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自动检测线二次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649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互感器自动检测线二次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互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检测线二次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互感器检定检测工作通常采用全自动互感器校验台进行,其检定测试的方法是被试互感器一次串接多个同时与标准互感器比较得出测试结果,但接线穿线仍是人工方式,测试结果也需要人工进行处理,安全隐患较大,效率较低,特别是检定过程的人工化,已经不能适应电网的发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互感器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互感器检测时二次接线的技术问题,由气缸活塞带动接线架进行二次接线。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互感器自动检测线二次接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架和移动接线架;所述固定架与一次穿线装置的固定框架固连,在固定架的顶部两侧中部安装有气缸,该气缸活塞穿过固定架顶部横梁与移动接线架对应位置上的顶杆接触,固定架顶部四角安装有导杆滑块;所述移动接线架呈矩形板状,且为绝缘材料制成,其上四角安装有导杆,导杆穿过顶部四角的导杆滑块,其中导杆位于固定架顶部以上的部分套有压缩弹簧并通过垫片螺母固定,所述顶杆安装在移动接线架两侧中部,且长度可调;移动接线架上安装有若干排接线导体座,接线导体穿过移动接线架向下伸出一定长度,其端部设置有凹窝,每根接线导体的端部能够沿径向活动,以适应互感器二次接线柱柱间距离的尺寸差异。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接线架,提高了接线效率;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接线柱活动端部,使二次接线稳定可靠。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架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顶部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互感器自动检测线二次接线装置,包括固定架3和移动接线架6 ;所述固定架3与一次穿线装置的固定框架7固连,如图4和图2所示,在固定架3的顶部16两侧中部安装有气缸1,该气缸活塞穿过固定架顶部16与移动接线架6对应位置上的顶杆18接触,所述顶杆18安装在移动接线架6两侧中部,且顶杆18长度可调;固定架顶部16四角安装有导杆滑块13 ;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接线架6呈矩形板状,且为绝缘材料制成,四个角上安装有导杆4,所述导杆4穿过顶部四角的导杆滑块13,其中导杆4位于固定架顶部16以上的部分套有压缩弹簧2并通过垫片螺母固定;如图3所示,移动接线架6上安装有若干排接线导体座12,接线导体11穿过移动接线架6向下伸出一定长度,其端部10设置有凹窝,每根接线导体的端部10能够沿径向活动,以适应互感器8 二次接线柱9柱间距离的尺寸差异。工作过程实用新型互感器自动检测线二次接线装置,工作时,首先,传输带14将放有被检互感器8的托盘15送入二次接线固定架3内,气缸I使活塞向下推动顶杆18,从而使移动接线架6下移,此时弹簧2压缩,端部10与接线柱9接触,完成二次接线动作。当检测完毕, 气缸I使活塞向上运动,移动接线架6在弹簧2的作用下归位。
权利要求1.互感器自动检测线二次接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架(3)和移动接线架(6);所述固定架(3)与一次穿线装置的固定框架(7)固连,在固定架(3)的顶部(16)两侧中部安装有气缸(I),该气缸活塞穿过固定架顶部横梁与移动接线架(6)对应位置上的顶杆(18)接触,固定架顶部(16)四角安装有导杆滑块(13);所述移动接线架(6)呈矩形板状,且为绝缘材料制成,其上四角安装有导杆(4),导杆(4)穿过顶部四角的导杆滑块(13),其中导杆位于固定架顶部(16)以上的部分套有压缩弹簧(2)并通过垫片螺母固定,所述顶杆(18)安装在移动接线架(6)两侧中部,且长度可调;移动接线架(6)上安装有若干排接线导体座(1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互感器自动检测线二次接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线导体(11)的端部(10)设置有凹窝,且端部(10)能够沿径向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互感器自动检测线二次接线装置,属于互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互感器二次接线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对统一外形统一规格的互感器进行自动二次接线,主要包括固定架和移动接线架,所述移动接线架由气缸活塞推动使接线导体的端部与被检互感器接线柱接触,通过压缩弹簧将移动接线架复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计量检定中心大批量检定互感器。
文档编号G01R31/02GK202548263SQ20122015288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崔文安, 杨士奇, 田勇, 蔚晓明, 赵园, 赵屹涛 申请人:山西省机电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