子电路的状态和操作情况的指示。这个数据室在远程单元内产生,并发送到集线器单元。管理数据也可包括从集线器单元发到远程单元用于控制它们的电路的控制信息。2)在集线器单元,同步以太网数据流是由时钟信号同步的,是用于集线器单元和远程单元的参考信号的起源。3)在远程单元,同步以太网数据流是由恢复的参考信号来同步的。4)在远程单元,参考信号是从同步以太网数据流采用分组开启器和数字PLL来恢复的。5)在集线器单元,参考信号是被用作频率合成器的参考,它馈给向上转换器和向下转换器,用于向下转换下行信号和向上转换上行信号。6)在远程单元,恢复的参考信号是被用作频率合成器的参考,它馈给向上转换器和向下转换器,用于向下转换上行信号和向上转换下行信号。由于在远程单元的参考信号的精确重建,在该远程单元的恢复的参考信号的频率是等同于在集线器单元的参考信号的频率,因此,下行无线信号可在远程单元精确地重建,上行无线信号可在集线器单元精确地
7)所有其他必需的“附加数据、同步和接收的以太网信号”都在各边被提供到它们各自的链路,在它们在各边由分组开启器重新找回之后。现在参考图9,该图显示了用于在以太网布线上对第一信号进行通信的方法900 的流程图,该第一信号是在第一频带之上初始被携带的,而该以太网布线具有几个端点设备,它们与用于第一频带的无线设备相关联。方法900包括与第一端点设备关联的步骤, 与第二端点设备关联的步骤。在第一端点设备中,第一信号是从在第一频带上的被携带状态向下转换905到在第二频带上的被携带状态。第二频带是能在以太网布线上传播的。此外,与第一频带相关联并与第二频带相关联的参考信号被嵌入910在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上,以致该参考信号从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恢复是可能的。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包括在第一端点设备处接收的以太网信号,以及附加数据和其他同步信号。然后,在以太网布线上提交915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和已转换的第一信号。在第二端点设备内,参考信号是从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中恢复920,再被用于将第一信号向上转换925回到第一频带的信号的合成, 以致该已向上转换的第一信号是在第一频带之上无线传输的。此外,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以太网信号、附加数据和其他同步信号的内容被重新找回并分配927到它们各自的目的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点设备是联接到蜂窝基站551或蜂窝中继器552的集线器单元510,第一信号是下行蜂窝信号。第二端点设备室与蜂窝端用户设备561和以太网目的地565相关联的远程单元520。上行信号也在以太网布线上进行通信,从远程单元520传输到集线器单元510。该上行信号是在上行频带之上初始被携带的,而在远程单元内,该上行信号被向下转换930为能在以太网布线上传播的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该上行频带和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是由参考信号来关联的,在以太网布线之上被传送,由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从集线器单元510传送到远程单元520。此外,附加数据和其他同步信号被嵌入932 在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上。然后,已向下转换的上行信号在以太网布线上被提交935到集线器单元510。在那里,已向下转换的上行信号是被向上转换940到上行频带,并被联接到蜂窝基站551或联接到蜂窝中继器552。此外,从集线器单元重新找回945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内容,并分配到在集线器一侧的目的地。虽然本发明已经结合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说明,显而易见的是,有许多替代、修饰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因此,本发明应包括所有这些替代、修饰和变化, 它们都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特别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受限于这些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布线基础设施上对第一信号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第一信号是在第一频带之上初始被携带的,所述布线基础设施具有两个或更多端点设备,每个端点设备是与用于第一频带的无线设备相关联的,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两个或更多端点设备的第一端点设备内,(a)将第一信号从在第一频带上的被携带状态转换到在第二频带上的被携带状态,所述第二频带是能在所述布线基础设施上传播的;(b)在分组流上嵌入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可用于将无线信号从第一频带转换到第二频带,并从第二频带转换回第一频带,所述参考信号是可从所述分组流恢复的;以及(c)提交所述分组流以及在所述布线基础设施上的已转换的第一信号;以及在所述两个或更多端点设备的第二端点设备内,(d)从所述分组流恢复所述参考信号;以及(f)采用恢复的参考信号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从在第二频带上携带的状态转换到在第一频带上携带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是与所述第一携带状态以及所述第二携带状态以频率相关联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本地振荡器是被用于在所述第一端点设备内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转换中,而第二本地振荡器是被用于在所述第二端点设备内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转换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本地振荡器都是由所述参考信号来同步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流是同步以太网数据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比特率是被用于所接收的以太网信号,而第二比特率是被用于所述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所述第二比特率是比所述第一比特率高至少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流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第二端点设备内的电子电路的管理的数据。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流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第二端点设备内的电子电路的同步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已转换的复制物是被包括在所述分组流的特定帧的数字格式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是在一个或多个接入方法中操作的蜂窝频带,该接入方法选自以下多个接入方法之一频分多址接入,码分多址接入,时分多址接入,偏振分多址接入,以及它们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点设备是与蜂窝基站相关联的集线器单元或者与蜂窝中继器相关联的集线器单元,所述第一信号是下行蜂窝信号,而第二端点设备是与蜂窝端用户设备相关联的远程单元以及与以太网目的地相关联的远程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行信号是从所述远程单元传递到在所述布线基础设施上的所述集线器单元,所述上行信号是在上行频带之上初始被携带的, 所述上行信号是由以下传递来通信在所述远程单元内,(i)向下转换所述上行信号,从在所述上行频带之上的被携带状态转换到在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之上的被携带状态,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是能在所述布线基础设施上传播的,所述上行频带和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是由所述参考信号关联的;以及(i i )提交在所述布线基础设施上的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信号;以及在所述集线器单元内,(iii)向上转换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信号,从在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之上的被携带状态转换到在所述上行频带之上的被携带状态;因而将所述已向上转换的上行信号提供到所述蜂窝基站或蜂窝中继器。
12.一种用于在以太网基础设施上传输第一无线信号到一个或多个远程单元的集线器单元,所述集线器单元和每个远程单元是与用于第一频带的无线设备相关联的,所述第一信号是在第一频带之上初始被携带的,所述系统包括(a)频率转换部分,适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从在第一频带之上被携带的状态转换为在第二频带之上被携带的状态,所述第二频带是能在以太网布线上传播的;以及(b)分组同步器,适用于将以下信号合并成为单独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与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在第一端点设备上接收的以太网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从所述单独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恢复的;由此,所述单独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和所述已转换的第一信号在所述以太网基础设施上被提交,当到达远程单元时,所述参考信号是从所述单独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中恢复,已转换的第一信号是从在所述第二频带之上被携带状态转换到在所述第一频带之上被携带状态,已转换的第一信号是在所述第一频带之上被无线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转换部分包括(i)本地振荡器,用于产生与所述参考信号同步的信号;(ii)混频器,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并产生多个总和与不同的信号;以及(iii)滤波器,用于从所述的多个总和与不同的信号中选择合适的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线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单元是与蜂窝基站或者蜂窝中继器相关联的,所述第一信号是下行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线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独的同步以太网数据流是同步以太网数据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比特率是比所接收的以太网信号的各自比特率高至少5%。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同步器是适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的复制物嵌入所述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的帧内。
18.一种在与以太网布线相关联的通信系统内的远程单元,所述远程单元从集线器单元接收下行信号,用于传输到蜂窝端用户设备,所述远程单元将从所述蜂窝端用户设备接收的信号传输到所述集线器单元,所述集线器单元与所述远程单元都是与用于上行和下行无线频带的无线设备相关联的,所述上行信号是在无线上行频带之上初始被携带的,所述远程单元包括(a)分组开启器,适用于从所述集线器单元接收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并将在与所述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数据率相关联的频率内的信号提供给数字锁相环;(b)数字锁相环,用于接收在与所述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数据率相关联的频率内的信号,并提取参考信号;以及(C)频率转换部分,适用于将所述上行信号从在无线上行频带之上被携带的状态转换到在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之上被携带的状态,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是能在以太网布线上传播的,所述上行频带和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是由所述参考信号关联的;由此,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是在以太网布线上提交,当到达所述集线器单元时, 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信号从在所述已向下转换的上行频带之上被携带的状态转变为在所述上行频带上被携带的状态,并被提供给无线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远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单元提交同步以太网数据流,所述的远程单元还包括(i)以太网分组重构器,用于(A)从所述分组开启器接收所述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内容;以及(B)产生具有至少部分的用于提交到以太网目的地的所述内容的异步以太网信号;以及(ii)分组同步器,适用于(I)从以太网源接收异步的以太网信号;以及(II)产生具有至少部分的所述异步以太网信号的内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远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同步器还适用于(I)接收一个或多个数据项目,所述数据项目是选自服务其他设备的数据,关于在所述远程单元内的电子电路的状态和操作情况的指示,从所述集线器单元发送到所述远程单元的控制命令,来自同步源的同步数据,以及(II)将所接收的数据项目包括在所产生的同步以太网系统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以太网布线上传输无线信号的方法。无线信号是在集线器单元内被接收的,用于传送到远程单元。在该集线器单元内,无线信号是向下转换为已向下转换的频带,用于在以太网布线上传输。与用于向下转换的本地振荡器相关联的参考信号是被嵌入在同步以太网数据流上,该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可包括在集线器单元接收的以太网数据。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和已向下转换的无线信号是通过以太网布线被提交到远程单元,在该处恢复参考信号,用于无线信号的向上转换。第一比特率是用于所接收的以太网信号,而第二比特率是用于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第二比特率是比第一比特率高至少5%。同步以太网数据流可包括用于安装在远程单元内的电子电路的管理的数据,也包括用于安装在远程单元内的电子电路的同步信号。第一信号的已转换的复制物可被包括在同步以太网数据流的帧内的数字格式中。
文档编号G01R31/08GK102232191SQ201080006941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8日
发明者以撒·沙皮拉, 奥弗·萨班, 阿美·哈扎米 申请人:康宁移动接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