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采样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9323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采样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体采样器,虹吸管通过虹吸作用吸取液体样本进行采样,即使没有移液工具液体样本也不会滴落,可以实现采血和移液的功能,一步到位,减少了实验过程中采样和移液分步进行的繁琐;当液体充满了整个虹吸管后,由于阻拦通道的前一段管的管径要比虹吸管的管径小,可以起到延缓虹吸管的虹吸作用,同时阻拦通道的后一段管的管径突然放大,比前一段管和虹吸管的管径都要大,可以阻止虹吸管的虹吸作用,虹吸作用在阻拦通道的后一段管的部位停止,从而实现比较精确地控制需要吸取的液体样本量。
【专利说明】一种液体采样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液体采样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液体采样器通过连接移液枪,只能实现对样本液体的取样,不能独立取样或将样本液体移动到别的地方。如果使用这种液体采样器验血,一般需先用采血器采好血,然后将液体采样器连接到移液枪等移液工具上,再将液体采样器深入到采好血的采血器中进行取液移液。采用这种方法,从采血到取血需分两个步骤进行,所需用到的工具包括采血器、液体采样器、移液枪,比较复杂。且采血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具有潜在的二次感染风险,步骤越多,需要用到的工具越多,感染的机会就越大。另外,如果使用现有的液体采样器采血不能精确控制采血量,容易造成样本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体采样器,该采样器可以同时实现采血和移液的功能,一步到位,减少了实验过程中采样和移液分步进行的繁琐,同时能够比较精确地控制需要的液体样本量。
[0004]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采样器,包括采样器主体,所述采样器主体上设置有虹吸管、阻拦通道和储液腔,其中:
[0005]所述虹吸管通过所述阻拦通道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0006]所述虹吸管设置在所述采样器主体的底部,所述虹吸管虹吸液体样本;
[0007]所述阻拦通道包括与所述虹吸管连接的前一段管和与所述储液腔连接的后一段管,所述前一段管比所述虹吸管的管径小,所述后一段管与所述前一段管连接,所述后一段管相比于所述前一段管的管径逐渐放大,直至与所述储液腔底部的直径一致。
[0008]优选地,所述前一段管为圆筒管结构,所述前一段管的管径是所述虹吸管管径的1/2-1/3。
[0009]优选地,所述前一段管为圆锥管结构,所述前一段管的最小管径是所述虹吸管管径的 1/2-1/3。
[0010]优选地,所述后一段管为倒圆锥管结构,所述后一段管的最小口径为
0.7mm-l.0mm,最大口径为2.5mm_3.0mm,所述后一段管的高度为0.8mm-1.2mm。
[0011]优选地,所述后一段管为倒弧形锥管结构,所述后一段管的最小口径为
0.7mm-l.0mm,最大口径为2.5mm_3.0mm,所述后一段管的高度为0.8mm-1.2mm。
[0012]优选地,所述储液腔为倒圆锥管结构,所述连接套筒为倒圆锥筒结构,所述储液腔的锥度与所述连接套筒的锥度一致。
[0013]优选地,所述储液腔为圆筒管结构,所述连接套筒为倒圆锥筒结构,所述储液腔的顶端与所述连接套筒的小口管径一端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采样器主体在外周还设置有环形挡块。[0015]优选地,所述环形挡块设置在距离所述采样器主体底端10mm-50mm的位置。
[0016]优选地,所述虹吸管由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
[0017]优选地,所述采样器主体还包括用于与移液工具连接的连接套筒,所述储液腔的顶端与所述连接套筒连通。
[0018]优选地,所述采样器主体还包括用吸管泡,所述储液腔的顶端与所述吸管泡连通。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采样器,虹吸管通过虹吸作用吸取液体样本进行采样,即使没有移液工具液体样本也不会滴落,可以实现采血和移液的功能,一步到位,减少了实验过程中采样和移液分步进行的繁琐;当液体充满了整个虹吸管后,由于阻拦通道的前一段管的管径要比虹吸管的管径小,可以起到延缓虹吸管的虹吸作用,同时阻拦通道的后一段管的管径突然放大,比前一段管和虹吸管的管径都要大,可以阻止虹吸管的虹吸作用,虹吸作用在阻拦通道的后一段管的部位停止,从而实现比较精确地控制需要吸取的液体样本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体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体采样器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实施例1液体采样器中阻拦通道的放大结构图;
[0023]图4为实施例2液体采样器中阻拦通道的放大结构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液体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0026]实施例1
[0027]请参见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体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体采样器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液体采样器中阻拦通道的放大结构图。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采样器,包括采样器主体1,采样器主体I上设置有虹吸管2、阻拦通道3、储液腔4和连接套筒5,其中:
[0029]虹吸管2通过阻拦通道3与储液腔4连通;
[0030]虹吸管2设置在采样器主体I的底部,虹吸管2虹吸液体样本;
[0031]阻拦通道3包括与虹吸管2连接的前一段管31和与储液腔4连接的后一段管32,前一段管31比虹吸管I的管径小,后一段管32与前一段管31连接,后一段管32相比于前一段管31的管径逐渐放大,直至与储液腔4底部的直径一致;
[0032]储液腔4的顶端与连接套筒5连通;
[0033]连接套筒5,用于与移液工具连接。
[0034]虹吸管2通过虹吸作用吸取液体样本进行采样,即使没有移液工具液体样本也不会滴落,可以实现采血和移液的功能,一步到位,减少了实验过程中采样和移液分步进行的繁琐。[0035]阻拦通道3的前一段管31为圆筒管结构,前一段管31的管径是虹吸管2管径的1/2。阻拦通道3的后一段管32为倒圆锥管结构,后一段管32的最小口径为0.7mm-l.0mm,最大口径为2.5mm-3.0_,后一段管32的高度为0.8mm-1.2_。当液体充满了整个虹吸管2后,由于阻拦通道3的前一段管31的管径要比虹吸管2的管径小,可以起到延缓虹吸管2的虹吸作用,同时阻拦通道3的后一段管32的管径突然放大,比前一段管31和虹吸管2的管径都要大,可以阻止虹吸管2的虹吸作用,虹吸作用在阻拦通道3的后一段管32的部位停止,从而实现比较精确地控制需要吸取的液体样本量。
[0036]储液腔4为倒圆锥管结构,连接套筒5为倒圆锥筒结构,储液腔4的锥度与连接套筒5的锥度一致,便于在移液工具套取在连接套筒5上时,可以有一定的卡合空间。
[0037]采样器主体I在外周还设置有环形挡块6,环形挡块6设置在距离采样器主体I底端15_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采样器可单独配合移液枪使用,也可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荧光定量检测系统中使用,当该系统中的移液机械臂通过移液套筒与液体采样器相连接,并将虹吸上来的液体样本加入到系统中的缓冲液杯里时,在液体采样器进入缓冲液杯中时,由于环形挡块66的直径大于缓冲液杯口直径,阻止了液体采样器继续深入缓冲液杯,从而避免采样器将缓冲液杯底扎破的情况发生,保护了缓冲液杯免受破坏。同时环形挡块6也可以在与缓冲液杯中的液体混匀时防止液体溅出。其中,主要注意的是,采样器主体I中位于挡块6以下部分的长度小于缓冲液杯的高度。
[0038]虹吸管2由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
[00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采样器具有取样、移液和混匀功能,其中:
[0040]取样操作:将采样器主体I的虹吸管2对准采样对象及部位,液体采样器将对采样对象进行采样,吸取样本液体到虹吸管2内,当样本液体充满整个虹吸管2后,由于虹吸的惯性,液体样本会继续充满阻拦通道3的前一段管31。这时,阻拦通道3的前一段管31起到延缓虹吸的作用。当液体样本进入到阻拦通道3的后一段管32时,由于阻拦通道3的后一段管32的管径突然放大,比前一段管31和虹吸管2的管径都要大,可以阻止虹吸管的虹吸作用,虹吸作用停止。通过这一结构,阻拦通道3可实现有效控制虹吸量,比较精确控制需要吸取的液体样本量的功能;
[0041]移液和混匀操作:将取样完毕的采样器与移液枪或其他移液工具通过采样器主体上部的连接套筒5连接起来,将液体采样器移动到缓冲液杯或其他需要滴加样本液体的容器上,通过移液枪将液体样本吹打到指定容器内,如缓冲液杯中;配合使用移液枪吐液吸液的功能,本实施例的液体采样器可将样本液体吹打进指定容器,并与容器中的液体混合,再将混合液体一同吸进液体采样器的储液腔中,然后再把混合液体吐出,反复几次,可实现对混合液体进行混匀,同时将残留在虹吸管2内的样本液体在吸液吐液的反复动作中移到指定容器内,避免由于液体残留致使加入到容器中的样本液体与所取样本液体量存在较大偏差。
[0042]实施例2
[0043]请参见图1、图2和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体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体采样器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液体采样器中阻拦通道的放大结构图。
[00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采样器,包括采样器主体1,采样器主体I上设置有虹吸管2、阻拦通道3、储液腔4和连接套筒5,其中:
[0045]虹吸管2通过阻拦通道3与储液腔4连通;
[0046]虹吸管2设置在采样器主体I的底部,虹吸管2虹吸液体样本;
[0047]阻拦通道3包括与虹吸管2连接的前一段管31和与储液腔4连接的后一段管32,前一段管31比虹吸管I的管径小,后一段管32与前一段管31连接,后一段管32相比于前一段管31的管径逐渐放大,直至与储液腔4底部的直径一致;
[0048]储液腔4的顶端与连接套筒5连通;
[0049]连接套筒5,用于与移液工具连接。
[0050]前一段管为圆筒管结构,所述前一段管的管径是所述虹吸管管径的1/2-1/3 ;后一段管32为倒弧形锥管结构,后一段管32的最小口径为0.7mm-l.0mm,最大口径为
2.5mm-3.0mm,后一段管 32 的高度为 0.8mm-1.2mm。
[0051]当液体充满了整个虹吸管2后,由于阻拦通道3的前一段管31的管径要比虹吸管2的管径小,可以起到延缓虹吸管2的虹吸作用,同时阻拦通道3的后一段管32的管径突然放大,比前一段管31和虹吸管2的管径都要大,可以阻止虹吸管2的虹吸作用,虹吸作用在阻拦通道3的后一段管32的部位停止,从而实现比较精确地控制需要吸取的液体样本量。
[0052]采样器主体I在外周还设置有环形挡块6,环形挡块6设置在距离采样器主体I底端15_的位置。
[0053]虹吸管2由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
[00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采样器具有取样、移液和混匀功能,其中:
[0055]取样操作:将采样器主体I的虹吸管2对准采样对象及部位,液体采样器将对采样对象进行采样,吸取样本液体到虹吸管2内,当提取的样本液体充满了整个虹吸管2后,由于虹吸的惯性,液体样本会继续充满阻拦通道3的前一段管31,但是阻拦通道3的前一段管31已经起到了延缓虹吸的作用;当液体样本进入到阻拦通道3的后一段管32时,由于阻拦通道3的后一段管32的管径突然放大,比前一段管31和虹吸管2的管径都要大,可以阻止虹吸管的虹吸作用,虹吸作用停止。通过这一结构功能,阻拦通道3可有效控制虹吸量,比较精确控制需要吸取的液体样本量;
[0056]移液和混匀操作:将取样完毕的采样器与移液枪或其他移液工具通过采样器主体上部的连接套筒5连接起来,将液体采样器移动到缓冲液杯或其他需要滴加样本液体的容器上,通过移液枪将液体样本吹打到指定容器内,如缓冲液杯中;配合使用移液枪吐液吸液的功能,本实施例的液体采样器可在将样本液体吹打进指定容器中,并与容器中的液体混合了之后,再将混合液体一同吸进液体采样器的储液腔中,然后再把混合液体吐出,反复几次,可实现对混合液体进行混匀,同时将残留在虹吸管2内的样本液体在吸液吐液的反复动作中移到指定容器内,避免由于液体残留致使加入到容器中的样本液体与所取样本液体量存在较大偏差。
[0057]实施例3
[0058]请参见图5,该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液体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5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采样器,包括采样器主体1,采样器主体I上设置有虹吸管2、阻拦通道3、储液腔4和吸管泡7,其中:
[0060]虹吸管2通过阻拦通道3与储液腔4连通;[0061]虹吸管2设置在采样器主体I的底部,虹吸管2虹吸液体样本;
[0062]储液腔4的顶端与吸管泡7连通。
[0063]本实施例的液体采样器的阻拦通道的结构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0064]液体采样器可通过按压吸管泡7上的气泡对虹吸上来的液体实行移液,可以通过在储液腔4的管壁上标示的体积刻度控制提取的液体量。
[0065]上述所公开的实施例说明可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进行应用实现。任何对上述实施例所作出的变形或修改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局限于本文所示实施例中,凡是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的行为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器主体,所述采样器主体上设置有虹吸管、阻拦通道和储液腔,其中: 所述虹吸管通过所述阻拦通道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所述虹吸管设置在所述采样器主体的底部,所述虹吸管虹吸液体样本; 所述阻拦通道包括与所述虹吸管连接的前一段管和与所述储液腔连接的后一段管,所述前一段管比所述虹吸管的管径小,所述后一段管与所述前一段管连接,所述后一段管相比于所述前一段管的管径逐渐放大,直至与所述储液腔底部的直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一段管为圆筒管结构,所述前一段管的管径是所述虹吸管管径的1/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一段管为圆锥管结构,所述前一段管的最小管径是所述虹吸管管径的1/2-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一段管为倒圆锥管结构,所述后一段管的最小口径为0.7mm-l.0mm,最大口径为2.5mm-3.0mm,所述后一段管的高度为0.8mm-1.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一段管为倒弧形锥管结构,所述后一段管的最小口径为0.7mm-l.0mm,最大口径为2.5mm-3.0mm,所述后一段管的高度为0.8mm-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为倒圆锥管结构,所述连接套筒为倒圆锥筒结构,所述储液腔的锥度与所述连接套筒的锥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为圆筒管结构,所述连接套筒为倒圆锥筒结构,所述储液腔的顶端与所述连接套筒的的小口管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主体在外周还设置有环形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块设置在距离所述采样器主体底端10mm-50mm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主体还包括用于与移液工具连接的连接套筒,所述储液腔的顶端与所述连接套筒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主体还包括用吸管泡,所述储液腔的顶端与所述吸管泡连通。
【文档编号】G01N1/14GK203432820SQ201320407886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发明者】龙晖, 周楠, 罗宏, 王继华 申请人: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