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探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392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探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菲尼尔透镜和支架、电路板、下壳,所述上壳的外形为长圆形,其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弧面部以及四周设置有凸缘,所述弧面部中部开有纵向幕帘透孔;所述菲尼尔透镜的形状与大小与所述纵向幕帘透孔相配合,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纵向幕帘透孔处;所述上壳设置有第一固定边,所述下壳设置有第二固定边,所述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并形成空腔,所述菲尼尔透镜和支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下壳底壁上设置有探测器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便于手持、安装以及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占用空间较小,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红外探测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安防领域的红外探测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安防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安防产品的外观、安装方式、性价比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安防领域的探测器往往只能作为一种特有、独立的产品使用。
[0003]当前,在产品安装上,基本采用了安装支架连接预先预留于墙体内的86安装盒,再连接探测器的方式,先要将安装支架安装到86安装盒上,然后再把探测器打开,取下电路板,将底壳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并且需要将探测器底壳打穿将连接线穿过底壳,接到接线柱上,再将电路板固定到底壳上,盖上探测器上壳,整个安装过程非常繁琐。针对上述问题,专利CN202710099U公开了一种可以采用壁挂安装的探测器,壁挂式探测器大大简化了产品的安装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人们对壁挂式探测器的需求越来越多,如进一步提高便于安装性等。
[0004]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红外探测器。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探测器,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000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探测器,其悬挂于安装支架上使用或单独使用,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菲尼尔透镜和支架、电路板、下壳,所述上壳的外形为长圆形,其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弧面部以及四周设置有凸缘,所述弧面部中部开有纵向幕帘透孔;所述菲尼尔透镜的形状与大小与所述纵向幕帘透孔相配合,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纵向幕帘透孔处;所述上壳设置有第一固定边,所述下壳设置有第二固定边,所述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并形成空腔,所述菲尼尔透镜和支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下壳底壁上设置有探测器连接结构。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提供了一种红外探测器的具体结构,该具体结构便于手持、安装以及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占用空间较小,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连接结构,包括所述下壳上设置的第一固定孔和线缆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为方形孔,其用于将所述红外探测器固定于安装支架上,所述线缆通孔用于连接所述空腔内外的线缆通过;或者,包括所述下壳上设置的插接孔,所述电路板包括探测器电路和插接电路,所述插接电路包括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所述插接孔的位置相配合,其用于与外部支架插接。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提供了两种连接结构,拓展了红外探测器的应用范围,便于产品在产业上进行推广。
[0010]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头底部帖有接触帖片,所述外部支架具有接触弹片模块接口,所述接触帖片与所述接触弹片模块紧密配合。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接插头的具体结构,利用该结构,可实现红外探测器与外部支架的稳固连接,并且安装拆卸方便。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下壳形状及大小与所述上壳形状及大小相配合,所述上壳与下壳扣合连接或者卡合连接。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上壳与下壳的具体连接结构,且使得上壳和下壳设计美观、整体性较强,便于推广和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a ;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b ;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c ;
[0017]图中,1-上壳,11-弧面部,12-纵向幕帘透孔,13-凸缘,2_菲尼尔透镜,3_支架,4-电路板,5-下壳,6-第一固定孔,7-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红外探测器,其悬挂于安装支架上使用或单独使用,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菲尼尔透镜和支架、电路板、下壳,所述上壳的外形为长圆形,其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弧面部以及四周设置有凸缘,所述弧面部中部开有纵向幕帘透孔;所述菲尼尔透镜的形状与大小与所述纵向幕帘透孔相配合,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纵向幕帘透孔处;所述上壳设置有第一固定边,所述下壳设置有第二固定边,所述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并形成空腔,所述菲尼尔透镜和支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下壳底壁上设置有探测器连接结构。
[0020]上述提供了一种红外探测器的具体结构,该具体结构便于手持、安装以及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占用空间较小,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满意度,加强红外探测器的推广和应用,可将上壳和下壳的形状以及大小设计为与人手形状及大小相适应,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用户满意度。
[0021]在实际应用中,红外探测器可能直接安装在连接物,如墙上,或者,安装在其他的支架上,所述探测器连接结构,包括所述下壳上设置的第一固定孔和线缆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为方形孔,其用于将所述红外探测器固定于安装支架上,所述线缆通孔用于连接所述空腔内外的线缆通过;或者,包括所述下壳上设置的插接孔,所述电路板包括探测器电路和插接电路,所述插接电路包括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所述插接孔的位置相配合,其用于与外部支架插接。
[0022]所述插接头底部帖有接触帖片,所述外部支架具有接触弹片模块,所述接触帖片与所述接触弹片模块紧密配合。上述外部支架可以包括连接头,连接头包括卡座与卡套,所述卡套的上端设置有电路板连接孔,所述卡套与所述卡座围成的空间内固定有小电路板,所述小电路板的外部接触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孔相配合,所述小电路板采用接触弹片模块,利用弹片的回弹特性与卡扣的锁紧性使所述安装支架与上述探测器接插孔密切配合、靶向连接。
[0023]所述插接头可以包括两个电源线引脚、两个信号线引脚以及两个方拆线引脚。
[0024]上述设置的连接结构,红外探测器与安装支架的连接,并非通过线缆直接连接,而是通过插接端插接,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布线,提高了安全性,使得红外探测器整体上也更加美观。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上壳与下壳的具体连接结构,可将所述下壳形状及大小与所述上壳形状及大小相配合,所述上壳与下壳扣合连接或者卡合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上壳和下壳设计美观、整体性较强,便于推广和应用。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红外探测器,其悬挂于安装支架上使用或单独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壳、菲尼尔透镜和支架、电路板、下壳,所述上壳的外形为长圆形,其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弧面部以及四周设置有凸缘,所述弧面部中部开有纵向幕帘透孔;所述菲尼尔透镜的形状与大小与所述纵向幕帘透孔相配合,并通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纵向幕帘透孔处;所述上壳设置有第一固定边,所述下壳设置有第二固定边,所述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并形成空腔,所述菲尼尔透镜和支架、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下壳底壁上设置有探测器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连接结构,包括所述下壳上设置的第一固定孔和线缆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为方形孔,其用于将所述红外探测器固定于安装支架上,所述线缆通孔用于连接所述空腔内外的线缆通过;或者,包括所述下壳上设置的插接孔,所述电路板包括探测器电路和插接电路,所述插接电路包括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所述插接孔的位置相配合,其用于与外部支架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底部帖有接触帖片,所述外部支架具有接触弹片模块,所述接触帖片与所述接触弹片模块紧密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形状及大小与所述上壳形状及大小相配合,所述上壳与下壳扣合连接或者卡合连接。
【文档编号】G01J5/04GK204007874SQ20142040550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刘勇 申请人:天津平安宜居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