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1033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状物料的密度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测量水泥等粉状物料(即粉体)的密度通常采是按照国家标准《GB/T 208—19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用李氏比重瓶法测量。实际操作中,在装粉状物料时,由于采用人工操作,粉料难免会粘附在李氏比重瓶内壁,随着液面的上升,很容易造成上、下扩大部分之间的堵塞,为了使粉状物料下降到李氏比重瓶底部,需要人工用手进行比较长时间的震动或摇动,经常出现将李氏比重瓶震破或者将无水煤油溅出的情况,操作起来不方便,影响了测试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捷的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本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试验的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它包括李氏比重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杆、下料器、圆形孔夹、底座和微型振动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下料器的左端和圆形孔夹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下料器在圆形孔夹之上;李氏比重瓶放置在微型振动台上,下料器上的下料嘴垂直向下正对李氏比重瓶的瓶口中央;圆形孔夹的右端夹在李氏比重瓶的中间细颈处。所述下料器包括储料盘、下料板和下料嘴,储料盘的右端与下料板的左端相连,下料板的右端与下料嘴的上端相连,下料板与水平面呈六十度角,下料嘴的高度为5mm-50mm(即下料嘴下端至上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微型振动台包括橡胶垫层、振动定位台和振动台传力板,橡胶垫层粘连在振动定位台的上表面,振动定位台下表面的中间处设有振动台传力板,振动定位台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各自设有定位销,振动台传力板下表面中间处设有弧形凹槽;微型振动台放置在底座上,定位销所对应处的底座上设有定位销插槽,定位销位于定位销插槽内;振动台传力板所对应处的底座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上的电动机转子与弧形凹槽相接触,电动机转子上设有给力凸头。所述下料嘴的外径小于李氏比重瓶瓶口的内径。所述圆形孔夹的圆形凹槽的内径比李氏比重瓶中间细颈处的外径大0.5mm-2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整体操作简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试验的准确性;2、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嘴正对李氏比重瓶的瓶口中央,粉料竖直落入李氏比重瓶中,有效的防止粉状物料在李氏比重瓶内壁的粘附;3、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定位台设有定位销,确保微型振动台在工作时仅在竖直方向振动,李氏比重瓶不会左右摇摆;4、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振动台可加快粉状物料沉于李氏比重瓶底部,且可有效地排出气泡;5、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振动台与李氏比重瓶的直接接触部位为橡胶垫层,可避免李氏比重瓶在振动过程中受到损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微型振动台与底座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微型振动台的示意图。图4是下料器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圆形孔夹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固定杆、2-下料器、3-李氏比重瓶、4-圆形孔夹、5-橡胶垫层、6-振动定位台、7-底座、8-电动机、9-电动机转子、10-弧形凹槽、11-振动台传力板、12-给力凸头、13-定位销、14-储料盘、15-下料板、16-下料嘴、17-连接螺栓、18-圆形夹转轴、19-圆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5)。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它包括李氏比重瓶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杆1、下料器2、圆形孔夹4、底座7和微型振动台;固定杆I的下端固定在底座7上,下料器2的左端和圆形孔夹4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杆1,下料器2在圆形孔夹4之上;李氏比重瓶3放置在微型振动台上,下料器2上的下料嘴16垂直向下正对李氏比重瓶3的瓶口中央;圆形孔夹4的右端夹在李氏比重瓶3的中间细颈处。所述下料器2包括储料盘14、下料板15和下料嘴16,储料盘14的右端与下料板15的左端相连,下料板15的右端与下料嘴16的上端相连,下料板15与水平面呈六十度角,下料嘴16的高度为5mm-50mm (即下料嘴16下端至上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微型振动台包括橡胶垫层5、振动定位台6和振动台传力板11,橡胶垫层5粘连在振动定位台6的上表面,振动定位台6下表面的中间处设有振动台传力板11,振动定位台6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各自设有定位销13,振动台传力板11下表面中间处设有弧形凹槽10 ;微型振动台放置在底座7上,定位销13所对应处的底座7上设有定位销插槽,定位销13位于定位销插槽内;振动台传力板11所对应处的底座7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电动机8,电动机8上的电动机转子9与弧形凹槽10相接触,电动机转子9上设有给力凸头12。所述下料嘴16的外径小于李氏比重瓶3瓶口的内径。所述圆形孔夹4的圆形凹槽19的内径比李氏比重瓶3中间细颈处的外径大
0.5mm-2mm0所述橡胶垫层5厚5mm。所述电动机转子9为逆时针转动,转动频率为I转每秒,振幅为3mm,电动机转子9上设有给力凸头12,给力凸头12为圆弧形。试验操作方式为:按照国家标准《GB/T 208—19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将无水煤油装入李氏比重瓶3,静置至稳定后,读取初始刻度数值,将装有无水煤油的李氏比重瓶3置于微型振动台上,圆形孔夹4的两臂以圆形夹转轴18为轴打开,将李氏比重瓶3中间细颈部置于圆形孔夹4的圆形凹槽19内。将粉状物料置于下料器2的储料盘14中,然后接通电源,使微型振动台开始工作,用小药勺将粉状物料轻轻下拨,分次少量地将粉状物料由储料盘14拨到下料板15上,粉料由下料板15经下料嘴16垂直落入李氏比重瓶3中,在微型振动台的振动下,粉状物料缓缓沉入李氏比重瓶3底部,将粉状物料装完后,继续振动至无气泡排出,然后静置至示数稳定。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它包括李氏比重瓶(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杆(I)、下料器(2)、圆形孔夹(4)、底座(7)和微型振动台;固定杆(I)的下端固定在底座(7)上,下料器(2 )的左端和圆形孔夹(4 )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杆(I),下料器(2 )在圆形孔夹(4 )之上;李氏比重瓶(3 )放置在微型振动台上,下料器(2 )上的下料嘴(16 )垂直向下正对李氏比重瓶(3)的瓶口中央;圆形孔夹(4)的右端夹在李氏比重瓶(3)的中间细颈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器(2)包括储料盘(14)、下料板(15)和下料嘴(16),储料盘(14)的右端与下料板(15)的左端相连,下料板(15)的右端与下料嘴(16)的上端相连,下料板(15)与水平面呈六十度角,下料嘴(16)的高度为5mm-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振动台包括橡胶垫层(5)、振动定位台(6)和振动台传力板(11),橡胶垫层(5)粘连在振动定位台(6)的上表面,振动定位台(6)下表面的中间处设有振动台传力板(11),振动定位台(6)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各自设有定位销(13),振动台传力板(11)下表面中间处设有弧形凹槽(10);微型振动台放置在底座(7)上,定位销(13)所对应处的底座(7)上设有定位销插槽,定位销(13)位于定位销插槽内;振动台传力板(11)所对应处的底座(7)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电动机(8),电动机(8)上的电动机转子(9)与弧形凹槽(10)相接触,电动机转子(9)上设有给力凸头(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嘴(16)的外径小于李氏比重瓶(3)瓶口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形孔夹(4)的圆形凹槽(19)的内径比李氏比重瓶(3)中间细颈处的外径大0.5mm-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体密度测定装置,它包括李氏比重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杆、下料器、圆形孔夹、底座和微型振动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下料器的左端和圆形孔夹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下料器在圆形孔夹之上;李氏比重瓶放置在微型振动台上,下料器上的下料嘴垂直向下正对李氏比重瓶的瓶口中央;圆形孔夹的右端夹在李氏比重瓶的中间细颈处。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试验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G01N9/00GK202928918SQ20122063816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何学云, 张建亮, 程宝军, 陈耀丽 申请人: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