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通径机炮弹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0227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通径机炮弹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气动通径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通径机炮弹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气动通径机是一种检测钢管内径是否合格的设备,其通径机炮弹(即通径规)由前通径枪发射,后通径枪接收,反之对下一根钢管进行通径时,由后枪发射炮弹,前枪接收。通径机一般有两级缓冲装置,1)偏心套筒缓冲,由弹簧和拉杆组成;幻缓冲块缓冲,由尼龙圆环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在装弹风缸上;以上两种缓冲装置都容易损坏,前者在通径小车的撞击下拉杆经常被撞弯;后者在炮弹不断冲击下,缓冲块被撞碎,通径炮弹直接撞在内六角螺栓上,导致后果一是内六角螺栓被砸弯无法拧出;一是通径炮弹端头被撞碎,对设备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通径机炮弹缓冲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高缓冲块使用寿命,减弱炮弹冲击对装弹风缸使用寿命的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气动通径机炮弹缓冲装置,包括前压环、后压环、缓冲块,其特征在于,前压环与后压环之间设有支撑套筒,后压环与装弹风缸法兰之间设有缓冲垫;缓冲块通过连接法兰与风缸杆头相连接。所述缓冲块为铁质连接件上覆盖聚氨酯层构成的实心结构。所述聚氨酯层的硬度为邵氏80 8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显著提高了缓冲块的使用寿命, 炮弹冲击被有效减弱,同时还能提高装弹风缸的使用寿命,降低炮弹和装弹风缸的消耗。2) 提高了气动通径机的工作效率,使其能与水压机作业率相匹配。3)工作环境安全,减少维修
工作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压环2-后压环3-缓冲块4-支撑套筒5-装弹风缸法兰6-缓冲垫7-连接法兰8-风缸杆头9-通径枪体10-装弹风缸 11-外套12-偏心套筒 13-弹道14-炮弹(通径规)15-连接件16-聚氨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动通径机炮弹缓冲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前压环 1、后压环2、缓冲块3,前压环1与后压环2之间设有支撑套筒4,后压环2与装弹风缸法兰5之间设有聚氨酯缓冲垫6形成缓冲带;缓冲块3通过连接法兰7与风缸杆头8相连接。该缓冲装置设置在通径枪体9与装弹风缸10之间,通径枪体9由外至内依次为外套11、偏心套筒12、弹道13,炮弹(通径规)14在弹道13内运动。缓冲块3为铁质连接件15上覆盖邵氏硬度80 85的聚氨酯层16构成的实心结构,与风缸杆头8通过连接法兰7连接,相对于原来的螺纹连接方式,耐冲击能力和强度都大大增强。支撑套筒4与前压环1与后压环2焊接为一体,其缓冲功能由缓冲垫6实现,工作可靠度提高了,同时结构强度也比原来的拉杆结构增强了。
权利要求1.气动通径机炮弹缓冲装置,包括前压环、后压环、缓冲块,其特征在于,前压环与后压环之间设有支撑套筒,后压环与装弹风缸法兰之间设有缓冲垫;缓冲块通过连接法兰与风缸杆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通径机炮弹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为铁质连接件上覆盖聚氨酯层构成的实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通径机炮弹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层的硬度为邵氏80 8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通径机炮弹缓冲装置,包括前压环、后压环、缓冲块,其特征在于,前压环与后压环之间设有支撑套筒,后压环与装弹风缸法兰之间设有缓冲垫;缓冲块通过连接法兰与风缸杆头相连接。所述缓冲块为铁质连接件上覆盖聚氨酯层构成的实心结构。所述聚氨酯层的硬度为邵氏80~8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显著提高了缓冲块的使用寿命,炮弹冲击被有效减弱,同时还能提高装弹风缸的使用寿命,降低炮弹和装弹风缸的备件消耗。2)提高了气动通径机的工作效率,使其能与水压机作业率相匹配。3)工作环境安全,减少维修工作量。
文档编号G01B5/12GK201993074SQ20112009044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俞平, 吴宇新, 宋世岭, 李道刚, 胡小冬, 袁琴, 赵奇峰, 赵春生, 赵翔, 闫海朋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