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24160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岗岩残积土崩解性的工程实验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
背景技术
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是指其由于浸水而发生碎裂、散体的现象,其崩解性在评价路堑、路提、隧道、边坡、露天基坑等的稳定性时具有很大的意义。由于土体没入水中后,水进入孔隙或裂隙中的情况不平衡,引起粒间扩散层增厚的速度也不平衡,以致粒间斥力超过吸力的情况也不平衡,产生应力集中,使土体沿着斥力超过吸力最大的面崩落下来。粘性土的崩解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呈均勻的散粒状,有的呈鳞片状、碎块状或崩解状等,不同的崩解形式与土的矿物成分、粒度成分、颗粒形状以及土的结构和胶结程度有关。目前存在的崩解设备,普遍存在着结构复杂不易操作,处理效果不理想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的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外筒、内筒、以及挂网组成,所述外筒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内筒设于外筒内,由若干定位指针固定,内筒底部垂有挂钩,其与挂网相接,所述外筒侧壁标有刻度,外筒侧壁上部还设有溢水孔及注水管,所述溢水孔外接出水管,所述外筒在溢水孔位置还设有水位线。所述若干定位指针为环向布置于内筒外部,分为上下两排。所述定位指针共有8个,上下两排各均勻分布4个。所述溢水孔为矩形。所述注水管通过托板固定在外筒侧壁。所述托板共有2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进行花岗岩残积土崩解试验时,由于土样发生崩解,重量减轻,内筒上浮,从外筒的刻度尺上可直接读出初始读数和崩解过程中的瞬时刻度,可瞬时观察土体的崩解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底座6、外筒1、内筒2、以及挂网3组成,外筒1固定于底座6上,内筒2设于外筒1内,由八个定位指针11固定,定位指针11环向布置于内筒2外部,均勻分为上下两排,没排各四个,内筒2底部垂有挂钩5,其与挂网3相接,在外筒1侧壁标有刻度7,精度为mm,在外筒1侧壁上部还设有溢水孔10及注水管12,溢水孔10外接出水管13,外筒1在溢水孔10位置还设有水位线8,注水管12通过两个托板9固定在外筒1侧壁。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测定水温,然后将土样4放入挂网3中,通过注水管 12向外筒1注入清水,使外筒1中的水保持稳定。土样4在水中发生崩解,随着崩解过程的进行,挂网3上土样4重量减轻,内筒2受到浮力大于重力,则内筒2会上浮,此过程中,从外筒1的刻度7上可直接读出初始读数和崩解过程中的瞬时刻度。将土样4放入清水中,其崩解过程如下由于土样4表面细小分散颗粒进入水中, 周围立即混浊,紧接着有大量气泡逸出,紧接着土样表面开始崩解。崩解的碎屑物以粒状为主,也有鳞片状。在整个崩解过程中不断有气体逸出,水体混浊,崩解速度开始较慢,然后进入稳定崩解,最后由于土样体积及表面积都减小,崩解速度减缓,直致崩解完成。显然,土样大小、形状不同,崩解量也不同,为尽量减少土样形状对崩解的影响,试验采用相同大小,相同形状土样,有利于对比和试验的标准化,为消除量纲的影响,试验用累积崩解模数表示崩解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筒、内筒、以及挂网组成, 所述外筒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内筒设于外筒内,由若干定位指针固定,内筒底部垂有挂钩, 其与挂网相接,所述外筒侧壁标有刻度,外筒侧壁上部还设有溢水孔及注水管,所述溢水孔外接出水管,所述外筒在溢水孔位置还设有水位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定位指针为环向布置于内筒外部,分为上下两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指针共有8 个,上下两排各均勻分布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孔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通过托板固定在外筒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共有2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仪,包括底座、外筒、内筒、以及挂网组成,所述外筒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内筒设于外筒内,由若干定位指针固定,内筒底部垂有挂钩,其与挂网相接,所述外筒侧壁标有刻度,外筒侧壁上部还设有溢水孔及注水管,所述溢水孔外接出水管,所述外筒在溢水孔位置还设有水位线。本发明在进行花岗岩残积土崩解试验时,由于土样崩解,重量减轻,从而内筒上浮,从外筒可瞬时观察土体的崩解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
文档编号G01N33/24GK102435719SQ20111039274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日
发明者周亚军, 胡成兵, 阳跃朋, 陈秋南, 魏梧树, 黄林华 申请人:湖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