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在线漏电监测模块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572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用在线漏电监测模块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在线漏电监测模块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属于矿用在线漏电监测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全对于任何工业环境都是第一要求,对于煤矿井下环境而言,瓦斯,煤尘,火,水,顶板压力,机电事故是最主要的六大事故原因;而对于这些事故,除了水与顶板压力,机电事故,前三项最危险,均可引起煤矿爆炸事故,其原因都是由于电气火花引起的;而由于漏电所引起的电火花占很大的比例;而对于人员安全来讲,由于井下的工作环境特殊,空间 狭小,潮湿,振动大,湿度大,非常容易因漏电而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防止电火花的产生根源与漏电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国家规定煤矿井下的供电变压器中性点不能接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运行方式,而地面上工业、民用供电方式一般为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煤矿井下的供电电压等级是1140V与3300V,煤矿的这种特殊的供电方式与电压等级决定了矿用电气产品与一般工业场合不通用,且功能特殊,随着中国煤矿单井产量的不断提高,原有的1140V的电压等级已经不能满足煤矿的高产高效的需要,供电电压等级均需要向3300V电压等级过渡与改造,目前国内对于3300V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的研制,基本处于开始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特别是煤矿井下的电气线路的在线漏电监测与线路安全控制问题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本是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煤矿井下3300V电压等级的在线漏电监测模块的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在线漏电监测模块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电阻R30的一端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3相连,电阻R30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53的一端和电阻R35的一端后与电阻R4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48的一端后与电阻R68的一端相连,电阻R48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6脚相连;电阻R35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11脚相连,电阻R41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9脚相连;所述LM2901芯片U6的7脚、3脚、4脚分别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2、5. 4,5. I相连,LM2901芯片U6的5脚并接电阻R29的一端后与电阻R50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67的一端后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5相连,电阻R29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31的一端后与LM2901芯片U6的2脚相连;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32的一端和电感LI的一端后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4相连,电阻R32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13脚相连,电感LI的另一端并接二极管D8的负极后与继电器Kl的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LM2901芯片U6的13脚为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6 ;[0008]所述LM2901芯片U6的8脚并接电容C22的一端后与电阻R49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为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7 ;所述LM2901芯片U6的I脚与10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38,LM2901芯片U6的9脚与14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37,LM2901芯片U6的14脚并接电阻R42的一端后与电阻R3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为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8,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9的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所述NPN型 三极管Q6的集电极并接二极管D8的正极后与继电器Kl的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8的另一端依次并接电阻R67的另一端、LM2901芯片U6的12脚、电容C22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和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后接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路信号输入、输出端口,可以接收逻辑判断电路和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并可以同时驱动状态指示电路,实现对3300V电压等级电路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确保电气线路安全;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价格便宜,成本较低。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在线漏电监测模块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电阻R30的一端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3相连,电阻R30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53的一端和电阻R35的一端后与电阻R4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48的一端后与电阻R68的一端相连,电阻R48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6脚相连;电阻R35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11脚相连,电阻R41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9脚相连。所述LM2901芯片U6的7脚、3脚、4脚分别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2、5. 4,5. I相连,LM2901芯片U6的5脚并接电阻R29的一端后与电阻R50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67的一端后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5相连,电阻R29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31的一端后与LM2901芯片U6的2脚相连。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32的一端和电感LI的一端后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4相连,电阻R32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13脚相连,电感LI的另一端并接二极管D8的负极后与继电器Kl的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LM2901芯片U6的13脚为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6。所述LM2901芯片U6的8脚并接电容C22的一端后与电阻R49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为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7 ;所述LM2901芯片U6的I脚与10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38,LM2901芯片U6的9脚与14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37,LM2901芯片U6的14脚并接电阻R42的一端后与电阻R3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为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8,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9的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并接二极管D8的正极后与继电器Kl的线圈的另一端相连。[0017]所述电阻R68的另一端依次并接电阻R67的另一端、LM2901芯片U6的12脚、电容C22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和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后接地。上述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1,5. 2分别与在线漏电监测模块逻辑判断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3与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收光电隔离电路和逻辑判断电路输出的信号,并驱动继电器Kl工作,实现对 异常信号的实时监控管理,保证电气线路安全;上述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4与电源端口相连,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5,5. 6,5. 7,5. 8均与状态指示电路相连,控制信号发送至状态指示电路,报告实时的状态信息。
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在线漏电监测模块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30的一端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3相连,电阻R30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53的一端和电阻R35的一端后与电阻R4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48的一端后与电阻R68的一端相连,电阻R48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6脚相连;电阻R35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11脚相连,电阻R41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9脚相连; 所述LM2901芯片U6的7脚、3脚、4脚分别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2,5. 4、.5.I相连,LM2901芯片U6的5脚并接电阻R29的一端后与电阻R50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67的一端后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5相连,电阻R29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31的一端后与LM2901芯片U6的2脚相连; 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32的一端和电感LI的一端后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 4相连,电阻R32的另一端与LM2901芯片U6的13脚相连,电感LI的另一端并接二极管D8的负极后与继电器Kl的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LM2901芯片U6的13脚为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6 ; 所述LM2901芯片U6的8脚并接电容C22的一端后与电阻R49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为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7 ;所述LM2901芯片U6的I脚与10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38,LM2901芯片U6的9脚与14脚之间串接有电阻R37,LM2901芯片U6的14脚并接电阻R42的一端后与电阻R3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为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5. 8,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19的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并接二极管D8的正极后与继电器Kl的线圈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电阻R68的另一端依次并接电阻R67的另一端、LM2901芯片U6的12脚、电容C22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和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后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在线漏电监测模块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属于矿用在线漏电监测电路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煤矿井下3300V电压等级的在线漏电监测模块的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阻R30的一端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3相连,所述LM2901芯片U6的7脚、3脚、4脚分别与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5.2、5.4、5.1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并接二极管D8的负极后与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并接二极管D8的正极后与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煤矿领域。
文档编号G01R1/00GK202548152SQ2012201417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刘涛 申请人:刘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