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49564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包括找平盖,找平盖上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中心轴线到找平盖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找平盖的外径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圆形通孔的正上方同心设有圆锥形漏斗;找平盖的下表面上设有圆弧形的定位部件,定位部件的内边缘到找平盖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混凝土圆柱形试模的开口端面的外径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精简,生产成本低;圆形通孔及圆锥形漏斗的设计既方便加入水泥净浆,也有利于排除气泡,使得找平层的端面非常平整且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纵轴线相垂直;定位部件的设计便于找平盖和混凝土圆柱形试模之间的定位,方便操作,提高找平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找平装置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国家标准《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附录A指出: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制作过程中,当分3层浇注混凝土并振实后,混凝土的上表面稍低于试模顶面I?2mm。试件的端面找平层处理方法为:拆模前当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清除上表面浮浆,并用干布吸去表面水,抹上同配比的水泥净浆,用压板均匀地盖在试模顶部。找平层水泥净浆的厚度要尽量薄并与试件的纵轴线相垂直;为了防止压板与水泥将粘固,在压板的下面垫上结实的薄纸;找平处理后的端面应与试件的纵轴相垂直;端面的平面度公差应不大于0.1mm。
[0003]上述标准中给出的找平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是太方便:一般情况下,用于找平层的同配比水泥净浆流动性较大,当试件放置于不平整的地面上时,水泥净浆会向较低的一侧流动;即使采用垫上薄纸的玻璃板进行控制,也难以避免在表面形成气泡,从而导致试件上端面不平整,直接影响混凝土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0004]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精简、使用方便且找平效果好的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使用方便且找平效果好的用于圆柱体试件端面的找平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包括厚度为2-5_的找平盖;
[0007]所述找平盖使用时在水平面上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上设有直径为8_12mm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中心轴线到所述找平盖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所述找平盖的外径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0008]所述圆形通孔的正上方同心设有圆锥形漏斗,所述圆锥形漏斗的最下端设置在所述找平盖的上表面上;所述圆锥形漏斗的高度为20-40mm,其最下端的内径为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的1.0-1.2倍,其最上端的内径为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的1.5-3.0倍;
[0009]所述找平盖的下表面上设有厚度为2_3mm的圆弧形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的高度为5-8_,所述定位部件的内边缘到所述找平盖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混凝土圆柱形试模的开口端面的外径的二分之一。
[0010]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定位部件的高度为6mm,其长度为所述找平盖上所述定位部件所处位置圆弧的长度的八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0011]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定位部件的长度为所述找平盖上其所处位置圆弧的长度的四分之一。
[0012]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圆锥形漏斗的高度为30mm,其最下端的内径为所述圆形通孔直径的1.0倍,其最上端的内径为所述圆形通孔直径的3.0倍。
[0013]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圆形通孔的中心轴线到所述找平盖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所述找平盖的外径的四分之一。
[0014]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找平盖的上表面上还设有手持部件,所述手持部件与所述圆锥形漏斗相对设置,且所述手持部件的中心轴线到所述找平盖的边缘的最小距离为所述找平盖的外径的六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0015]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持部件的形状为球形或蘑菇形,且其中心轴线到所述找平盖的边缘的最小距离为所述找平盖的外径的四分之一。
[0016]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找平盖的材质为透明的硬质塑料板。
[00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I)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包括找平盖,找平盖上设有定位部件、圆形通孔以及圆锥形漏斗,整体结构精简,生产成本低;圆形通孔以及圆锥形漏斗的设计便于加入找平层的水泥净浆,同时又能把气泡消除,使得找平层中既无气泡又能使其表面达到很好的平整度,且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纵轴线相垂直;定位部件的设计便于找平盖和混凝土圆柱形试模之间的定位,既便于操作又能提高精准度,提高找平效果O
[0019](2)本实用新型中定位部件的高度以及长度的尺寸设计,既具有美观效果,同时又能起到很好的定位效果。
[0020](3)本实用新型中圆锥形漏斗的高度、最下端的内径以及最上端的内径的尺寸选择,便于加入找平层净浆,且便于把气泡消除,提高找平效果。
[0021](4)本实用新型中圆形通孔的中心轴线到找平盖的中心轴线的距离的设计,便于找平层净浆灌入后能均匀地扩散,提高找平层的质量。
[0022](5)本实用新型中找平盖上表面上还设有手持部件,便于移动或打开找平盖,方便操作;找平盖的形状采用球形或蘑菇形,结构美观,同时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伤手,安全性高。
[0023](6)本实用新型中找平盖的材质为透明的硬质塑料板,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找平过程中的状态,提高找平效果。
[002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找平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中找平盖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1]实施例1:
[0032]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与混凝土圆柱形试模11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详见图1。
[0033]所述混凝土圆柱形试模1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柱体试模,其内径d为100-200mm, 一般为100mm、150mm、200mm三种尺寸,其高度为内径的2倍左右,所述混凝土圆柱形试模11的内径与所生产出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直径相同;所述找平盖12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圆柱形试模11的开口处。
[003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详见图1、图
2、图3以及图4,具体包括厚度为2-5mm的找平盖12,所述找平盖12使用时在水平面上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上设有直径为8-12_的圆形通孔121,所述圆形通孔121的中心轴线到所述找平盖12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dl为所述找平盖12的外径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最好是四分之一,便于找平层净浆灌入后能均匀地扩散,使得找平层均匀,提高找平效果。
[0035]所述圆形通孔121的正上方同心设有圆锥形漏斗122,所述圆锥形漏斗122的最下端设置在所述找平盖12的上表面上,所述圆锥形漏斗122的高度hi为20-40mm,最好是30mm,其最下端的内径d2为所述圆形通孔121直径的1.0-1.2倍,最好是1.0倍,其最上端的内径d3为所述圆形通孔121直径的1.5-3.0倍,最好是3.0倍,便于找平层净浆从圆锥形漏斗以及圆形通孔处灌入,同时又能将找平层内的气泡消除,提高找平效果。
[0036]所述找平盖12的下表面上设有厚度d4为2_3mm的圆弧形的定位部件123,所述定位部件123的高度h为5-8_,最好是6_ ;其长度为所述找平盖上所述定位部件所处位置圆弧的长度的八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最好是四分之一;所述定位部件123的内边缘到所述找平盖12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混凝土圆柱形试模的开口端面的外径的二分之一,定位部件的设计便于找平盖和混凝土圆柱形试模之间的定位,既便于操作又能提高精准度,提闻找平效果。
[0037]所述找平盖12的上表面上还设有手持部件124,所述手持部件124与所述圆锥形漏斗122相对设置,且所述手持部件124到所述找平盖1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d5为所述找平盖12的外径的六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最好是四分之一,手持部件的设计,便于移动或选择找平盖,方便操作;所述手持部件124的形状为球形或蘑菇形,结构美观,同时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伤手,安全性高。
[0038]所述找平盖12的材质为透明的硬质塑料板,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整个找平过程,提高找平效果。
[0039]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进行找平时,具体操作如下:(I)在找平盖12的下表面稍稍抹油,将其放置在混凝土圆柱形试模11的开口端面上,并使找平盖12与试模紧密接触;(2)将制作找平层的水泥净浆由圆锥形漏斗经圆形通孔流至试模11中已经成型的混凝土圆柱形试件的上端面上,并通过透明的找平盖观察情况;(3)待注入一定量的水泥净浆后,为了消除气泡,可借助定位部件适当地旋转找平盖,或轻轻敲击找平盖,以使净浆均匀地覆盖整个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上端面;(4)当水泥净浆完全填满试件端面后,继续施压片刻,然后沿水平方向往一侧轻轻拖动并取下找平盖,找平工作结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进行找平处理后的圆柱体试件端面非常平整,且能保证找平层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纵轴相垂直,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找平效果,实用性强。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为2-5_的找平盖(12); 所述找平盖(12)使用时在水平面上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上设有直径为8-12mm的圆形通孔(121),所述圆形通孔(121)的中心轴线到所述找平盖(12)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dl)为所述找平盖(12)的外径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所述圆形通孔(121)的正上方同心设有圆锥形漏斗(122),所述圆锥形漏斗(122)的最下端设置在所述找平盖(12)的上表面上;所述圆锥形漏斗(122)的高度(hi)为20-40mm,其最下端的内径(d2)为所述圆形通孔(121)直径的1.0-1.2倍,其最上端的内径(d3)为所述圆形通孔(121)直径的1.5-3.0倍; 所述找平盖(12)的下表面上设有厚度(d4)为2-3mm的圆弧形的定位部件(123),所述定位部件(123)的高度(h)为5-8mm,所述定位部件(123)的内边缘到所述找平盖(12)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为混凝土圆柱形试模开口端面的外径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123)的高度(h)为6mm,其长度为所述找平盖(12)上所述定位部件(123)所处位置圆弧的长度的八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123)的长度为所述找平盖(12)上其所处位置圆弧的长度的四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漏斗(122)的高度(hi)为30mm,其最下端的内径(d2)为所述圆形通孔(121)直径的1.0倍,其最上端的内径(d3)为所述圆形通孔(121)直径的3.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121)的中心轴线到所述找平盖(12)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dl)为所述找平盖(12)的外径的四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盖(12)的上表面上还设有手持部件(124),所述手持部件(124)与所述圆锥形漏斗(122)相对设置,且所述手持部件(124)的中心轴线到所述找平盖(1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d5)为所述找平盖(12)的外径的六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件(124)的形状为球形或蘑菇形,且其中心轴线到所述找平盖(12)的边缘的最小距离(d5)为所述找平盖(12)的外径的四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端面找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盖(12)的材质为透明的硬质塑料板。
【文档编号】G01N1/28GK203738964SQ201420119251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7日
【发明者】袁健, 李子文, 王兴, 徐泰军, 许洛宾 申请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