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清肌酐检测试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0432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清肌酐检测试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清肌酐检测试剂,属于临床体外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试剂R1中通过加入γ-Fe2O3纳米粒子增强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及对底物的专一性,减少了抗坏血酸、尿酸、谷胱甘肽及胆红素等还原性物质的干扰,同时γ-Fe2O3纳米粒子还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与过氧化物酶共同作用有效地除去了内源性肌酸的干扰。此外,本发明采用N-乙基-N-(2-羟基-3-磺丙基)-3-甲基苯胺钠盐(TOOS)为色原,试剂更加稳定,分析灵敏度高。试剂R1中还加入了脂肪酶和脂蛋白脂酶等物质,可有效去除脂浊的影响,因而本发明试剂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专利说明】-种血清肌酐检测试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临床测定血清中肌酐含量的检测试剂,属于临床体外检测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血清肌酐(Cr),也称血肌酐,一般认为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 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 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 通过肾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 尿量影响。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血清肌酐升高意味着 肾功能的损害。血清肌酐测定在临床上对于因肾小球高度病变而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肾炎 等肾脏疾病以及尿毒症的诊断治疗、观察都是一种必需的临床生化检查项目。
[0003] 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肌酐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属化学测定法的 碱性苦味酸速率法(Jaffe速率法),另一类是酶学测定法。目前临床上肌酐的测定多采用 不去蛋白的Jaffe苦味酸速率法,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排除一些药物如维生素C、 头孢类抗菌素及体内一些代谢物质如丙酮酸等对测定产生的干扰,常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 增高;此外,样本中高红素及乳糜血的存在,也造成肌酐测定值降低。而酶促动力学法测定 肌酐,基本上排除了这类物质的干扰,使肌酐的测定结果更趋于真值。市场上现有的酶法肌 酐测定试剂,其抗干扰能力不强、精密度和准确度不高,检测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稳 定性好、准确度高的肌酐酶法检测试剂。
[0005]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第一步:去除内源肌酸的干扰

【权利要求】
1. 一种血清肌酐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试剂R1、试剂R2 ;所述试剂R1组成为: Tris 缓冲液(pH7. 8) l〇-45mmol/L 肌酸酶 2-18KU/L 肌氨酸氧化酶 6-15KU/L 抗坏血酸氧化酶 1-15KU/L 脂肪酶 1-10KU/L 脂蛋白脂酶 1-10KU/L 胆红素氧化酶 1-10KU/L 纳米粒子 10_50mmol/L TOOS 0.1-0. 6mmol/L 4_氨基安替比林 0. 1-0. 4mmol/L 亚铁氰化钾 10-20 iimol/L BSA 0.l-3g/L 鹿糖 5-20g/L 过氧化物酶 1. 5-3KU/L 吐温-20 0. 8-1. 5g/L 叠氮钠 l_3g/L ; 试剂R2组成为: Tris 缓冲液(pH7. 8) l〇-45mmol/L 肌酐酶 55-80KU/L BSA 0. 5-3g/L 鹿糖 5-20g/L 吐温-20 0. 8-1. 5g/L 叠氮钠 l-3g/L。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清肌酐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为Y_Fe203纳 米粒子,其粒径大小为3_50n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清肌酐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R1中各组分为: Tris 缓冲液(pH7. 8) 40mmol/L 肌酸酶 16KU/L 肌氨酸氧化酶 8KU/L 抗坏血酸氧化酶 5KU/L 脂肪酶 4KU/L 脂蛋白脂酶 5KU/L 胆红素氧化酶 3KU/L 纳米粒子 40mmo1 /T, TOOS 0.4mmol/L 4_氨基安替比林 0. 13mmol/L 亚铁氰化钾 20iimol/L BSA lg/L 蔗糖 l〇g/L 过氧化物酶 2KU/L 吐温-20 lg/L 叠氮钠 1. 5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清肌酐的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R2中各组分 为: Tris 缓冲液(pH7. 8) 40mmol/L 肌酐酶 60KU/L BSA lg/L 蔗糖 l〇g/L 吐温-20 lg/L 叠氮钠 1. 5g/L。
【文档编号】G01N33/70GK104459164SQ20141069775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谭柏清, 李志明, 甘宜梧, 王绮, 李静, 谢清华, 赵新 申请人: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