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6122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机,属于一种非破坏性的磁力探伤设备。机架左侧面自上而下依次配有程控系统仓、线圈移动装置、电极夹紧装置、找中装置、周向磁化电流源,右侧面自上而下依次配有工控机系统仓、线圈移动装置、电极夹紧装置、找中装置、纵向磁化电流源,工件的上方和下方配有轮径兼容双排可开合线圈,工件侧面安装有主喷液装置,在工件一对轮对轮毂的下方配有托轮转动装置,托轮转动装置外侧设有进出料装置。该机在轮对轴的两轮毂之间,采用双排开合线圈,兼容性好,采用桥式自浮动装置,它能自动平衡触点间接触压力,避免出现个别触点不可靠现象。该磁粉探伤机兼容性好、磁化效率高、探伤灵敏度高、定位精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专利说明】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破坏性的磁力探伤设备,特别是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机,用于火车轮对等带轮的轴类工件、内燃机曲轴以及其他造型复杂的异形工件的无损探伤。
【背景技术】
[0002]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内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工业正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当前,磁粉探伤方法在国内外工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中被磁化时,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或组织状态变化会使局部导磁率发生变化,即磁阻增大,从而使磁路中的磁通相应发生畸变,一部分磁通直接穿越缺陷,一部分磁通在材料内部绕过缺陷,还有一部分磁通会离开材料表面,通过空气绕过缺陷再重新进入材料,因此在材料表面形成了漏磁场。一般来说,表面裂纹越深,漏磁通越出材料表面的幅度越高,它们之间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在漏磁场处,由于磁力线出入材料表面而在缺陷两侧形成两极(S,N极),若在此表面上喷洒细小的铁磁性粉末时,表面漏磁场处能吸收磁粉形成磁痕,显不出缺陷形状。为适应近几年来铁路列车高速重载的主流运行模式,对于列车运行最重要的部件轮对来说,使其冲击负荷大幅度增加,工作环境更加严峻,这就对轮对的制造质量和轮对磁粉探伤设备的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现有技术状况:探伤设备对机车车辆轮对进行无损检测时,需要在两个轮对轮毂之间,和包括两端轴颈在内的轮对轴三个部位分别用多圈的螺线管线圈通电进行感应磁化。螺线管线圈的内径需要尽量紧贴轮对轴才能具有合适的效率。专利号为ZL200310112725.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排梳齿形电极开合线圈轮对磁粉探伤机,该机采用双排梳齿形电极垂直开合多圈螺线管线圈及其线圈开合操作机构,增设了两组移动线圈、自找正结构的磁化电极夹头,带缓冲的自动进料装置、自动出料装置、高稳定性工件旋转托轮及托轮支架结构等新颖结构及技术,并配以工业控制计算机及专用运行控制软件和网络通信软件,组成了一个新型自动化铁路车辆轮对磁粉探伤系统,与原有同类设备相比,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有大幅度提高。但该机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采用旋转开合式螺线管线圈,活动触点的接触压力受到限制,施加较大电流时会出现电极打火及烧损电蚀现象,致使磁化电流不稳定,探伤灵敏度低、可靠性较差,容易造成漏探现象,潜藏安全隐患;2、对不同的轮径结构的兼容性较差,假如轮轴间有不同的结构装置(如较大的齿轮,减速箱体,制动盘等),一般不能实现全部包容;3、对轮对上附件多,质量重,惯性大的工件,转动托轮装置的耐冲击性能较差。科研单位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希望研制出一种兼容性好、探伤灵敏度高、性能优越的磁粉探伤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机。该机在轮对轴的两轮毂之间,采用双排开合线圈,能对不同的轮径结构有非常好的兼容性,且喷液均匀,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探伤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可靠性好,并能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解决了磁粉探伤机重大的技术难题。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有周向磁化电流源、进出料装置、电极夹紧装置、线圈移动装置、机架、程控系统仓、找中装置、开合线圈、主喷液装置、工控机系统仓、托轮转动装置,机架为矩形龙门架,机架的左、右两侧自上而下制成单元拒体,左侧面单元拒体最上面配有程控系统仓,向下依次配有线圈移动装置、电极夹紧装置、找中装置、周向磁化电流源,右侧面单元柜体最上面配有工控机系统仓,向下依次配有线圈移动装置、电极夹紧装置、找中装置、纵向磁化电流源,机架的顶部也制成单元拒体,在被检测工件的上方和下方配有轮径兼容双排可开合线圈,在被检测工件侧面安装有主喷液装置,在被检测工件一对轮对轮毂的下方配有托轮转动装置,托轮转动装置外侧设有进出料装置;所述双排开合线圈位于检测工件轮对轴的两轮毂之间,该开合线圈由升降电极组和固定电极组组成,固定电极组由多个固定电极组成,固定电极含有下电极头、电极弹簧、电极导向座、绝缘衬套,由于弹簧的作用,电极头可上下浮动,从而保证各触点接触良好,固定电极组安装在下电极梁上,下电极梁固定在机架龙门架内的下部,各固定电极再用编织导线连接形成螺旋管线圈下半侧,升降电极组可升降,由多个升降电极组成,升降电极含有电极升降气缸、导杆、导向架、导电排、桥式自浮动装置、导电压紧气缸,导向架设在机架上,导杆设在导向架上,两导杆之间设有电极升降气缸,导杆上设有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排,并用导电压紧气缸进行接触压紧,升降电极各电极头配有桥式自浮动装置,可升降的升降电极组组装在紧固的机架上,并与固定电极组一一对应,形成螺旋管线圈上半侧;所述移动线圈装置位于轮对轴两端的轴颈部位,移动线圈装置是一种多匝封闭式螺线管线圈,含有气缸、线圈握持件、线圈、滑套座、导向轴,在机架龙门架的两侧分别配有气缸,气缸与导向轴相配合,线圈内径稍大于被检测工件轮对轴两端的轴颈,线圈的一侧通过线圈握持件固定于导向轴的一端,并使移动线圈装置的线圈中心与被检测工件轮对轴中心一致,导向轴上设有两个滑套座,作用于工件轮对轴两端轴颈部位的移动线圈装置和作用于工件轮对两轮毂之间轴体部位的开合线圈,通过编织导线连接到周向磁化电流源和纵向磁化电流源上,形成一个串联螺线管磁化回路;所述找中装置设在机架两侧的电极夹紧装置上,含有滚轮、连杆、支座、转轴、电极、导轮、导电板,滚轮自动接触轮毂,并根据轮毂直径不同作出不同的摆动角度,连杆可根据摆动角度自动转换成电极夹头的升降位移;所述转动托轮装置位于下电极梁下部,含有两个托轮组、万向节总成、传动轴、联轴器、减速装置,在机架龙门架的右侧下方设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通过万向节总成与左侧托轮组的其中一个托轮轴相连接,该托轮轴通过联轴器与右侧托轮组的其中一个托轮轴相连接,所述托轮组含有托轮支架、带座外球面球轴承、托轮、托轮轴,每个托轮组含有两个托轮,两个托轮分别设在两个托轮轴上,每个托轮两端分别设有带座外球面球轴承,两个托轮底下设有托轮支架,两个托轮支架对称放置,托轮内部采用特殊的绝缘措施,托轮滚动面设有与轮对轮毂挡边轮廓线相适应的曲面;工件轮对侧面安装有主喷液装置,含有喷液主管、可弯曲挠性喷液管、喷液控制装置,在喷液主管上均匀分布装有可弯曲挠性喷液管,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整各个喷嘴的任意角度和位置,使得磁悬液均匀分布在整个轮对表面,喷液主管上部设有喷液控制装置。[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原理是:该探伤机用于火车轮对等带轮的轴类工件、内燃机曲轴以及其他造型复杂的异形工件的无损探伤。在轮对轴的两轮毂之间,采用双排开合线圈,开合线圈上半侧为可升降电极组,电极升降气缸有较长的行程,能对不同的轮径结构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即使轮轴间有不同的结构装置(如较大的齿轮,减速箱体,制动盘等),均能将其包容。升降电极组上电极头还用桥式自浮动装置,它能自动平衡触点间接触压力,避免出现个别触点不可靠现象。为了使导杆导电良好,在导杆上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排,并用导电压紧气缸进行接触压紧,消除间隙,确保导电可靠。升降电极组组装在紧固的机架上,因而牢固可靠,并与下电极组一一对应。当工作时,电极升降气缸带动升降电极组作垂直升降运动,以对准固定电极组的方向作线圈开合运动。当电极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作返回运动,升降电极组与固定电极组分离,两组电极之间形成空间,可让工件自由进出探伤工位,当电极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作顶推运动并到位时,升降电极组与固定电极组之间相对应的各对电极触点 哨合,在电路上形成一个闭合的多圈螺线管线圈,以便通过电流,对工件进行感应磁化或退磁操作。轮对的轴颈部位,是轮对在列车运行时承受应力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探伤作业的重点区域,而它位处轴的两端,又是磁化时磁力线显著分散的部位。为了加强轮对两端轴颈的磁化效果,在轮对两端安装了线圈移动装置,线圈移动由气缸实现,距离可根据需要停留在任意位置,从而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在开合线圈的升降电极组与固定电极组作分离运动的同时,两只线圈移动装置在各自气缸的驱动下,同步地向后沿离开轴颈的方向运动,以形成空间,便于工件自由进出操作工位;在开合线圈作闭合运动的同时,两只线圈移动装置在各自气缸的驱动下,同步地向前运动,使线圈正好套在轮对的轴颈部位,形成一个多圈螺线管线圈闭合的感应磁化电回路。
[0006]由于轮对规格多,轮毂直径相差很大,周向磁化时,为使两端电极能适应不同轮径检测的需要,需将电极夹头根据轮径不同自动跟踪变化,所以在机架两侧电极夹紧装置上分别装有找中装置。工作时,滚轮自动接触轮毂,并根据轮毂直径不同作出不同的摆动角度,由于采用优化设计,连杆可根据摆动角度自动转换成电极夹头的升降位移,从而自动跟踪轴颈中心,以获得最佳接触面积,防止电极打火及烧损电蚀现象。轮对在探伤过程中,需要能够适时自动旋转,以便均匀地喷洒磁悬液和搜索观察探伤时所显示出来的裂纹缺陷,所以轮对磁粉探伤机必须设有可托起轮对并转动的托转动装置。由于托转动装置除需托起并驱动重量很大的轮对旋转外,还要承受进料、出料的冲击负荷,因此需要有较大的强度。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机在轮对轴的两轮毂之间,采用双排开合线圈。电极升降气缸有较长的行程,能对不同的轮径结构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升降电极组上电极头还用桥式自浮动装置,它能自动平衡触点间接触压力,避免出现个别触点不可靠现象。采用新式托轮转动装置,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为了喷液均匀,在轮对侧面安装有喷液装置,在喷液主管上均匀分布装有可弯曲挠性喷液管,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整各个喷嘴的任意角度和位置,使得磁悬液均匀分布在整个轮对表面,并确保管道内残留磁液不再滴漏到车轴上,破坏已经形成的磁痕。该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机兼容性好、磁化效率高、探伤灵敏度高、定位精确,并能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0009]图1是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机主视图;
[0010]图2是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机左视图;
[0011]图3是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机托轮转动装置主视图;
[0012]图4是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机托轮转动装置俯视图。
[0013]在图中:1周向磁化电流源、2进出料装置、3线圈、4电极夹紧装置、5线圈移动装置、6气缸、7滑套座、8导向轴、9线圈握持件、10机架、11程控系统仓、12找中装置、13桥式自浮动装置、14喷液主管、15可弯曲挠性喷液管、16升降电极、17电极升降气缸、18喷液控制装置、19导杆、20主喷液装置、21工件、22支座、23滚轮、24转轴、25下电极梁、26固定电极、27工控机系统仓、28电极、29导电板、30导轮、31托轮转动装置、32纵向磁化电流源、33连杆、34导向架、35导电排、36编织导线、37导电压紧气缸、38托轮支架、39带座外球面球轴承、40托轮、41托轮轴、42万向节总成、43传动轴、44联轴器、45减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图1、2、3、4中,该磁粉探伤机含有周向磁化电流源1、进出料装置2、电极夹紧装置4、线圈移动装置5、机架10、程控系统仓11、找中装置12、开合线圈、主喷液装置20、工控机系统仓27、托轮转动装置31,机架10为矩形龙门架,机架10的左、右两侧自上而下制成单元拒体,左侧面单元拒体最上面配有程控系统仓11,向下依次配有线圈移动装置5、电极夹紧装置4、找中装置12、周向磁化电流源1,右侧面单元柜体最上面配有工控机系统仓27,向下依次配有线圈移动装置5、电极夹紧装置4、找中装置12、纵向磁化电流源32,机架10的顶部也制成单元拒体,在被检测工件的上方和下方配有轮径兼容双排可开合线圈,在被检测工件侧面安装有主喷液装置20,在被检测工件一对轮对轮毂的下方配有托轮转动装置31,托轮转动装置31外侧设有进出料装置2 ;所述双排开合线圈位于检测工件轮对轴的两轮毂之间,该开合线圈由升降电极组和固定电极组组成,固定电极组由多个固定电极26组成,固定电极26含有下电极头、电极弹簧、电极导向座、绝缘衬套,由于弹簧的作用,电极头可上下浮动,从而保证各触点接触良好,固定电极组安装在下电极梁25上,下电极梁25固定在机架10龙门架内的下部,各固定电极26再用编织导线36连接形成螺旋管线圈下半侦牝升降电极组可升降,由多个升降电极16组成,升降电极16含有电极升降气缸17、导杆19、导向架34、导电排35、桥式自浮动装置13、导电压紧气缸37,导向架34设在机架10上,导杆19设在导向架34上,两导杆19之间设有电极升降气缸17,导杆19上设有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排35,并用导电压紧气缸37进行接触压紧,升降电极16各电极头配有桥式自浮动装置13,可升降的升降电极组组装在紧固的机架10上,并与固定电极组一一对应,形成螺旋管线圈上半侧;所述移动线圈装置5位于轮对轴两端的轴颈部位,移动线圈装置5是一种多匝封闭式螺线管线圈,含有气缸6、线圈握持件9、线圈3、滑套座7、导向轴8,在机架10龙门架的两侧分别配有气缸6,气缸6与导向轴8相配合,线圈3内径稍大于被检测工件轮对轴两端的轴颈,线圈3的一侧通过线圈握持件9固定于导向轴8的一端,并使移动线圈装置5的线圈中心与被检测工件轮对轴中心一致,导向轴8上设有两个滑套座7,作用于工件轮对轴两端轴颈部位的移动线圈装置5和作用于工件轮对两轮毂之间轴体部位的开合线圈,通过编织导线36连接到周向磁化电流源1和纵向磁化电流源32上,形成一个串联螺线管磁化回路;所述找中装置12设在机架两侧的电极夹紧装置4上,含有滚轮23、连杆33、支座22、转轴24、电极28、导轮30、导电板29,滚轮自动接触轮毂,并根据轮毂直径不同作出不同的摆动角度,连杆33可根据摆动角度自动转换成电极夹头的升降位移;所述转动托轮装置31位于下电极梁25下部,含有两个托轮组、万向节总成42、传动轴43、联轴器44、减速装置45,在机架10龙门架的右侧下方设有减速装置45,减速装置45通过联轴器44与传动轴43相连接,传动轴43通过万向节总成42与左侧托轮组的其中一个托轮轴41相连接,该托轮轴41通过联轴器44与右侧托轮组的其中一个托轮轴41相连接,所述托轮组含有托轮支架38、带座外球面球轴承39、托轮40、托轮轴41,每个托轮组含有两个托轮40,两个托轮40分别设在两个托轮轴41上,每个托轮40两端分别设有带座外球面球轴承39,两个托轮40底下设有托轮支架38,两个托轮支架38对称放置,托轮40内部采用特殊的绝缘措施,托轮40滚动面设有与轮对轮毂挡边轮廓线相适应的曲面;工件轮对侧面安装有主喷液装置20,含有喷液主管14、可弯曲挠性喷液管15、喷液控制装置18,在喷液主管14上均匀分布装有可弯曲挠性喷液管15,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整各个喷嘴的任意角度和位置,使得磁悬液均匀分布在整个轮对表面,喷液主管14上部设有喷液控制装置。
[0015]该探伤机用于火车轮对等带轮的轴类工件、内燃机曲轴以及其他造型复杂的异形工件的无损探伤。在轮对轴的两轮毂之间,采用双排开合线圈,开合线圈上半侧为可升降电极组,电极升降气缸17有较长的行程,能对不同的轮径结构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即使轮轴间有不同的结构装置(如较大的齿轮,减速箱体,制动盘等),均能将其包容。升降电极组上电极头还用桥式自浮动装置13,它能自动平衡触点间接触压力,避免出现个别触点不可靠现象。为了使导杆19导电良好,在导杆19上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排35,并用导电压紧气缸37进行接触压紧,消除间隙,确保导电可靠。升降电极组组装在紧固的机架10上,因而牢固可靠,并与下电极组一一对应。当工作时,电极升降气缸17带动升降电极组作垂直升降运动,以对准固定电极组的方向作线圈开合运动。当电极升降气缸17的活塞杆作返回运动,升降电极组与固定电极组分离,两组电极之间形成空间,可让工件21自由进出探伤工位,当电极升降气缸17的活塞杆作顶推运动并到位时,升降电极组与固定电极组之间相对应的各对电极触点 哨合,在电路上形成一个闭合的多圈螺线管线圈,以便通过电流,对工件21进行感应磁化或退磁操作。轮对的轴颈部位,是轮对在列车运行时承受应力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探伤作业的重点区域,而它位处轴的两端,又是磁化时磁力线显著分散的部位。为了加强轮对两端轴颈的磁化效果,在轮对两端安装了线圈移动装置5,线圈移动由气缸6实现,距离可根据需要停留在任意位置,从而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在开合线圈的升降电极组与固定电极组作分离运动的同时,两只线圈移动装置5在各自气缸6的驱动下,同步地向后沿离开轴颈的方向运动,以形成空间,便于工件21自由进出操作工位;在开合线圈作闭合运动的同时,两只线圈移动装置5在各自气缸的驱动下,同步地向前运动,使线圈正好套在轮对的轴颈部位,形成一个多圈螺线管线圈闭合的感应磁化电回路。
[0016]由于轮对规格多,轮毂直径相差很大,周向磁化时,为使两端电极能适应不同轮径检测的需要,需将电极夹头根据轮径不同自动跟踪变化,所以在机架10两侧电极夹紧装置4上分别装有找中装置12工作时,滚轮23自动接触轮毂,并根据轮毂直径不同作出不同的摆动角度,由于采用优化设计,连杆33可根据摆动角度自动转换成电极夹头的升降位移,从而自动跟踪轴颈中心,以获得最佳接触面积,防止电极打火及烧损电蚀现象。轮对在探伤过程中,需要能够适时自动旋转,以便均匀地喷洒磁悬液和搜索观察探伤时所显示出来的裂纹缺陷,所以轮对磁粉探伤机必须设有可托起轮对并转动的托转动装置31。由于托转动装置31除需托起并驱动重量很大的轮对旋转外,还要承受进料、出料的冲击负荷,因此需要有较大的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轮径兼容可开合线圈磁粉探伤机,含有周向磁化电流源、进出料装置、电极夹紧装置、线圈移动装置、机架、程控系统仓、找中装置、开合线圈、主喷液装置、工控机系统仓、托轮转动装置,其特征是:机架为矩形龙门架,机架的左、右两侧自上而下制成单元拒体,左侧面单元拒体最上面配有程控系统仓,向下依次配有线圈移动装置、电极夹紧装置、找中装置、周向磁化电流源,右侧面单元柜体最上面配有工控机系统仓,向下依次配有线圈移动装置、电极夹紧装置、找中装置、纵向磁化电流源,机架的顶部也制成单元拒体,在被检测工件的上方和下方配有轮径兼容双排可开合线圈,在被检测工件侧面安装有主喷液装置,在被检测工件一对轮对轮毂的下方配有托轮转动装置,托轮转动装置外侧设有进出料装置;所述双排开合线圈位于检测工件轮对轴的两轮毂之间,该开合线圈由升降电极组和固定电极组组成,固定电极组由多个固定电极组成,固定电极含有下电极头、电极弹簧、电极导向座、绝缘衬套,由于弹簧的作用,电极头可上下浮动,从而保证各触点接触良好,固定电极组安装在下电极梁上,下电极梁固定在机架龙门架内的下部,各固定电极再用编织导线连接形成螺旋管线圈下半侧,升降电极组可升降,由多个升降电极组成,升降电极含有电极升降气缸、导杆、导向架、导电排、桥式自浮动装置、导电压紧气缸,导向架设在机架上,导杆设在导向架上,两导杆之间设有电极升降气缸,导杆上设有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排,并用导电压紧气缸进行接触压紧,升降电极各电极头配有桥式自浮动装置,可升降的升降电极组组装在紧固的机架上,并与固定电极组一一对应,形成螺旋管线圈上半侧;所述移动线圈装置位于轮对轴两端的轴颈部位,移动线圈装置是一种多匝封闭式螺线管线圈,含有气缸、线圈握持件、线圈、滑套座、导向轴,在机架龙门架的两侧分别配有气缸,气缸与导向轴相配合,线圈内径稍大于被检测工件轮对轴两端的轴颈,线圈的一侧通过线圈握持件固定于导向轴的一端,并使移动线圈装置的线圈中心与被检测工件轮对轴中心一致,导向轴上设有两个滑套座,作用于工件轮对轴两端轴颈部位的移动线圈装置和作用于工件轮对两轮毂之间轴体部位的开合线圈,通过编织导线连接到周向磁化电流源和纵向磁化电流源上,形成一个串联螺线管磁化回路;所述找中装置设在机架两侧的电极夹紧装置上,含有滚轮、连杆、支座、转轴、电极、导轮、导电板,滚轮自动接触轮毂,并根据轮毂直径不同作出不同的摆动角度,连杆可根据摆动角度自动转换成电极夹头的升降位移;所述转动托轮装置位于下电极梁下部,含有两个托轮组、万向节总成、传动轴、联轴器、减速装置,在机架龙门架的右侧下方设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通过万向节总成与左侧托轮组的其中一个托轮轴相连接,该托轮轴通过联轴器与右侧托轮组的其中一个托轮轴相连接,所述托轮组含有托轮支架、带座外球面球轴承、托轮、托轮轴,每个托轮组含有两个托轮,两个托轮分别设在两个托轮轴上,每个托轮两端分别设有带座外球面球轴承,两个托轮底下设有托轮支架,两个托轮支架对称放置,托轮内部采用特殊的绝缘措施,托轮滚动面设有与轮对轮毂挡边轮廓线相适应的曲面;工件轮对侧面安装有主喷液装置,含有喷液主管、可弯曲挠性喷液管、喷液控制装置,在喷液主管上均匀分布装有可弯曲挠性喷液管,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整各个喷嘴的任意角度和位置,使得磁悬液均匀分布在整个轮对表面,喷液主管上部设有喷液控制装置。
【文档编号】G01N27/84GK103675092SQ20121033401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徐荣程 申请人:射阳县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