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测力计加千斤顶的料斗电子秤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088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测力计加千斤顶的料斗电子秤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种料斗电子秤的校验,特别是利用测力计加千斤顶的料斗电子秤校验装置。
技术背景原检验一台料斗电子秤需要派4名搬运工加2名仪表工,将一个个重为20kg的标准砝码往被校料斗电子秤里放至500kg为止。看料斗秤重量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若不合格就要将砝码搬出来进行电子秤修正,修正后又要将20kg重的标准砝码搬到料斗电子秤上,看料斗秤显示的重量值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上述步骤反复进行到电子秤校准为止。该电子秤校验法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一,检验一台电子秤所需要的时间长。其二,搬砝码的工作量大。其三,用500kg砝码校验荷载4-10吨的电子秤会造成较大的线性差、准确度低、误差大的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测力计加千斤顶的料斗电子秤校验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其特征在于装置由下支架、千斤顶、标准测力计、上支架组成,下支架为开口朝下的“门”字形钢板结构,下支架下沿面对应于料斗电子秤上端面外沿面,上支架为开口朝上的“门”字形钢板结构,上支架上沿面对应于料斗电子秤上方的下料管下沿面;将下支架放置在料斗电子秤上端面,在下支架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放置千斤顶、标准测力计、上支架,上支架上沿面对着下料管下沿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校秤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校验精度高的高炉槽下料斗电子秤校验设备。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装置由下支架3、千斤顶4、标准测力计5、上支架6组成,下支架3为开口朝下的“门”字形钢板结构,下支架3下沿面对应于料斗电子秤2上端面外沿面,上支架6为开口朝上的“门,,字形钢板结构,上支架6上沿面对应于料斗电子秤2上方的下料管7下沿面;将下支架3放置在料斗电子秤2上端面,在下支架3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放置千斤顶4、标准测力计5、上支架6,上支架6上沿面对着下料管7下沿面。在上支架6与高炉槽下的下料管7未接触时,先校准标准测力计5的零位,而后千斤顶4上升使上支架6与下料管7接触,读出标准测力计5与料斗电子秤2通过秤重传感器1显示的读数进行对比,看看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并予以调节,逐级使千斤顶4加重承载,检测不同重量级下的误差并予以调节。
权利要求1.利用测力计加千斤顶的料斗电子秤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下支架(3)、千斤顶(4)、标准测力计(5)、上支架(6)组成,下支架(3)为开口朝下的“门”字形钢板结构,下支架(3)下沿面对应于料斗电子秤(2)上端面外沿面,上支架(6)为开口朝上的“门”字形钢板结构,上支架(6)上沿面对应于料斗电子秤(2)上方的下料管(7)下沿面;将下支架 (3)放置在料斗电子秤( 上端面,在下支架C3)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放置千斤顶、标准测力计(5)、上支架(6),上支架(6)上沿面对着下料管(7)下沿面。
专利摘要利用测力计加千斤顶的料斗电子秤校验装置,涉及各种料斗电子秤的校验,其特征在于装置由下支架、千斤顶、标准测力计、上支架组成,下支架为开口朝下的“门”字形钢板结构,下支架下沿面对应于料斗电子秤上端面外沿面,上支架为开口朝上的“门”字形钢板结构,上支架上沿面对应于料斗电子秤上方的下料管下沿面;将下支架放置在料斗电子秤上端面,在下支架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放置千斤顶、标准测力计、上支架,上支架上沿面对着下料管下沿面。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校秤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校验精度高的高炉槽下料斗电子秤校验设备。
文档编号G01G23/01GK202329790SQ2011204724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
发明者张子峰 申请人: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