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管盖板定位检测专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0029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管盖板定位检测专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管盖板的定位检测专用定位装置,属于核电站施工【技术领域】。该专用定位装置含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下表面延伸出外径与预应力管内径相配的底座套管,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延伸出与底座套管同轴的定长棱镜支撑杆,所述棱镜支撑杆的上端具有与棱镜插孔相配的定位凹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斜管盖板定位检查的难题,采用之后,不仅可以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从而为预应力管盖板实际位置的调整提供依据,而且架站灵活、测量方便,不占用其它施工工序的空间,有助于满足施工进度优化的需要。
【专利说明】一种斜管盖板定位检测专用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管盖板的定位检测专用定位装置,属于核电站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核反应堆厂房的环形廊道L圆周常设有多达144根的间隔分布预应力管G,各预应力管以环形廊道径向的预定倾斜角定和预定位置固定在盖板上(盖板底面中心与预应力管出口中心重合)。将预应力管盖板安置在廊道上时,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要求(参见图1)。预应力管与反应堆厂房中心在一个垂直面上,由于预应力管与预应力管盖板平面通过中心的垂直线成7.83°角度上口向外倾斜,需要通过检测保证其准确安置位置。长期以来,核电站反应堆厂房廊道预应力管盖板的定位检测采用架设在廊道中心(圆心)的全站仪和吊线锤。不仅受施工进度影响,常常难以及时进行,而且费工费时。
[0003]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工作空间、不受其它施工进度影响、保证其它工序可以平行进展,准确高效完成预应力管盖板定位检测成为工程中的一道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工程施工难题,提出一种为实现斜管盖板定位检测方法典型基础的专用定位装置,从而可任意测站,准确高效测设定位数据的斜管盖板定位参数。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斜管盖板定位检测专用定位装置含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下表面延伸出外径与预应力管内径相配的底座套管,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延伸出与底座套管同轴的定长棱镜支撑杆,所述棱镜支撑杆的上端具有与棱镜插孔相配的定位凹陷。
[0006]进一步,所述棱镜支撑杆的上端具有环形定位凹陷。
[0007]再进一步,所述棱镜支撑杆的顶端具有倒角。
[0008]在此基础上,斜管盖板定位检测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09]第一步、制作将棱镜沿预应力管轴向固定在预应力管上方的专用定位装置;第二步、在以Xffl心、Yffl心为圆心坐标的环形廊道铺设预应力管盖板支撑面,该支撑面标高应保证预应力管盖板安置后高程符合盖板底中心设计高程(高程即Z坐标,误差控制在小于2_);
[0010]第三步、将以倾斜角a支撑预应力管的预应力管盖板吊装到设计方位角处,安置在支撑面上,并借助专用定位装置将棱镜安置在预应力管上方;
[0011]第四步、在现场任意通视的安全位置点架设全站仪,测量得到棱镜中心三维实测
坐标(X测,Y测,Z测);
[0012]第五步、计算出棱镜中心理论半径
[0013]理论半径=(棱镜中心实测高程Z3m—盖板底设计高程)Xtana +盖板底中心设计半径);[0014]第六步、换算棱镜中心实际半径和实际方位角
[0015]头际+径=SQRT( (X Hij —X 圆心)十(Y}则—Y 圆心));
[0016]实际方位角=arccos( (X#J—实际半径));
[0017]第七步:分别将棱镜中心的理论半径与实际半径以及设计方位与实际方位比较,得出误差值作为检测结果。
[0018]之后,根据误差值调整预应力管盖板的位置,再进行检测,直至误差小于允许偏差值。
[0019]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斜管盖板定位检查的难题奠定了基础,采用之后,不仅可以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从而为预应力管盖板实际位置的调整提供依据,而且架站灵活、测量方便,不占用其它施工工序的空间,有助于满足施工进度优化的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是核反应堆厂房的环形廊道预应力管及盖板分布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定位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4]【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
[0026]本实施例的反应堆厂房中心及环形廊道圆心相对预定坐标原点的坐标为(A7000,B3000),预应力管盖板底中心设计标高为-10.284、设计半径为18.25m,第50号预应力管的设计方位角36.6246°,预应力管与反应堆厂房中心在一个垂直面上,预应力管与预应力管盖板垂线成7.83°径向倾斜角。
[0027]应用斜管盖板定位检测方法参见图2至图4,包括以下步骤:
[0028]第一步、制作图2所示的专用定位装置,该装置含有圆形底座板3-2,该底座板3-2的下表面延伸出外径与预应力管2内径相配的底座套管3-1,底座板3-2的上表面延伸出与底座套管3-1同轴的定长棱镜支撑杆3-3,棱镜支撑杆3-3的上端具有与棱镜4插孔相配、可以使其稳定就位的环形定位凹陷3-4,棱镜支撑杆3-3的顶端具有便于插装棱镜的倒角;
[0029]第二步、在以X圆心=7000、Y圆心=3000 (A7000, B3000)为圆心坐标的环形廊道铺设预应力管盖板支撑面,该支撑面标高应保证预应力管盖板安置后高程符合盖板底中心(图3中6)设计高程(即Z坐标)-10.284误差控制在小于2mm ;
[0030]第三步、将通过三角支架5以倾斜角a =7.83°支撑预应力管2的预应力管盖板I吊装到设计方位角36.6246°处,安置在支撑面上,并如图3所示,将专用定位装置3的底座套管插入预应力管2上端,将棱镜4安置在专用定位装置3的棱镜支撑杆顶端;
[0031]第四步、在现场任意通视的安全位置点架设全站仪,测量得到棱镜中心三维实测坐标(X测=7014.8106,Y#J =3011.0050,Z测=-8.8430);
[0032]第五步、计算出棱镜中心理论半径
[0033]理论半径=(棱镜中心实测高程Z3m—盖板底设计高程)Xtan a +盖板底中心设计半径)=(-8.843+10.284) X tan(7.83。) +18.250=18.448,;
[0034]第六步、换算棱镜中心实际半径和实际方位角[0035]头际+径=SQRT ( (X测一X圆心)+ (Y测一Y圆心))
[0036]= SQRT ((7014.8106-7000) 2+(3011.0050-3000)2) = 18.452 ;
[0037]实际方位角=arccos ((X测一X _) /实际半径))
[0038]= arccos ((7014.8106-7000)/18.452 = 36.6156° ;
[0039]第七步:分别将棱镜中心的理论半径与实际半径以及设计方位与实际方位比较,得出误差值作为检测结果
[0040]半径偏差=实际半径-理论半径=(18.452-18.448) X 1000 = 4mm
[0041]方位角偏差=实际方位角-设计方位角=36.6156° -36.6246° = -0.009°
[0042]之后,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预应力管盖板位置,重复上面步骤检测,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0043]反复实践证明,本实施例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核反应堆厂房环形廊道建设中的定位难题,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0044]1、根据现场实际进行精确定位检测,与原有定位检查方法相比,提高了定位精度;
[0045]2、可以根据通视情况酌情任意架站,不要求架设在中心点,因此避免了施工工作面的占用,可以与其它工序平行进行,有利于施工进度的优化;
[0046]3、采用专用检测装置,定位十分可靠方便;
[0047]4、有效解决了空间立体斜管盖板的定位检测难题,应用灵活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斜管盖板定位检测专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下表面延伸出外径与预应力管内径相配的底座套管,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延伸出与底座套管同轴的定长棱镜支撑杆,所述棱镜支撑杆的上端具有与棱镜插孔相配的定位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管盖板定位检测专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支撑杆的上端具有环形定位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管盖板定位检测专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支撑杆的顶端具有倒角。
【文档编号】G01B21/00GK203489852SQ20132059949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单意志, 秦亚林, 钱伏华 申请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