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打线激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381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打线激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打线激光模组。
背景技术
打线激光模组是应用于机械设备上的一种高精度定位辅助设备,请参阅图1,已知技术中的打线激光模组主要由壳体101、激光组件、镜片组件三部分组成,该激光组件包括 LD102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PCBA103、电源导线104 ;镜片组件包括准直透镜(三片式或一片非球面式)、线镜片105及镜片座106。激光组件射出的激光点经准直透镜投射到线镜片 105,以此将激光点折射为一条发散角大于120度的激光亮线,并发射于壳体101夕卜。现有技术中,激光组件与准直透镜设置于壳体101内通过灌装环氧树脂的方式固定,同时,线镜片105固定在壳体101端部的相应位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使射出的激光线达到设计的精度要求,一般会通过调整壳体101端部设置的四个螺丝107,使壳体101 的调整间隙108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线镜片105与激光点的相对位置,以此调整激光亮线的射出角度。此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在于壳体101的调整间隙变化后,壳体101会发生形变, 形变后其应力无法消除,随时间的推移壳体101的应力会缓慢释放,线镜片105与激光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变化,造成激光模组的精度下降,给客户的使用带来相当的不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打线激光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打线激光模组,包括壳体、激光组件、镜片组件,所述镜片组件的镜片座与壳体的配合间隙之间设有一弹性胶圈,该弹性胶圈穿设于镜片座上,其外环与壳体的内侧面相切;所述壳体上设有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相对于壳体的中轴线横向穿设于壳体内, 其一端部与镜片组件的外侧面相接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镜片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弹性胶圈卡设于该凹槽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螺丝设有两个,其以壳体的中轴线对称的设于该壳体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调节激光模组的精度时,壳体没有形变产生,激光模组长时间使用,其精度稳定,不会发生改变。

图1为已知技术中的打线激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打线激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打线激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打线激光模组,包括壳体201、激光组件、镜片组件。该激光组件包括LD202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PCBA203、电源导线204;该镜片组件包括准直透镜(三片式或一片非球面式)、线镜片205及镜片座206,该准直透镜(图未示)设于镜片座206内,该线镜片205设于壳体201端部的相应位置与准直透镜相对应。所述激光组件与镜片座206设于壳体201内,在镜片座206与壳体201的配合间隙之间设有一弹性胶圈207,该弹性胶圈207穿设于镜片座206上,其外环与壳体201的内侧面相切。较为优选的方案为,在该镜片座206上开设有一凹槽208,将该弹性胶圈207卡设于该凹槽208内,以防止该弹性胶圈207发生位移。所述壳体201上设有两个调节螺丝209,该两调节螺丝209以壳体201的中轴线 210对称的设于该壳体201的两侧,该调节螺丝209相对于壳体201的中轴线210横向穿设于壳体201内,其一端部与镜片组件的外侧面相接触。在调节激光模组的精度时,可通过旋转调节螺丝209使镜片座206在壳体201内的位置发生改变,而改变线镜片205与激光点的相对位置,以此调整激光亮线的射出角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打线激光模组,包括壳体、激光组件、镜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件的镜片座与壳体的配合间隙之间设有一弹性胶圈,该弹性胶圈穿设于镜片座上,其外环与壳体的内侧面相切;所述壳体上设有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相对于壳体的中轴线横向穿设于壳体内,其一端部与镜片组件的外侧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打线激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座上开设有凹槽, 所述弹性胶圈卡设于该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打线激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丝设有两个,其以壳体的中轴线对称的设于该壳体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打线激光模组,包括壳体、激光组件、镜片组件,所述镜片组件的镜片座与壳体的配合间隙之间设有一弹性胶圈,该弹性胶圈穿设于镜片座上,其外环与壳体的内侧面相切;所述壳体上设有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相对于壳体的中轴线横向穿设于壳体内,其一端部与镜片组件的外侧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调节激光模组的精度时,壳体没有形变产生,激光模组长时间使用,其精度稳定,不会发生改变。
文档编号G01C15/00GK202255385SQ20112033871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唐泽峰 申请人:中山信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