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判断白芍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鉴定方法

文档序号:6014948阅读:38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判断白芍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鉴定方法
一种快速判断白芍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及饮片真伪优劣鉴定领域,尤其是使用特定技术检测特征化学成分判定中药材及饮片质量优劣的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硫磺熏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具有增白、防虫、防腐和防霉变等作用,在中药材及饮片的加工贮藏过程中应用普遍。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药材及饮片经硫磺熏蒸后会残留毒性二氧化硫,且固有生物活性成分会发生量或质的改变,造成药材和饮片质量改变,药理功效下降,甚至毒性增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4年已将硫磺熏蒸后的药材视为劣药。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取消了山药、葛根等中药材的硫熏工艺。在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中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这表明,国家对于中药材及饮片的加工贮藏已不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白芍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材,部分不法商贩为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增白、防虫、防腐和防霉变的目的,在白芍药材初加工时,仍会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因此,建立白芍是否为硫磺熏蒸品的检测方法不但是确保白芍疗效和临床用药安全的需要,也是打击不法商贩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人们判断白芍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方法主要靠观察外观颜色,品尝气味,主观性强,缺乏客观依据。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IXU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中采用滴定法测定,灵敏度低,样品取样数量也较大(10克)。另外,白芍药材经硫磺熏蒸后,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气体挥散后有可能检测不到二氧化硫成分,出现假阴性结果。有人发现白芍经硫磺熏蒸后,其主要成分之一芍药苷会部分转化为芍药苷硫化物,因此应用芍药苷硫化物做对照品,建立色谱分析方法判断白芍是否经过硫磺熏蒸。曾有文献报导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到硫磺熏蒸白芍中芍药苷硫化物,但在没有芍药苷硫化物做对照品的情况下,方法的专属性不强。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运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使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判断白芍是否经过硫磺熏蒸。本发明基本原理我们对经硫磺熏蒸前后的白芍样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白芍经硫磺熏蒸后,其主要成分之一芍药苷会部分转化为芍药苷硫化物。对芍药苷和芍药苷硫化物两个化合物进行质谱研究发现,芍药苷会产生两个特征碎片离子m/z449. 4和m/z327. 2,而芍药苷硫化物除产生分子离子m/z543. 3外,还有特征碎片离子m/z259. 3,见图1。利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的多反应离子检测模式扫描两组多反应离子m/z449. 4 —m/z327. 2和m/z543. 3 — m/z259. 3,不但可从非硫熏白芍样品中快速检测芍药苷,而且可以在硫熏白芍样品中快速检测芍药苷和芍药苷硫化物,且灵敏度高。另外,芍药苷硫化物在反相液相色谱上表现出比芍药苷更短的保留时间,见图2。本发明即是通过测定两组多反应离子m/z449. 4 — m/z327. 2和m/z543. 3 — m/ z259. 3色谱峰的存在及顺序,判定白芍是否经过硫磺熏蒸。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50%甲醇超声波提取白芍样品,提取液用聚四氟乙烯微孔滤膜过滤,滤液采用反相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技术测定,记录色谱图和质谱图,其特征为 通过观察白芍样品色谱图中是否按顺序存在两组多反应离子m/z449. 4 — m/z327. 2和 m/z543. 3 — m/z259. 3的色谱峰来判断白芍是否采用硫磺熏蒸。如按如下顺序存在反应离子为m/z543. 3 — m/z259. 3和m/z449. 4 — m/z327. 2的色谱峰,说明该白芍样品已经硫磺熏蒸;如仅出现离子反应为m/z449. 4 — m/z327. 2的色谱峰,未出现离子反应为m/ z543. 3 — m/z259. 3的色谱峰,则可判断该白芍未经硫磺熏蒸。本发明与现有的判断白芍药材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二氧化硫残留检测方法相比较,具有取样量小(可小至ang)、样品处理简单和结果准确度高等优点。亦有文献报道的色谱法检测芍药苷硫化物相比,利用多反应离子检测扫描模式m/z449. 4 — m/z327. 2和m/ z543. 3 — m/z259. 3同时检测芍药苷和芍药苷硫化物,结合出峰顺序,不但方法的灵敏度高,而且专属性强,无需不易得到的芍药苷硫化物对照品即可进行分析判断。

图1芍药苷及芍药苷硫化物质谱图其中A为芍药苷;B为芍药苷硫化物图2硫磺熏蒸前后白芍样品HPLC-ESI (_)_MS色谱图其中A为未经硫磺熏蒸白芍样品;B为硫磺熏蒸白芍样品,1为芍药苷硫化物色谱峰,2为芍药苷色谱峰图3实施例1中硫磺熏蒸前后白芍样品HPLC-ESI㈠-MS色谱图,其中A为未经硫磺熏蒸白芍样品;B为硫磺熏蒸白芍样品,1为芍药苷硫化物色谱峰,2为芍药苷色谱峰图4实施例2中硫磺熏蒸前后白芍样品HPLC-ESI (-) -MS色谱图其中A为未经硫磺熏蒸白芍样品;B为硫磺熏蒸白芍样品,1为芍药苷硫化物色谱峰,2为芍药苷色谱峰图5实施例3中硫磺熏蒸前后白芍样品HPLC-ESI (-) -MS色谱图其中A为未经硫磺熏蒸白芍样品;B为硫磺熏蒸白芍样品,1为芍药苷硫化物色谱峰,2为芍药苷色谱峰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1.色谱系统Waters 2695 HPLC-PDA 系统。色谱柱Waters Nova-Pak C18 柱(3. 9X 150mm, 5μπι)。流动相组成为0.1%甲酸水与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见表1。洗脱流速为 1. OmL/min。柱温箱及样品室温度分别为35V及10°C。样品进样量均为20 μ L。表1梯度洗脱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速判断白芍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鉴定方法,采用50%甲醇超声波提取白芍样品,提取液用聚四氟乙烯微孔滤膜过滤,滤液采用反相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的多反应离子检测模式扫描两组多反应离子m/z449. 4 — m/z327. 2和m/ z543. 3 — m/z259. 3,记录色谱图,其特征为通过观察白芍样品色谱图中是否按前后顺序存在多反应离子m/z449. 4 —m/z327. 2和m/z543. 3 — m/z259. 3的两个色谱峰来判断白芍是否采用硫磺熏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判断白芍是否采用硫磺熏蒸的鉴定方法,其特征为反相液相色谱方法的色谱柱填料为碳十八或碳八键合硅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判断白芍是否采用硫磺熏蒸的鉴定方法,其特征为反相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水相与乙腈有机相,或水相与甲醇有机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判断白芍是否采用硫磺熏蒸的鉴定方法,其特征为反相液相色谱流动相中含有0-1 %的甲酸或乙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判断白芍是否采用硫磺熏蒸的鉴定方法,其特征为反相液相色谱流动相水相和有机相进行梯度洗脱,方法为水相的变化范围为90% -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判断白芍是否采用硫磺熏蒸的鉴定方法,其特征为电喷雾离子化,检测模式为多反应离子检测,离子极性为负离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及饮片真伪优劣鉴定领域,尤其是使用特定分析方法检测特征化学成分判定中药材及饮片质量优劣的鉴别方法。硫磺熏蒸白芍的不法行为时有发生,急需快速的鉴定方法。本发明基于白芍经过硫磺熏蒸后芍药苷转化为芍药苷硫化物,采用50%甲醇超声波提取白芍样品,采用反相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技术进行测定,通过观察白芍样品色谱图中是否按顺序存在两组多反应离子m/z449.4→m/z327.2和m/z543.3→m/z259.3的色谱峰来判断白芍是否采用硫磺熏蒸。如按如下顺序存在反应离子为m/z543.3→m/z259.3和m/z449.4→m/z327.2的色谱峰,说明该白芍样品已经硫磺熏蒸,如仅出现离子反应为m/z449.4→m/z327.2的色谱峰,未出现离子反应为m/z543.3→m/z259.3的色谱峰,则可判断该白芍未经硫磺熏蒸。本发明具有取样量小(可低至2mg)、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且无需使用不易得到的芍药苷硫化物做对照品的突出优点。
文档编号G01N30/60GK102288713SQ20111021507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朱玲英, 李松林, 武洁, 沈红, 蔡皓, 贾晓斌 申请人: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