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2815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涵道比发动机,涵道比在5以上,畸变试验装置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小涵道比发动机广泛采用插板式畸变装置,该型试验装置为了保证插板距离测量截面达到3倍发动机直径的要求,需要具备5倍以上的发动机进口直径的长度。对大涵道比发动机而言,采用插板式畸变装置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大涵道比发动机进气道直径通常在1.5m以上,则所需进气畸变设备轴向尺寸将达8米左右,台架吊装难度大,改造周期长。同时,由于大涵道比发动机直径大,采用网式畸变装置其安全问题也极其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安全性好、长度小、畸变指数可调,特提供了一种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包括变径段1、畸变组件2、测量管道3、测试管道4,贴网5、基网
6、骨架7和中心整流锥8 ;其中:变径段I前端面与发动机台架进气道相连接,后端面与畸变组件2通过螺栓连接;畸变组件2与测量管道3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测试管道4 一端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插口与测量管道3连接,用于安装测试设备。在测试管道4位置设有测试传感器安装、拆卸接口。插口式的连接方式保证了台架进气道和风扇机匣之间柔性连接,并带有密封装置,可以根据试验测试项目更换不同的测试段,操作方便。贴网5为一组规格不同的半圆形网,用于产生进气畸变,根据畸变指数要求选用相应结构参数的贴网;基网6为360°全网,用于支撑贴网5,作为贴网的支撑骨架保证贴网结构强度;骨架7为八根采用标准翼型设计型面的支板和外环焊接结构,用于支撑基网6和贴网5,并满足气动设计要求;中心整流锥8用于贴网5、基网6、骨架7的固定,并提供良好的气动型面。贴网5、基网6通过螺栓固定在骨架7的外环上,中心部位用中心整流锥8压紧,保证畸变装置的结构强度;试验过程中需要产生不同的畸变指数而更换畸变组件2时,拆下螺栓,将畸变组件2与变径段I和测量管道3分开,并即可实现。这种结构形式极大的简化了更换方式,缩短了试验的周期。所述的中心整流锥8采用椭圆形导流型面。支板采用标准翼型等比放大的设计型面;在畸变组件中畸变贴网所在同一截面上累计堵塞比不超过20%,其余截面堵塞比不超过5%。堵塞比计算方法为:堵塞比=最大迎风面积/气流通道面积X100%。气流通道长度为不大于2倍发动机直径长度,即畸变组件2距测试截面不大于2倍发动机直径距离。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为分段式可拆分结构,其长度与发动机进口直径相当,满足台架对装置长度的限制,安全性好、长度小、畸变指数可调,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整机的安全,顺利推进了发动机的研制,本发明显著地降低了整机进气畸变试验周期,保证试验操作方便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网式大涵道比发动机进气畸变装置具体结构图;图2为网式大涵道比发动机进气畸变装置右视图;图3为畸变装置骨架支板剖面图;图4为贴网和基网外缘固定方式放大图;图5为基网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包括变径段1、畸变组件2、测量管道3、测试管道4,贴网5、基网6、骨架7和中心整流锥8 ;其中:变径段I前端面与发动机台架进气道相连接,后端面与畸变组件2通过螺栓连接;畸变组件2与测量管道3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测试管道4 一端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插口与测量管道3连接,用于安装测试设备。在测试管道4位置设有测试传感器安装、拆卸接口。插口式的连接方式保证了台架进气道和风扇机匣之间柔性连接,并带有密封装置,可以根据试验测试项目更换不同的测试段,操作方便。贴网5为一组规格不同的半圆形网,用于产生进气畸变,根据畸变指数要求选用相应结构参数的贴网;基网6为360°全网,用于支撑贴网5,作为贴网的支撑骨架保证贴网结构强度;骨架7为八根采用标准翼型设计型面的支板和外环焊接结构,用于支撑基网6和贴网5,并满足气动设计要求;中心整流锥8用于贴网5、基网6、骨架7的固定,并提供良好的气动型面。贴网5、基网6通过螺栓固定在骨架7的外环上,中心部位用中心整流锥8压紧,保证畸变装置的结构强度;试验过程中需要产生不同的畸变指数而更换畸变组件2时,拆下螺栓,将畸变组件2与变径段I和测量管道3分开,并即可实现。这种结构形式极大的简化了更换方式,缩短了试验的周期。所述的中心整流锥8采用椭圆形导流型面。支板采用标准翼型等比放大的设计型面;在畸变组件中畸变贴网所在同一截面上累计堵塞比不超过20%,其余截面堵塞比不超过5%。堵塞比计算方法为:堵塞比=最大迎风面积/气流通道面积X100%。气流通道长度为不大于2倍发动机直径长度,即畸变组件2距测试截面不大于2倍发动机直径距离。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包括变径段1、畸变组件2、测量管道3、测试管道4,贴网5、基网6、骨架7和中心整流锥8 ;其中:变径段I前端面与发动机台架进气道相连接,后端面与畸变组件2通过螺栓连接;畸变组件2与测量管道3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测试管道4 一端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插口与测量管道3连接,用于安装测试设备。在测试管道4位置设有测试传感器安装、拆卸接口。插口式的连接方式保证了台架进气道和 风扇机匣之间柔性连接,并带有密封装置,可以根据试验测试项目更换不同的测试段,操作方便。贴网5为一组规格不同的半圆形网,用于产生进气畸变,根据畸变指数要求选用相应结构参数的贴网;基网6为360°全网,用于支撑贴网5,作为贴网的支撑骨架保证贴网结构强度;骨架7为八根采用标准翼型设计型面的支板和外环焊接结构,用于支撑基网6和贴网5,并满足气动设计要求;中心整流锥8用于贴网5、基网6、骨架7的固定,并提供良好的气动型面。贴网5、基网6通过螺栓固定在骨架7的外环上,中心部位用中心整流锥8压紧,保证畸变装置的结构强度;试验过程中需要产生不同的畸变指数而更换畸变组件2时,拆下螺栓,将畸变组件2与变径段I和测量管道3分开,并即可实现。这种结构形式极大的简化了更换方式,缩短了试验的周期。支板采用标准翼型等比放大的设计型面;在畸变组件中畸变贴网所在同一截面上累计堵塞比不超过20%,其余截面堵塞比不超过5%。堵塞比计算方法为:堵塞比=最大迎风面积/气流通道面积X100%。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包括变径段(I)、畸变组件(2 )、测量管道(3 )、测试管道(4),贴网(5 )、基网(6 )、骨架(7)和中心整流锥(8); 其中:变径段(I)前端面与发动机台架进气道相连接,后端面与畸变组件(2)通过螺栓连接;畸变组件(2)与测量管道(3)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测试管道(4) 一端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插口与测量管道(3)连接,用于安装测试设备;在测试管道(4)位置设有测试传感器安装、拆卸接口 ;插口式的连接方式保证了台架进气道和风扇机匣之间柔性连接,并带有密封装置; 贴网(5)为一组规格不同的半圆形网,用于产生进气畸变,根据畸变指数要求选用相应结构参数的贴网;基网(6)为360°全网,用于支撑贴网(5),作为贴网的支撑骨架保证贴网结构强度;骨架(7)为八根采用标准翼型设计型面的支板和外环焊接结构,用于支撑基网(6)和贴网(5),并满足气动设计要求;中心整流锥(8)用于贴网(5)、基网(6)、骨架(7)的固定,并提供良好的气动型面;贴网(5)、基网(6)通过螺栓固定在骨架(7)的外环上,中心部位用中心整流锥(8)压紧,保证畸变装置的结构强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整流锥(8)采用 椭圆形导流型面。
全文摘要
一种大涵道比发动机用网式畸变装置,包括变径段、畸变组件、测量管道、测试管道,贴网、基网、骨架和中心整流锥;其中变径段前端面与发动机台架进气道相连接,后端面与畸变组件通过螺栓连接;畸变组件与测量管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插口式的连接方式保证了台架进气道和风扇机匣之间柔性连接;贴网为一组规格不同的半圆形网,用于产生进气畸变;基网为360°全网,用于支撑贴网,作为贴网的支撑骨架保证贴网结构强度;骨架用于支撑基网和贴网,并满足气动设计要求;中心整流锥用于贴网、基网、骨架的固定。本发明的优点为分段式可拆分结构,满足台架对装置长度的限制,安全性好、长度小、畸变指数可调,保证试验操作方便简单。
文档编号G01M15/02GK103234756SQ20131012964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6日
发明者张清, 张生, 霍枫, 黄琨, 郝勇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