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孔径检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7819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孔径检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尺寸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孔径检验装置,通过由芯轴、穿过芯轴的拉杆、设置在拉杆上的始端轴套和止端轴套以及拉杆尾端的把手组成的检验装置,进而使得长孔零件,尤其是轴承内孔径的检验过程避免了传统的内径表检测,进而使得其检验工作的复杂性和周期较长、容易出现盲点的缺陷得到了解决,进一步的提高了长孔零件的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检验的工作强度,降低了长孔零件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内孔径检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尺寸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孔径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制造领域,对孔内径的测量有着大量的需求,例如火炮管道、液压动力系统的深孔、石油钻探管道、深孔轴承套等。而目前对于长孔内径的检测方法为采用内径表进行检测,该检测方法的时间较长,并且在检验过程中容易导致盲点出现,进而使得产品的质量难以确保,导致产品的不合格率较高,进而需要对其进行翻修,造成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均较大;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深孔内径的测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技术中的内径表检测方法却难以达到要求,进而使得高精准尺寸的零件的检验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技术缺陷。
[0003]为此,本研宄人员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宄,结合连轴轴承加工过程中,对连轴轴承内孔径的检验方法,为连轴轴承等类的长孔内径的检测装置,进而为连轴轴承等类的长孔内径检测的装置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孔径检验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芯轴与始端轴套的径向尺寸差距来准确的控制被检验零件的内孔径尺寸,进而提高被检验零件的合格率,降低传统检验方法或者设备所带来的检验盲点,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特征。
[0005]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内孔径检验装置,由芯轴、穿过芯轴的拉杆、设置在拉杆上的始端轴套和止端轴套以及拉杆尾端的把手组成。
[0007]所述的芯轴通过始端轴套和止端轴套固定在拉杆的一端。
[0008]所述的止端轴套在拉杆上为可移动连接。
[0009]所述的始端轴套在拉杆上为固定连接。
[0010]所述的可移动连接为螺环连接。
[0011]所述的固定连接为焊接。
[0012]所述的把手为圆盘或者拉扣中的一种。
[0013]所述的把手为圆盘时,与拉杆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0014]所述的可拆卸连接为2-8颗螺丝扣紧连接。
[0015]所述拉杆在芯轴止端端面到始端轴套间的直径大于把手到芯轴止端端面间的直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0017]通过由芯轴、穿过芯轴的拉杆、设置在拉杆上的始端轴套和止端轴套以及拉杆尾端的把手组成的检验装置,进而使得长孔零件,尤其是轴承内孔径的检验过程避免了传统的内径表检测,进而使得其检验工作的复杂性和周期较长、容易出现盲点的缺陷得到了解决,进一步的提高了长孔零件的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检验的工作强度,降低了长孔零件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孔径检验装置的检验工作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孔径检验装置上设置圆盘把手时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孔径检验装置上设置拉扣把手时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孔径检验装置的拉杆结构变化时的结构剖视图。
[0022]1-检验装置2-被检验零件11-拉杆12-止端轴套13-芯轴14-始端轴套15-把手21-零件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或图2所示,一种内孔径检验装置,由芯轴13、穿过芯轴13的拉杆11、设置在拉杆11上的始端轴套14和止端轴套12以及拉杆I尾端的把手15组成。
[0026]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拿着把手15将内孔径检验装置I穿插入被检验零件2的零件孔21中,进而通过设定好的内孔检验装置I的芯轴13的尺寸与始端轴套14的尺寸的差进行控制,进而使得芯轴13控制在被检验零件的外形上以及内孔径上得到检验,即当芯轴13不进入零件,而始端轴套14能够通过被检验零件2的内部,并且能够自由穿梭,则说明零件内孔径尺寸合格;当芯轴13能够穿过零件或者进入零件,则说明零件的内孔径尺寸不合格;当芯轴13不能够进入零件,并且始端轴套14不能够在零件内部自由穿梭,也说明零件内孔径不合格。
[0027]基于此,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轴轴承内孔径检验装置使得对长孔内径检验的成本降低,检验时间缩短,并且确保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避免了检验过程中出现盲点,使得长孔类零件,尤其是连轴轴承内孔径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提高了零件的质量。
[002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芯轴13通过始端轴套14和止端轴套12固定在拉杆11的一端,并止端轴套12在拉杆11上为可移动连接,始端轴套14在拉杆11上为固定连接。进而使得芯轴13在始端轴套14与止端轴套12之间能够自由移动,进而确保了在进行零件检测时,能够通过芯轴13与始端轴套14之间的尺寸差度来控制零件的内径,进而提高了零件内径的检测效率和零件的合格率。
[0029]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止端轴套12在拉杆11上为可移动连接为螺环连接。使得装置在进行检修拆卸和安装时更加方便,降低了装置的检修成本。
[0030]本实用新型中始端轴套14在拉杆11上为固定连接为焊接。避免了始端轴套14在工作过程中的脱落,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偏离,提高了准确度。
[0031]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把手15为拉扣中的一种,也可为如图1、图2所示的圆盘,当为圆盘时,与拉杆11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该可拆卸连接为2-8颗螺丝扣紧连接,该扣紧为十字交叉扣紧或者圆盘与拉杆11径向边缘围绕扣紧。
[0032]如图4所示,拉杆在芯轴13止端端面到始端轴套14间的直径大于把手15到芯轴13止端端面间的直径,进而避免在进行检验工作时,防止拉杆11的拉动过度,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避免了止端轴套12会被拉动过程中所带来的偏移,进一步的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也避免了设备由于不稳固所带来的使用寿命短,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的出现,进而使得内孔径零件的的检测成本和生产成本均较低,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3]本实用新型的把手15还可以采用防滑橡胶制作而成,也可以采用钢板外部嵌套防滑设备,同时,也可以采用柔软材质制作而成。
[0034]本实用新型的拉杆11上可以设置多处螺环,进而提高长孔零件的普适性。
[0035]本实用新型的芯轴13的内径要比始端轴套14到止端轴套12之间的拉杆11的直径要大,并且在芯轴13的内孔上设置有助滑单元,提高检验工作过程中,拉杆在芯轴13内部的可移动性,降低工作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孔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芯轴(13)、穿过芯轴(13)的拉杆(11)、设置在拉杆⑴上的始端轴套(14)和止端轴套(12)以及拉杆⑴尾端的把手(15)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孔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13)通过始端轴套(14)和止端轴套(12)固定在拉杆⑴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孔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端轴套(12)在拉杆(I)上为可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孔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始端轴套(14)在拉杆(I)上为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孔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连接为螺环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孔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连接为焊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孔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15)为圆盘或者拉扣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孔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15)为圆盘时,与拉杆(I)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孔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连接为2-8颗螺丝扣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2、3、4或8任一项所述的内孔径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I)在芯轴(13)止端端面到始端轴套(14)间的直径大于把手(15)到芯轴(13)止端端面间的直径。
【文档编号】G01B5/12GK204228075SQ20142073889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黄普奇, 谢新黔, 周良民, 白恩源, 厉炳宏 申请人:贵州虹祥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