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梁后桥多通道道路模拟试验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5037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扭转梁后桥多通道道路模拟试验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反力架的试验方式因夹具刚度大、未受到整车的惯性反力及未考虑车身的变形量和刚度等因素而同整车装夹的惯性反力试验状态相比效率和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扭转梁后桥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包括对称的左右侧车身模拟夹具,其可通过不同材料和/或外形尺寸的连接杆连接在一起。该夹具还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特征:配重安装柱,用于安装不同的配重以模拟簧上质量;滑动轴承和滑动导向柱及其支架,用于模拟车身的上下浮动和/或侧倾运动;以及减震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减震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纵置碟簧和弹簧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用于模拟车身连接时的刚度。
【专利说明】扭转梁后桥多通道道路模拟试验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转梁后桥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0002]扭转梁后桥的多通道道路模拟试验通常通过例如安装于轮中心的车轮力传感器来进行。试验设备对后桥进行加载,以例如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路面对于车轮中心施加的6个力和力矩。当试验台架车轮力传感器测得的力和力矩同道路上测得的数据相吻合,就认为试验台架复现后桥在道路上的受载。
[0003]通常,此种试验扭转梁后桥的装夹有两种方式:采用固定于地面的试验夹具装夹的固定反力架、和采用整车装夹的惯性反力试验方式。
[0004]对于无法进行整车装夹的样件,只能采用固定反力架的试验方式。此种试验方式通常有例如以下的缺点:
[0005](I)在后桥同试验夹具的连接点,试验夹具通常刚度非常大,同实际整车状态不同。
[0006](2)后桥在整车状态下,所受的载荷是整车的惯性反力,此种试验方式同整车试验状态明显不同。
[0007](3)固定反力架没有考虑车身的变形量和刚度,同整车试验状态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反力架的试验方式因夹具刚度大、未受到整车的惯性反力及未考虑车身的变形量和刚度等因素而同整车装夹的惯性反力试验状态相比效率和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9]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包括:左侧车身模拟夹具;右侧车身模拟夹具,其与所述左侧车身模拟夹具对称;以及在扭转梁后桥与车身的连接点处的一组碟簧,所述一组碟簧能对刚度进行调整,以用于模拟实际车身连接时的刚度。
[0010]在一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中的所述一组碟簧包括以下至少一者:减震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减震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纵置碟簧;以及弹簧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
[0011]在另一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进一步包括连接杆,其将所述左侧车身模拟夹具与所述右侧车身模拟夹具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连接杆能通过材料和/或外形和/或尺寸的变化来适应不同的车身刚度。
[0012]在又一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进一步包括配重安装柱,其用于安装配重以模拟簧上质量。在一示例中,所述配重可根据不同的车型来确定。
[0013]在再一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进一步包括滑动导向柱;以及滑动轴承,其中所述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通过所述滑动轴承在所述滑动导向柱上进行上下浮动。在一示例中,该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还可进一步包括滑动导向柱支架,其中所述滑动导向柱还能围绕所述滑动导向柱支架转动以模拟车身的侧倾运动。
[0014]此外在一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进一步包括T型槽底板,其用于固定在试验系统的安装平台上,以便于试验设备的工作。
[0015]该试验夹具可以完善扭转梁后桥多通道道路模拟试验的手段,提供一种对试验样件更为合理的装夹状态,弥补了固定反力架试验方式的不足。可以提高对扭转梁后桥多通道道路模拟试验的精度。同时该试验方式得出的试验结果同整车的道路试验和整车的台架道路模拟试验结果具有更好的可比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和试验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0017]图1示出了示例性的变刚度浮动车身夹具组成;
[0018]图2是示例性的右侧车身模拟夹具组成图;
[0019]图3是示例性的减振器支架组成图;
[0020]图4是示例性的弹簧支座组成图;以及
[0021]图5是示例性的滑柱组成图。
[0022]1、T型槽底板2、滑动导向柱支架3、悬架连接臂4、悬架弹簧连接板5、弹簧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6、L形碟型弹簧压板7、纵置碟型弹簧压板8、减震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纵置碟簧9、U型糟角度调整架10、连接支撑板11、轴承座连接板12、滑动轴承座13、滑动导向柱14、配重安装柱15、角度调整板构成16、减震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17、减震器连接板18、U型连接板19、滑动轴承压盖20、滑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4]图1示出了示例性的变刚度浮动车身夹具组成。如从图中可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变刚度浮动车身夹具100可包括但不限于左侧车身模拟夹具101、与之对称的右侧车身模拟夹具102、以及左右车身模拟夹具连接杆103。连接杆可以通过例如材料和外形尺寸等变化以适应不同的车身刚度。举例而言,可以使用不同材料和/或不同外形和/或不同尺寸的连接杆。
[0025]图2进一步示出了例如图1的变刚度浮动车身夹具中的右侧车身模拟夹具的示例性组成。如从图中可见,该示例性右侧车身模拟夹具可包括但不限于例如:τ型槽底板1,其可固定在试验系统的安装平台上,便于试验设备的工作;滑动导向柱支架2,用于固定并支撑滑动导向柱13 ;悬架连接臂3 ;悬架弹簧连接板4 ;弹簧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5 ;L型碟型弹簧压板6 ;纵置碟型弹簧压板7 ;减振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纵置碟簧8 ;U型槽角度调整架9 ;连接支撑板10 ;轴承座连接板11 ;滑动轴承座12 ;滑动导向柱13 ;配重安装柱14,其可根据不同的车型安装不同的配重,以模拟簧上质量。
[0026]图3示出了示例性的减振器支架。如从图中可见,该示例性减振器支架可包括但不限于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纵置碟型弹簧压板7、以及U型槽架调整架9。该示例性减振器支架还包括但不限于例如:角度调整板构成15 ;减振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16 ;以及减振器连接板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在扭转梁后桥同车身的连接点处,可通过结合附图2和3描述的弹簧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5、减振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纵置碟簧8和/或减振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16等一组碟型弹簧来模拟车身的刚度。例如,这一组碟簧可对刚度进行调整,以模拟实际车身连接时的刚度。
[0027]图4示出了示例性的弹簧支座。如从图中可见,该示例性弹簧支座可包括但不限于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悬架弹簧连接板4 ;弹簧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5 ;以及L型碟型弹簧压板6。
[0028]图5示出了示例性的滑柱组成。如从图中可见,该示例性滑柱组成可包括但不限于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轴承座连接板11以及滑动轴承座12。注意,图2示出的是示例性的右侧车身模拟夹具,而图5示出的则是与之对称的左侧车身模拟夹具上的对应部件。图5的该示例性滑柱组成还可包括但不限于例如:U型连接板18 ;滑动轴承盖19 ;以及滑动轴承20。在此示例性的滑柱组成中,车身模拟夹具可通过滑动轴承20在滑动导向柱13上进行的上下浮动。在此示例性的滑柱组成中,滑动导向柱13可围绕滑动导向柱支架2转动从而模拟车身的侧倾运动。
[0029]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基础上,可以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0030]例如,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公开后能够明了的,并非以上所描述的所有特征都是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所必须的。限于篇幅, 申请人:并未罗列包括前述特征的任何子集并且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所有实施例,但它们均是已设想到的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在以上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现有技术中公知的特征、组件和结构等未进行详细说明书以避免使本使用新型的特征不明朗。
[0031]本实用新型虽然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包括: 左侧车身模拟夹具; 右侧车身模拟夹具,其与所述左侧车身模拟夹具对称;以及 在扭转梁后桥与车身的连接点处的一组碟簧,所述一组碟簧能对刚度进行调整,以用于模拟实际车身连接时的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碟簧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减震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 减震器连接点虚拟车身纵置碟簧;以及 弹簧连接点虚拟车身碟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连接杆,其将所述左侧车身模拟夹具与所述右侧车身模拟夹具连接在一起,其中 所述连接杆能通过材料和/或外形和/或尺寸的变化来适应不同的车身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配重安装柱,其用于安装配重以模拟簧上质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根据不同的车型来确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滑动导向柱;以及 滑动轴承,其中 所述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通过所述滑动轴承在所述滑动导向柱上进行上下浮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滑动导向柱支架,其中 所述滑动导向柱还能围绕所述滑动导向柱支架转动以模拟车身的侧倾运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刚度浮动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T型槽底板,其用于固定在试验系统的安装平台上,以便于试验设备的工作。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3811385SQ201420135624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林阳, 高大威, 郑松林 申请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