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边坡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7948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边坡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边坡测量仪,包括基座和固定在基座上的边框;所述边框中部贯通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设置有“O”字形环状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外表面中部设置有零刻度线;所述零刻度线上下两侧的玻璃管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辅助刻度线;所述玻璃管内部灌有水银;所述水银的高度与零刻度线齐平;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实现对公路边坡坡度的测量,同时具有测量方便、测量难度小、测量速度快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公路边坡测量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公路边坡测量仪,属于公路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很多家庭拥有了私家车;然而私家车的增多,给道路通畅带来了严峻的压力,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建设部门加大了公路建设的力度;一条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碰到对坡度的测量,公路的坡度分为纵向坡度、横向坡度和边沟坡度;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一般用水准仪进行测量,然而对边坡的测量则需要人工用花杆和皮尺测量后计算出坡度,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测量的难度,同时降低了公路施工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有效测量公路边坡坡度,克服传统测量方式存在测量难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同时无需通过复杂计算即可得出坡度值的公路边坡测量仪。
[0004]本实用新型的公路边坡测量仪,包括基座和固定在基座上的边框;所述边框中部贯通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设置有“O”字形环状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外表面中部设置有零刻度线;所述零刻度线上下两侧的玻璃管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辅助刻度线;所述玻璃管内部灌有水银;所述水银的高度与零刻度线齐平。
[0005]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两侧设置为斜面状。
[0006]进一步地,所述零刻度线和辅助刻度线均为角度类型的刻度线。
[000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有效测量公路边坡坡度,克服传统测量方式存在测量难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同时无需通过复杂计算即可得出坡度值的公路边坡测量仪;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边坡上即可,如边坡存在坡度,则玻璃管中的水银会偏离零刻度线并指向辅助刻度线,由于零刻度线和辅助刻度线均为角度类型的刻度线,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边坡的坡度;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实现对公路边坡坡度的测量,同时具有测量方便、测量难度小、测量速度快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公路边坡测量仪,包括基座I和固定在基座I上的边框2 ;所述边框2中部贯通设置有通孔3 ;所述通孔3内部固定设置有“O”字形环状玻璃管4 ;所述玻璃管4外表面中部设置有零刻度线5 ;所述零刻度线5上下两侧的玻璃管4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辅助刻度线6 ;所述玻璃管4内部灌有水银;所述水银的高度与零刻度线5齐平;所述基座I两侧设置为斜面状;所述零刻度线5和辅助刻度线6均为角度类型的刻度线。
[001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边坡上即可,如边坡存在坡度,则玻璃管中的水银会偏离零刻度线并指向辅助刻度线,由于零刻度线和辅助刻度线均为角度类型的刻度线,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边坡的坡度;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实现对公路边坡坡度的测量,同时具有测量方便、测量难度小、测量速度快的优点。
[0013]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公路边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固定在基座上的边框;所述边框中部贯通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设置有“0”字形环状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外表面中部设置有零刻度线;所述零刻度线上下两侧的玻璃管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辅助刻度线;所述玻璃管内部灌有水银;所述水银的高度与零刻度线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边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两侧设置为斜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边坡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刻度线和辅助刻度线均为角度类型的刻度线。
【文档编号】G01C9/20GK204255349SQ201420838562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8日
【发明者】丛助滋, 宫平 申请人:丛助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