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触头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717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触头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一种电触头检具,特别适用于一种触头与触点组焊高度尺寸的测量。
背景技术
目前,触头与触点焊接后的高度尺寸是影响触头四大主要结构参数(开距、超行程、触头压力、接触电阻)的关键尺寸,常规的测量方法一种是使用卡尺直接测量,另一种是·将触头与触点直接卡进夹具中压表读数测量,这些应用在同一面上或同一线上组焊件的测量方法,在遇到触头与触点组焊后,触点与触头装配定位孔不在同一面上或同一线上,就无法按此种方法直接测量,大多只能采用现对装配定位孔划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在采用卡尺或高度规间接测量完成,这种测量有以下缺点I、测量效率低、不能完成正常生产中检验频度要求。2、测量受不同人的技能影响测量结果,难以作为公正的判断依据。3、测量结果误判率高。4、无法实现适应生产和技术质量的全数检验要求。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高速、方便、准确测量不同平面或不同线上的触头与触点组焊高度尺寸与基准定位孔的尺寸的测量。正常实现了触头产品关键性能参数的检验我。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触头检具,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上设有一个包括U型架、压杆、V型块,操作杆和弹簧的操作机构,所述的U型架设置在所述的基板上,所述的压杆设置在所述的U型架上开设的一对通孔内,所述的弹簧和V型块套装在所述的压杆上,并置于所述U型架的U型槽内,所述V型块的V型前端与所述U型架上开设的V型槽相对配置,所述的V型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压杆上;所述的操作杆设置在所述的V型块上;一个包括开口架和测量表头的测量表架机构,所述的开口架设置在所述的基板上,所述测量表头的压杆置于所述开口架上开设的开口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操作机构的压杆中心与所述测量表头的压杆中心平行且等高;一个包括限位板、触头支架和挡杆的触头定位机构,所述的触头支架设置在所述的基板上,所述触头支架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的限位板置于所述的第一凹槽内,并具有一个与所述操作机构的压杆前端中心正对的斜面;所述的挡杆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的顶面上,当被测触头与触点组件的定位孔装入挡杆中并绕其转动时,所述限位板的斜面与触头尾部的斜面吻合。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杆与所述测量表头的压杆的压紧端间隙不大于测量尺寸与被测件厚度的总和,从而在保证测量时所述测量表头的压杆能够有效地顶压住被测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触头支架上还开设有第二凹槽,触头支架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的部分形成一个中间凸台和一个边缘凸台,所述的挡杆设置在所述中间凸台上的前端。对于特殊形状的被测件,或者对于特殊要求的测量,所述的第二凹槽可以提供一个预留的操作空间。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彻底消除了测量误判,实现了适应生产效率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平面或不同线上的触头与触点组焊高度尺寸与基准定位孔的尺寸的高效准确测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U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触头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触头与触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触头检具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以显示被测触头与触点组件的
组焊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触头检具,基板I上设有一个操作机构16、一个测量表架机构17和一个触头定位机构18。结合图3、图4和图5,所述的操作机构16包括U型架2、压杆6、V型块7,操作杆8和弹簧9。所述的U型架2的底板24嵌置在所述的基板I上开设的第一安装孔101内,所述的第一安装孔101为方孔,所述的压杆6设置在所述的U型架2上开设的一对通孔25内,所述的弹簧9和V型块7套装在所述的压杆6上,并置于所述U型架2的U型槽23内,所述V型块7的V型前端与所述U型架2上开设的V型槽22相对配置,所述的V型块7通过螺钉14固定在所述的压杆6上;所述的操作杆8设置在所述的V型块7上。所述的测量表架机构17包括开口架3和测量表头10,所述的开口架3嵌置在所述的基板I上开设的第二安装孔102内,所述的第二安装孔102为方孔,所述测量表头10的压杆31置于所述开口架3上开设的开口孔32内,并通过螺钉15固定;所述操作机构16的压杆6中心与所述测量表头10的压杆31中心平行且等高。参照图6,所述的触头定位机构18包括限位板4、触头支架5和挡杆12,所述的触头支架5嵌置在所述的基板I上开设的第三安装孔103内,所述的第三安装孔103为方孔。所述触头支架5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8和第二凹槽29,与该两凹槽相邻的部分形成一个中间凸台33和一个边缘凸台30,用于放置被测触头与触点组件19。所述的限位板4置于所述的第一凹槽28内,并通过螺钉13固定,所述限位板4的前端面是一个与所述操作机构16的压杆6前端中心正对的斜面35。所述的挡杆12设置在所述中间凸台33上的前端部位,当被测触头与触点组件19的定位孔27装入挡杆12中并绕其转动时,所述限位板4的斜面35与触头尾部的斜面34吻合。挡杆12与压杆6的压紧端间隙不大于测量尺寸与被测件厚度的总和。参照图7,触头与触点组件19包括触头19和焊接在触头头部前端的触点26,在触头尾部后端具有一个斜面34。参照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电触头检具的工作过程如下I、向左拉动操作杆8,带动V型块7滑出U型槽22中的V型槽21,V型块7尾部压住弹簧9,弹簧9受压后处在储能状态;同时操作机构16上的压杆6与限位板4的斜面35之间的距离被拉开。2、将焊接成型的触头与触点组件19的基准定位孔27套装入挡杆12,使触头与触点组件19放置在中间凸台33和边缘凸台30上。3、向右移动操作杆8,由于操作机构16上的压杆6中心与限位板的斜面34的中心正对,压杆6推动被测触头与触点组件19绕挡杆12顺时针转动,直至触头尾部的斜面34与限位板4的斜面35吻合,并在弹簧9的张力作用下保持帖紧。4、由于操作机构16上的压杆6中心与测量表架机构上测量表头的压杆31中心保持平行等高,触点26的最高面紧紧压在测量表头10的压杆31上,测量表头10显示的读数就是所要测量的尺寸H。5、向左移动操作杆8,带动V型块7滑出U型槽22中的V型槽21,V型块7带动压杆6离开触头的尾部,取出已测量过的触头与触点组件19。放开操作杆8,弹簧9紧紧将V型块7压在V型槽21中。6、装入新的触头与触点组件,循环上面的工作过程,进行新的测量检验。从图9可见,本实施例中的被测件,在触头与触点组焊后,触头26与触点装配定位孔27不在同一面上或同一线上。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实用新型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触头检具,包括基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I)上设有 一个包括U型架(2)、压杆(6)、V型块(7),操作杆⑶和弹簧(9)的操作机构(16),所述的U型架⑵设置在所述的基板⑴上,所述的压杆(6)设置在所述的U型架⑵上开设的一对通孔(25)内,所述的弹簧(9)和V型块(7)套装在所述的压杆(6)上,并置于所述U型架(2)的U型槽(23)内,所述V型块(7)的V型前端与所述U型架(2)上开设的V型槽(22)相对配置,所述的V型块(7)通过螺钉(14)固定在所述的压杆(6)上;所述的操作杆⑶设置在所述的V型块(7)上; 一个包括开口架(3)和测量表头(10)的测量表架机构(17),所述的开口架(3)设置在所述的基板⑴上,所述测量表头(10)的压杆(31)置于所述开口架(3)上开设的开口孔(32)内,并通过螺钉(15)固定;所述操作机构(16)的压杆(6)中心与所述测量表头(10)的压杆(31)中心平行且等高; 一个包括限位板(4)、触头支架(5)和挡杆(12)的触头定位机构(18),所述的触头支架(5)设置在所述的基板(I)上,所述触头支架(5)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8);所述的限位板(4)置于所述的第一凹槽(28)内,并具有一个与所述操作机构(16)的压杆(6)前端中心正对的斜面(35);所述的挡杆(12)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5)的顶面上,当被测触头与触点组件(19)的定位孔(27)装入挡杆(12)中并绕其转动时,所述限位板(4)的斜面(35)与触头尾部的斜面(34)吻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触头检具,其特征在于操作机构(16)的U型架(2)嵌置在所述的基板(I)上开设的第一安装孔(101)内,所述测量表架机构(17)的开口架(3)嵌置在所述的基板(I)上开设的第二安装孔(102)内,所述触头定位机构(18)的触头支架(5)嵌置在所述的基板(I)上开设的第三安装孔(103)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触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安装孔均为方孔。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触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头支架(5)上还开设有第二凹槽(29),触头支架(5)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28)和第二凹槽(29)相邻的部分形成一个中间凸台(33)和一个边缘凸台(30),所述的挡杆(12)设置在所述中间凸台(33)上的前端。
5.如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电触头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杆(12)与所述测量表头(10)的压杆¢)的压紧端间隙不大于测量尺寸与被测件厚度的总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触头检具,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上设有一个包括U型架、压杆、V型块,操作杆和弹簧的操作机构,一个包括开口架和测量表头的测量表架机构,以及一个包括限位板、触头支架和挡杆的触头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彻底消除了测量误判,实现了适应生产效率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平面或不同线上的触头与触点组焊高度尺寸与基准定位孔的尺寸的高效准确测量。
文档编号G01B5/00GK202582407SQ20112057303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顾章平, 高玉保, 黄和平 申请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