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634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套管和油管气密封连接加工检测量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端带有密封结构的管子的扭矩台肩预留量的检验。
背景技术
石油套管和油管的带有气密封结构和螺纹的接箍的加工,是石油管材制造的关键步骤。其中,如图I所示,石油套管和油管气密封螺纹的管端I,端部为管端密封面2,密封面和扭矩台肩形成夹角4,其对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3预留量的控制是关键环节。在带有气密封结构的油气井用的套管和油管的加工过程中,预留量过大将会造成密封结构不能正常接触使密封作用失效,预留量过小将会使连接的接触应力过大,造成密封面表面的破坏。 管子的扭矩台肩预留量,用一般的通用量具无法测量。所以,十分有必要借助一种有效的量具来解决石油套管和油管管端的扭矩台肩预留量检测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其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达到对管端的扭矩台肩预留量进行检测。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其为平板状,一端上下对称开设两个凹槽,每个凹槽底部带有代表管端密封面和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标准几何形状和尺寸的两种检验刃口,其分别为与管端密封面贴合的密封面刃口、与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配合的扭矩台肩刃口 ;密封面刃口和扭矩台肩刃口的厚度为O. 3至I毫米。如上所述的一种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其所述的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整体的厚度为8至12毫米。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油气井油管连接的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带有代表管端密封面和扭矩台肩标准几何形状和尺寸的两种检验刃口,用样板上的密封面刃口贴紧管端的密封面,然后用通用量具测量出管端扭矩台肩与样板上扭矩台肩刃口的间隙。从而检验出预留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效的检测量具,其可以直观地检测出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的预留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的精度。检验操作简便可靠,量规的制做工艺简单。

图I为带有锥度的石油套管和油管气密封螺纹的管端结构示意图;图2为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操作示意图;图中1、管端;2、管端密封面;3、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4、密封面和扭矩台肩形成的夹角;5、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6、刃口区域;7、密封面刃口 ;8、扭矩台肩刃口 ;9、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作进一步描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气井油管连接的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5为平板状,其一端上下对称开设两个凹槽,每个凹槽底部带有代表管端密封面2和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3标准几何形状和尺寸的两种检验刃口,其分别为与管端密封面2贴合的密封面刃口 7、与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3配合的扭矩台肩刃口 8。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5整体的厚度为8至12毫米(例如8毫米、10毫米或12毫米)。密封面刃口 7和扭矩台肩刃口 8的厚度为O. 3至I毫米(例如O. 3毫米、O. 6毫米或I毫米)。 如图3所示,在检测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3预留量时,将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5的密封面刃口 7贴紧管端上加工好的管端密封面2,并使刃口所在的平面通过管端I的轴心线,然后用通用量具(如塞尺)测量出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3与样板上扭矩台肩刃口 8的间隙9,从而检验出预留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其特征在于该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5)为平板状,其一端上下对称开设两个凹槽,每个凹槽底部带有代表管端密封面(2)和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3)标准几何形状和尺寸的两种检验刃口,其分别为与管端密封面(2)贴合的密封面刃口(7)、与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3)配合的扭矩台肩刃口(8);密封面刃口(7)和扭矩台肩刃口(8)的厚度为O. 3至I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5)整体的厚度为8至12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端扭矩台肩预留量样板,其为平板状,一端上下对称开设两个凹槽,每个凹槽底部带有代表管端密封面和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标准几何形状和尺寸的两种检验刃口,其分别为与管端密封面贴合的密封面刃口、与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配合的扭矩台肩刃口;密封面刃口和扭矩台肩刃口的厚度为0.3至1毫米。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效的检测量具,其可以直观地检测出管端密封结构的扭矩台肩的预留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的精度。检验操作简便可靠,量规的制做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G01B5/00GK202734705SQ2012203246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
发明者张志强, 郭小红 申请人:首都航天机械公司,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