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控制器多联板自动功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0844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电控制器多联板自动功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制造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电控制器多联板自动功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家电行业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步至今,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其研发和生产能力已基本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健康和所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关心,尤其是在家电领域里,无论是对大家电还是对中小家电的需求量都有增无减,而且对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健康、节能、环保。作为家电产品中重要的部件之一的家电控制器也随着国内家电行业的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家电控制器在出厂前必须先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现有的检测方法是采用人工逐个进行测试,整个测试过程缓慢,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在测试过程中,产品的某些瞬变状态无法捕捉,由于操作者的疏忽易导致错误,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电控制器多联板自动功能检测装置,它设计科学合理,避免因人为原因产生的误判,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自动化测试,测试速度快,效率高。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工业电脑、单片机、数据采集板、夹具、电源板、继电器板和负载箱,工业电脑与单片机通过RS232 接口连接,单片机分别与夹具、数据采集板、继电器板相互连接,数据采集板、继电器板分别与夹具相互连接,且继电器板与数据采集板连接,负载箱通过数字I/O控制接口与继电器板连接,220V电源通过开关分别连接至电源板和继电器板,电源板与继电器板连接。所述的单片机与夹具通过通信线连接。所述的夹具通过连接器与产品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六个产品(产品a_f)并行测试,独立供电,互不影响。2、六个测试系统相对独立,但竞争性共享通信器。3、具有急停控制功能,急停操作有最高优先级,保证操作人员安全。4、具有手动操作功能,手动时简洁,六按键实现对六个测试系统的集中控制。5、可以根据生产线的产能,然后可以扩展到8个或1 O个产品双人测试平台,并且把负载箱更换可以测其他项目的产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 方式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工业电脑1、单片机2、数据采集板3、夹具4、电源板5、继电器板6和负载箱7,工业电脑1与单片机2通过RS232接口连接,单片机2分别与夹具4、数据采集板3、继电器板6相互连接,数据采集板3、继电器板 6分别与夹具4相互连接,且继电器板6与数据采集板3连接,负载箱7通过数字I/O控制接口与继电器板6连接,220V电源通过开关分别连接至电源板5和继电器板6,电源板5与继电器板6连接。所述的单片机2与夹具4通过通信线连接。所述的夹具4通过连接器与产品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六个产品并行测试,独立供电,互不影响。2、六个测试系统相对独立,但竞争性共享通信器。3、具有急停控制功能,急停操作有最高优先级,保证操作人员安全。4、具有手动操作功能,手动时简洁,六按键实现对六个测试系统的集中控制。5、可以根据生产线的产能,然后可以扩展到8个或1 O个产品双人测试平台,并且把负载箱更换可以测其他项目的产品。
权利要求1.家电控制器多联板自动功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工业电脑(1)、单片机 (2)、数据采集板(3)、夹具(4)、电源板(5)、继电器板(6)和负载箱(7),工业电脑(1)与单片机(2)通过RS232接口连接,单片机(2)分别与夹具(4)、数据采集板(3)、继电器板(6) 相互连接,数据采集板(3)、继电器板(6)分别与夹具⑷相互连接,且继电器板(6)与数据采集板(3)连接,负载箱(7)通过数字I/O控制接口与继电器板(6)连接,220V电源通过开关分别连接至电源板(5)和继电器板(6),电源板(5)与继电器板(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控制器多联板自动功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2)与夹具(4)通过通信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控制器多联板自动功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4)通过连接器与产品连接。
专利摘要家电控制器多联板自动功能检测装置,它涉及电子制造业技术领域。它包含工业电脑、单片机、数据采集板、夹具、电源板、继电器板和负载箱,工业电脑与单片机通过RS232接口连接,单片机分别与夹具、数据采集板、继电器板相互连接,数据采集板、继电器板分别与夹具相互连接,且继电器板与数据采集板连接,负载箱通过数字I/O控制接口与继电器板连接,220V电源通过开关分别连接至电源板和继电器板,电源板与继电器板连接。它设计科学合理,避免因人为原因产生的误判,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自动化测试,测试速度快,效率高。
文档编号G01R31/00GK202066922SQ2011200595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
发明者王青龙 申请人:无锡和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