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极靴零件的挑选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7196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毫米波极靴零件的挑选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毫米波极靴零件的挑选工装,包括谐振工装、矢量网络分析仪、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所述信号传输工装由信号传输波导组成,并通过连接波导7、转接波导8、波导转接头9与矢量网络分析仪相连22,所述固定收紧工装由螺杆10、压缩弹簧11、上盖板12、扳手13、下底板14、固定板15、上外壳16、下外壳17、滑道18、螺钉19组成。本设计通过对信号传输工装和固定收紧工装的改进实现了对毫米波极靴零件的精确检测,解决了普通挑选工装检测准确度不高和一致性不好的问题。通过改进信号传输工装和固定收紧工装提高检测准确度和一致性,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毫米波极靴零件的挑选工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设计涉及毫米波极靴零件的挑选工装,属于波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大功率行波管的慢波系统多采用耦合腔慢波结构,其中休斯型慢波结构在耦合腔 行波管中应用最为广泛。由于毫米波行波管的零件公差一般都在微米的量级,所以为了零 件的加工制造更加方便,将耦合腔零件进行简化处理,分解为腔环和腔片的结构。将极靴结 构进行简化虽然可以降低零件的加工难度,但是由于零件尺寸很小,且零件的公差都在微 米量级,给零件的检测带来较大的困难。
[0003] 其次,由于毫米波波长小,对零件尺寸的一致性要求很高,零件尺寸不一致很容易 使传输波产生反射,影响慢波的匹配情况,使慢波产生自激振荡。而传统挑选工装的检测手 段已不能满足零件一致性精度的要求。
[0004]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传统的挑选工装已经无法达到毫米波极靴零件的检测要求。 必须设计新的挑选工装对毫米波极靴零件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毫米波极靴零件的挑选工装。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0007] -种毫米波极靴零件的挑选工装,包括谐振工装、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述谐振工装 由底板(2)、盖板(3)、挡板组成(4),在底板⑵和盖板⑶上留有供信号输入输出的耦合 窗(5),极靴零件(1)装入谐振工装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谐振工装并与矢量网络分 析仪连接的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所述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设有固定板(15),固 定板(15)上设有下底板(14),下底板(14)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15)上,下底板(14)上 设有下外壳(17),下外壳(17)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底板(14)上,在下外壳(14)外设有滑道 (18),滑道(18)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底板(14)上,滑道(18)上设有两个信号传输波导(6), 其中下面的信号传输波导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外壳(17)上,上面的信号传输波导可沿滑道 上下移动,并通过螺栓和上外壳(16)相连,两个信号传输波导(6)设有信号耦合口(20), 传输波导(6)上设有连接波导(7),连接波导(7)通过螺栓固定在传输波导(6)上,连接波 导(7)上设有转接波导(8),转接波导(8)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波导(7)上,转接波导(8) 设有波导转接头(9),波导转接头(9)通过螺栓固定在转接波导(8)上,上外壳(16)和下 外壳(17)各开一个口用于波导转接头(9)与矢量网络分析仪(22)相连,上盖板(12)通 过螺栓固定在滑道(18)上,螺杆(10)和上盖板(12)螺旋连接并构成螺旋机构,压缩弹簧 (11)两端为平面结构,置于上盖板(12)和上外壳(16)之间,压缩弹簧(11)上平面与上盖 板(12)接触,下平面与设置于上外壳(16)内径横板接触,使压缩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 螺杆(10)通过上外壳(16)内径横板的圆孔延伸至横板背面,圆孔直径大于螺杆(10)直 径,螺杆头的直径大于圆孔直径,保证螺杆(10)可以承受压缩弹簧(12)的压力。扳手(13) 通过螺钉(19)固定在螺杆(10)上,顺时针转动扳手(13),螺杆(10)跟着扳手(13) -起顺 时针转动,由于上盖板(12)固定不动,所以螺杆(10)同时会向下移动,此时压缩弹簧(11) 的弹力得到释放并带动上外壳(16)和上面的传输波导(6) -起向下移动并压紧谐振工装。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信号传输工装和固定收紧工装的改进实现了对毫米 波极靴零件的精确检测,解决了普通挑选工装检测准确度不高和一致性不好的问题。通过 改进信号传输工装和固定收紧工装提高检测准确度和一致性,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检测 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谐振工装示意图;
[0010] 图2传统的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示意图;
[0011] 图3本实用新型的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主视图的剖面图;
[00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主视图的左视图;
[0013] 图5极靴零件挑选操作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设计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 如图1-5所示,一种毫米波极靴零件的挑选工装,包括谐振工装、矢量网络分析 仪,所述谐振工装由底板(2)、盖板(3)、挡板组成(4),在底板(2)和盖板(3)上留有供信 号输入输出的耦合窗(5),极靴零件(1)装入谐振工装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谐振工 装并与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的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所述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设 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上设有下底板(14),下底板(14)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15) 上,下底板(14)上设有下外壳(17),下外壳(17)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底板(14)上,在下外壳 (14)外设有滑道(18),滑道(18)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底板(14)上,滑道(18)上设有两个信 号传输波导(6),其中下面的信号传输波导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外壳(17)上,上面的信号传 输波导可沿滑道上下移动,并通过螺栓和上外壳(16)相连,两个信号传输波导(6)设有信 号耦合口(20),传输波导(6)上设有连接波导(7),连接波导(7)通过螺栓固定在传输波导 (6)上,连接波导(7)上设有转接波导(8),转接波导(8)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波导(7)上, 转接波导(8)设有波导转接头(9),波导转接头(9)通过螺栓固定在转接波导(8)上,上外 壳(16)和下外壳(17)各开一个口用于波导转接头(9)与矢量网络分析仪(22)相连,上盖 板(12)通过螺栓固定在滑道(18)上,螺杆(10)和上盖板(12)螺旋连接并构成螺旋机构, 压缩弹簧(11)两端为平面结构,置于上盖板(12)和上外壳(16)之间,压缩弹簧(11)上平 面与上盖板(12)接触,下平面与设置于上外壳(16)内径横板接触,使压缩弹簧(11)处于 压缩状态,螺杆(10)通过上外壳(16)内径横板的圆孔延伸至横板背面,圆孔直径大于螺杆 (10)直径,螺杆头的直径大于圆孔直径,保证螺杆(10)可以承受压缩弹簧(12)的压力。扳 手(13)通过螺钉(19)固定在螺杆(10)上,顺时针转动扳手(13),螺杆(10)跟着扳手(13) 一起顺时针转动,由于上盖板(12)固定不动,所以螺杆(10)同时会向下移动,此时压缩弹 簧(11)的弹力得到释放并带动上外壳(16)和上面的传输波导(6) -起向下移动并压紧谐 振工装。
[0016] 本实用新型方法基于以下理解:传统的信号传输工装的信号传输通道是弯的(如 图2所示),信号输入\输出口与信号耦合口成90°夹角,造成了毫米波信号的传输损失, 影响了毫米波信号在通道内的传输,从而造成了检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因此可设计直的 传输通道来减小毫米波信号的传输损失。此外,传统的信号传输工装的输入部分是固定不 动的,而输出部分是可上下移动的,传统的固定收紧工装通过螺旋机构带动输出部分向上 移动来夹紧谐振工装(如图1所示),同时输出部分的底部有一圆球通过弹簧顶住输出部分 达到夹紧的目的。由于输出部分底部通过点接触夹紧谐振工装且整个固定收紧工装的加工 精度不高造成了收紧后会出现夹偏夹歪的情况,从而导致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并且多次 检测会出现一致性不好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重新设计固定收紧工装,将点接触夹紧 改为面接触夹紧,同时提高工装零件的加工精度,保证输出部分在收紧的过程中不会出现 夹偏夹歪的问题。
[0017] 基于以上理解,提出了一种新型毫米波行波管极靴零件的挑选工装,重新设计了 信号传输工装和固定收紧工装,保证了检测准确度和一致性。挑选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3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
[0019] (1)将矢量网络分析仪22连接到波导转接头9上,组成信号传输与分析系统。
[0020] (2)将极靴零件1装入谐振工装21,盖上盖板3,如图1所示。
[0021] (3)将装好零件的谐振工装21放入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中,谐振工装1中的 親合窗5与信号親合口 20親合,如图5所不。
[0022] (4)顺时针转动扳手13,螺杆10跟着扳手13 -起顺时针转动,由于上盖板12固 定不动,所以螺杆10同时会向下移动,此时压缩弹簧11的弹力得到释放并带动上外壳16 和上面的传输波导6 -起向下移动并压紧谐振工装,保证底板2、盖板3、极靴零件1的接触 面间没有缝隙。
[0023] (5)将矢量网络分析仪打开,将得到两个谐振频率//和/〗,记下两个频率点的值。
[0024] (6)将极靴零件1取出,翻转180度后放入谐振工装重新测量,得到两个谐振频率 //和^。记下两个频率点的值。
[0025] 数据处理方法:
[0026] 根据公式

【权利要求】
1. 一种毫米波极靴零件的挑选工装,包括谐振工装、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述谐振工装 由底板(2)、盖板(3)、挡板组成(4),在底板(2)和盖板(3)上留有供信号输入输出的禪合 窗(5),极靴零件(1)装入谐振工装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谐振工装并与矢量网络分 析仪连接的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所述信号传输和固定收紧工装设有固定板(15),固 定板(15)上设有下底板(14),下底板(14)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15)上,下底板(14)上 设有下外壳(17),下外壳(17)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底板(14)上,在下外壳(14)外设有滑道 (18),滑道(18)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底板(14)上,滑道(18)上设有两个信号传输波导(6), 其中下面的信号传输波导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外壳(17)上,上面的信号传输波导可沿滑道上 下移动,并通过螺栓和上外壳(16)相连,两个信号传输波导(6)设有信号禪合口(20),传输 波导(6)上设有连接波导(7),连接波导(7)通过螺栓固定在传输波导(6)上,连接波导(7) 上设有转接波导(8),转接波导(8)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波导(7)上,转接波导(8)设有波导 转接头(9),波导转接头(9)通过螺栓固定在转接波导(8)上,上外壳(16)和下外壳(17)各 开一个口用于波导转接头(9)与矢量网络分析仪(22)相连,上盖板(12)通过螺栓固定在滑 道(18)上,螺杆(10)和上盖板(12)螺旋连接并构成螺旋机构,压缩弹黃(11)两端为平面 结构,置于上盖板(12)和上外壳(16)之间,压缩弹黃(11)上平面与上盖板(12)接触,下平 面与设置于上外壳(16)内径横板接触,使压缩弹黃(11)处于压缩状态,螺杆(10)通过上外 壳(16)内径横板的圆孔延伸至横板背面,圆孔直径大于螺杆(10)直径,螺杆头的直径大于 圆孔直径,保证螺杆(10)可W承受压缩弹黃(12)的压力,扳手(13)通过螺钉(19)固定在 螺杆(10)上,顺时针转动扳手(13),螺杆(10)跟着扳手(13) -起顺时针转动,由于上盖板 (12)固定不动,所W螺杆(10)同时会向下移动,此时压缩弹黃(11)的弹力得到释放并带动 上外壳(16)和上面的传输波导(6) -起向下移动并压紧谐振工装。
【文档编号】G01B7/00GK204228845SQ20142057825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王亚军, 侯信磊, 卢希跃, 贺兆昌, 邓清东 申请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