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7650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雷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杆、监测器、引下线、接闪体和放射性接地装置,所述引下线由内层到外层依次设置为铜导体、第一半导体层、第一绝缘层、第二半导体层、屏蔽层、第二绝缘层,所述引下线的一端连接接闪体,所述监测器的两接线端通过屏蔽电缆分别与接闪体、支撑杆连接,所述接闪体的底部装有通流器,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引下线,增大阻值和防止雷电击穿,并确保雷电产生电流按照设计方向导走;通过通流器的设置与监测器并联构成接地双回路结构,可以任意移动监测器的安装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在相同的安装高度下,比普通避雷针的保护半径大数倍,降低了每次接闪时的雷电流脉冲强度,减少了雷电感应引起的二次效应。
【专利说明】
一种避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雷电是带电云层对地面建筑物及大地的剧烈放电现象,强大的雷电流会对建筑物
[0003]和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避雷针被广泛应用于石化仓库、广播电视、加油站、建筑大楼、信标台,通信基站、气象台、军事基地、雷达机房、银行大楼等各种高层建筑物上,避雷针是一种主要由接闪体、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的防雷保护装置,其中,接闪体安装在构架上并高于被保护物,用于拦截雷击使之不落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的物体上,并通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释放到地中。避雷装置要和保护的设备本体之间做到绝缘和抗雷电瞬时击穿。传统的监测器通常是由绝缘导线连接并安装在避雷器的近处,离地面远,观察时需要攀登到高处,十分不便,而且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因此往往不能及时地进行观测,影响实际监测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避雷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杆、监测器、引下线、接闪体和放射性接地装置,所述基座接地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基座连接,所述引下线设置在支撑杆内,所述引下线的线缆结构由内层到外层依次设置为铜导体、第一半导体层、第一绝缘层、第二半导体层、屏蔽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放射状接地装置为由多根金属针状物组成的金属放射状结构,各所述金属针状物的一端焊接聚集于一点,所述放射状接地装置通过所述金属针状物焊接于一点的端部导电连接引下线的一端,所述引下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接闪体,所述接闪体为圆锥体,所述监测器的两接线端通过屏蔽电缆分别与接闪体、引下线连接,所述接闪体的底部装有通流器,所述通流器的进线端与接闪体的低压输出端连接,出线端通过屏蔽电缆与引下线连接。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射状接地装置为铜放射状接地装置。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闪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多层绝缘屏蔽结构的引下线,增大阻值和防止雷电击穿,并确保雷电产生电流按照设计方向导走;通过通流器的设置与监测器并联构成接地双回路结构,由通流器的回路对监测器的引接电缆产生的电流阻抗进行补偿,可以任意移动监测器的安装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观察,能使接闪体得到可靠的保护;在相同的安装高度下,比普通避雷针的保护半径大数倍,降低了每次接闪时的雷电流脉冲强度,减少了雷电感应引起的二次效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避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避雷装置中引下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基座1、支撑杆2、监测器3、引下线4、铜导体41、第一半导体层42、第一绝缘层43、第二半导体层44、屏蔽层45、第二绝缘层46、通流器5、接闪体6、放射性接地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避雷装置,包括基座1、支撑杆2、监测器3、引下线4、接闪体6和放射性接地装置7,所述基座I接地连接,所述支撑杆2与基座I连接,所述引下线4设置在支撑杆2内,所述引下线4的线缆结构由内层到外层依次设置为铜导体41、第一半导体层42、第一绝缘层43、第二半导体层44、屏蔽层45和第二绝缘层46,所述放射状接地装置7为由多根金属针状物组成的金属放射状结构,各所述金属针状物的一端焊接聚集于一点,所述放射状接地装置7为铜放射状接地装置,所述放射状接地装置7通过所述金属针状物焊接于一点的端部导电连接引下线4的一端,所述引下线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接闪体6,所述接闪体6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接闪体6为圆锥体,所述监测器3的两接线端通过屏蔽电缆分别与接闪体6、引下线4连接,所述接闪体6的底部装有通流器5,所述通流器5的进线端与接闪体6的低压输出端连接,出线端通过屏蔽电缆与引下线4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多层绝缘屏蔽结构的引下线4,增大阻值和防止雷电击穿,并确保雷电产生电流按照设计方向导走,通过通流器5的设置与监测器3并联构成接地双回路结构,由通流器5的回路对监测器3的引接电缆产生的电流阻抗进行补偿,不仅可以任意移动监测器3的安装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同时能使接闪体6得到可靠的保护,在相同的安装高度下,比普通避雷针的保护半径大数倍,降低了每次接闪时的雷电流脉冲强度,减少了雷电感应引起的二次效应。
[001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避雷装置,包括基座(1)、支撑杆(2)、监测器(3)、引下线(4)、接闪体(6)和放射性接地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接地连接,所述支撑杆(2)与基座(I)连接,所述引下线(4)设置在支撑杆(2)内,所述引下线(4)的线缆结构由内层到外层依次设置为铜导体(41)、第一半导体层(42)、第一绝缘层(43)、第二半导体层(44)、屏蔽层(45)和第二绝缘层(46),所述放射状接地装置(7)为由多根金属针状物组成的金属放射状结构,各所述金属针状物的一端焊接聚集于一点,所述放射状接地装置(7)通过所述金属针状物焊接于一点的端部导电连接引下线(4)的一端,所述引下线(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接闪体(6),所述接闪体(6)为圆锥体,所述监测器(3)的两接线端通过屏蔽电缆分别与接闪体(6)、引下线(4)连接,所述接闪体(6)的底部装有通流器(5),所述通流器(5)的进线端与接闪体(6)的低压输出端连接,出线端通过屏蔽电缆与引下线(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状接地装置(7)为铜放射状接地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体(6)由金属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G01R31/02GK204156289SQ201420681810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5日
【发明者】克新文 申请人:昆明豫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