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D-InSAR和模矢法求取概率积分参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16412发布日期:2018-08-21 16:5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矿山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D-InSAR和模矢法求取概率积分参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开采沉陷预计对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简称“三下”)采煤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概率积分法是我国“三下”采煤规程指定的开采沉陷预计方法,因而概率积分参数的求取也是矿山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的核心内容。常规而言,开展概率积分参数反演的前提为准确获取采动地表三维变形。D-InSAR(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由于具有全天时、高精度、似面测量和低费用等特点,已经成为当前矿山变形监测的研究热点。然而,当前单视向D-InSAR技术主要用于监测开采沉陷的下沉分量(对下沉敏感),无法提取到地表三维变形(特别是水平移动),因而,基于单视向D-InSAR技术无法求取全部概率积分参数,特别是水平移动系数。

解决上述难题,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建立适用于开采沉陷特点的D-InSAR三维变形监测方法,然后直接进行求参。现有技术出现的解决方案主要有:多视向D-InSAR、D-InSAR+Offset tracking、D-InSAR+MAI、融合GPS和D-InSAR法、地表先验模型+D-InSAR等方法,但上述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地震、滑坡、火山喷发、冰川移动等特点的移动变形问题,然而上述对象的移动机理不同于矿山开采沉陷,并不能妥善解决矿山开采地表的三维变形监测问题。所以利用常规方法无法求取全部概率积分参数。

可见,如何基于单视向D-InSAR技术,求取全部概率积分参数,特别是水平移动系数,从而实现开采沉陷预计,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D-InSAR和模矢法求取概率积分参数的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D-InSAR和模矢法求取概率积分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地质采矿条件,预设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概率积分参数初值;

步骤2,通过雷达D-InSAR技术获取采动地表变形场影像;从所述采动地表变形场影像中选取n个目标像元;对于每个所述目标像元,均执行步骤2.1-步骤2.3:

步骤2.1,获取任意形状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参数,并对工作面形状进行剖分,同时获取每个剖分单元的参数;另外,提取目标像元中心地理坐标(x,y);以步骤1的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概率积分参数初值、剖分单元的参数、目标像元中心地理坐标(x,y)为概率积分法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概率积分法模型预计得到目标像元的预计下沉值Wi、南北方向预计水平移动UiSN和东西方向预计水平移动UiEW的值;

步骤2.2,将步骤2.1计算得到的目标像元预计下沉值Wi、南北方向预计水平移动UiSN和东西方向预计水平移动UiEW的值,以及获取到的雷达卫星的入射角θi的值和卫星飞行方向方位角αi的值,代入公式(1),得到目标像元LOS向预计移动变形r'iLOS的值;

步骤2.3,利用D-InSAR技术提取目标像元的LOS向实测移动变形riLOS的值,采用公式(2)计算得到目标像元的LOS向变形预计残差vi的值;

vi=riLOS-r'iLOS (2)

由此分别计算得到n个目标像元的LOS向变形预计残差vi的值;

步骤3,构筑求参误差函数ε(B):

其中,B为全部概率积分参数组成的矩阵;

将所计算得到的n个目标像元的LOS向变形预计残差vi的值代入公式(3),计算得到误差函数值;基于ε(B)=min准则,利用模矢法搜索,获取全局最优概率积分预计参数。

优选的,步骤1中,所预设的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概率积分参数初值包括左拐点偏移距S1、右拐点偏移距S2、上拐点偏移距S3、下拐点偏移距S4、下沉系数q、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最大下沉角θ和水平移动系数b。

优选的,步骤2.1中,对工作面形状进行剖分,同时获取每个剖分单元的参数,具体为:首先获取工作面采深H,然后以边长为H/10的正方形为剖分单元,沿走向和倾向对工作面进行剖分,设任意一个剖分单元为剖分单元j,获取剖分单元j如下的剖分参数:单元面积Aj、单元中心采深Hj和单元中心坐标(xj,yj);

所述获取任意形状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参数包括:工作面尺寸D1和D3、采深H、采高m和煤层倾角α。

优选的,步骤2.1中,所述概率积分法模型为:

Wi=[∑Wj(x,y)·Aj]·W0 (4)

UiSN=[rj·(-2π/rj2)·(x-xj)·Wj(x,y)·Aj]·b·W0 (5)

其中:Wj(x,y)=(1/rj2)·exp(-π·(x-xj)2/rj2)·exp(-π·(y-yj+lj)2/rj2)、lj=Hjcotθ、rj=Hj/tanβ、W0=mqcosα。

优选的,步骤3中,基于ε(B)=min准则,利用模矢法搜索,获取全局最优概率积分预计参数具体为:

步骤3.1,令B1=B,并以B1作为初始基点进行搜索;

其中:

B1所包含的各个预计参数即为B1的分量,值为步骤1所设置的值;

步骤3.2,确定B1的各个分量的探索步长;

即:对于任意分量Xi0(i=1,2,...,8),其步长为Δi,表示为:

Δi=(0,…,ΔXi0,…,0)T (8)

步骤3.3,根据步骤1-步骤3,计算初始基点B1的误差函数值ε(B1),另外计算B1+Δ1的误差函数值ε(B1+Δ1);

比较ε(B1)和ε(B1+Δ1):

若ε(B1+Δ1)<ε(B1),则探测成功,以点B1+Δ1作为临时矢点,并记作T11,T11的第一个下标1表示建立第一个模矢,第二个下标1表示X1已被摄动;

若ε(B1+Δ1)>ε(B1),则本次探测失败,进行反方向探测,即:试验B1-Δ1点,若ε(B1-Δ1)<ε(B1),则本次探测成功,以点B1-Δ1作为临时矢点,并记作T11;否则,仍以B1作为临时矢点,并记作T11;上述搜索可用公式(9)进行描述,

步骤3.4,当B1的第1个分量X1被摄动时,则用T11代替原来的基点B1,继续对B1的第2个分量X2,进行摄动,得临时矢点T12;依此类推,直到对B1的第8个分量X8进行摄动,得到临时矢点T18;

步骤3.5,在得到临时矢点T18后,令T18=B2,由初始基点B1和新基点B2构成第一个模矢;

步骤3.6,将第一个模矢延长一倍,得到第二个模矢的初始临时矢点T20,即:

T20=B1+2(B2-B1)=2B2-B1 (10)

步骤3.7,同样,在T20附近进行探索,依次得到临时矢点T21,T22,Λ,T28,并以T28为第三个基点B3,此时由B2、B3构成第二个模矢;

将第二个模矢延长一倍,得到第三个模矢的初始临时矢点T30,即:

T30=B2+2(B3-B2)=2B3-B2 (11)

步骤3.8,如此不断循环,若对于第i个模矢存在以下关系:

ε(Ti0)<ε(Bi) (12)

则由Ti0产生不出比Bi更好的点,则应退回到Bi,模矢不再延长,并在Bi附近进行搜索;如果能得出新的下降点,即可引出新的模矢;否则,将步长缩小一半,开展更精细的探查,当步长缩小到足够高的精度时,即可停止迭代,此时得到的概率积分参数为全局最优解。

本发明提供的融合D-InSAR和模矢法求取概率积分参数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有效融合了D-InSAR和模矢法,可求取全部概率积分参数,并且,还具有求取概率积分参数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融合D-InSAR和模矢法求取概率积分参数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时段2011.12.25-2012.03.11LOS方向累计地表移动变形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求参拟合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发明人研究发现,基于单视向D-InSAR技术虽然无法直接监测开采沉陷三维移动变形,但LOS向移动变形本质为目标点的下沉分量、水平移动分量沿LOS向投影,理论上可根据这种关系模型,结合目标区域地质采矿条件,利用非线性规划理论反演概率积分参数。

鉴于此,发明人开展重点研究,本发明人结合采动变形规律和雷达几何成像特点,采用模矢法构建基于单视向D-InSAR的开采沉陷概率积分参数反演模型,可基于单视向D-InSAR技术反演全部概率积分参数,并且,反演得到的概率积分参数的准确度较高,研究成果对D-InSAR矿山变形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具体的,结合图1,本发明提供的融合D-InSAR和模矢法求取概率积分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地质采矿条件,预设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概率积分参数初值;

本步骤中,所预设的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概率积分参数初值包括左拐点偏移距S1、右拐点偏移距S2、上拐点偏移距S3、下拐点偏移距S4、下沉系数q、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最大下沉角θ和水平移动系数b。

步骤2,通过雷达D-InSAR技术获取采动地表变形场影像;从所述采动地表变形场影像中选取n个目标像元;对于每个所述目标像元,均执行步骤2.1-步骤2.3:

步骤2.1,获取任意形状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参数,包括:工作面尺寸D1和D3、采深H、采高m和煤层倾角α。

对工作面形状进行剖分,同时获取每个剖分单元的参数;此处具体为:首先获取工作面采深H,然后以边长为H/10的正方形为剖分单元,沿走向和倾向对工作面进行剖分,设任意一个剖分单元为剖分单元j,获取剖分单元j如下的剖分参数:单元面积Aj、单元中心采深Hj和单元中心坐标(xj,yj);

另外,提取目标像元中心地理坐标(x,y);

以步骤1的工作面开采沉陷预计概率积分参数初值、剖分单元的参数、目标像元中心地理坐标(x,y)为概率积分法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概率积分法模型预计得到目标像元的预计下沉值Wi、南北方向预计水平移动UiSN和东西方向预计水平移动UiEW的值;

本步骤中,所建立的概率积分法模型为:

Wi=[ΣWj(x,y)·Aj]·W0 (4)

UiSN=[rj·(-2π/rj2)·(x-xj)·Wj(x,y)·Aj]·b·W0 (5)

其中:Wj(x,y)=(1/rj2)·exp(-π·(x-xj)2/rj2)·exp(-π·(y-yj+lj)2/rj2)、lj=Hjcotθ、rj=Hj/tanβ、W0=mqcosα。

步骤2.2,将步骤2.1计算得到的目标像元预计下沉值Wi、南北方向预计水平移动UiSN和东西方向预计水平移动UiEW的值,以及获取到的雷达卫星的入射角θi的值和卫星飞行方向方位角αi的值,代入公式(1),得到目标像元LOS向预计移动变形r'iLOS的值;

步骤2.3,利用D-InSAR技术提取目标像元的LOS向实测移动变形riLOS的值,采用公式(2)计算得到目标像元的LOS向变形预计残差vi的值;

vi=riLOS-r'iLOS (2)

由此分别计算得到n个目标像元的LOS向变形预计残差vi的值;

步骤3,构筑求参误差函数ε(B):

其中,B为全部概率积分参数组成的矩阵;

将所计算得到的n个目标像元的LOS向变形预计残差vi的值代入公式(3),计算得到误差函数值;基于ε(B)=min准则,利用模矢法搜索,获取全局最优概率积分预计参数。

本步骤中,基于ε(B)=min准则,利用模矢法搜索,获取全局最优概率积分预计参数具体为:

步骤3.1,令B1=B,并以B1作为初始基点进行搜索;

其中:

B1所包含的各个预计参数即为B1的分量,值为步骤1所设置的值;

步骤3.2,确定B1的各个分量的探索步长;

即:对于任意分量Xi0(i=1,2,...,8),其步长为Δi,表示为:

Δi=(0,…,ΔXi0,…,0)T (8)

步骤3.3,根据步骤1-步骤3,计算初始基点B1的误差函数值ε(B1),另外计算B1+Δ1的误差函数值ε(B1+Δ1);

比较ε(B1)和ε(B1+Δ1):

若ε(B1+Δ1)<ε(B1),则探测成功,以点B1+Δ1作为临时矢点,并记作T11,T11的第一个下标1表示建立第一个模矢,第二个下标1表示X1已被摄动;

若ε(B1+Δ1)>ε(B1),则本次探测失败,进行反方向探测,即:试验B1-Δ1点,若ε(B1-Δ1)<ε(B1),则本次探测成功,以点B1-Δ1作为临时矢点,并记作T11;否则,仍以B1作为临时矢点,并记作T11;上述搜索可用公式(9)进行描述,

步骤3.4,当B1的第1个分量X1被摄动时,则用T11代替原来的基点B1,继续对B1的第2个分量X2,进行摄动,得临时矢点T12;依此类推,直到对B1的第8个分量X8进行摄动,得到临时矢点T18;

步骤3.5,在得到临时矢点T18后,令T18=B2,由初始基点B1和新基点B2构成第一个模矢;

步骤3.6,将第一个模矢延长一倍,得到第二个模矢的初始临时矢点T20,即:

T20=B1+2(B2-B1)=2B2-B1 (10)

步骤3.7,同样,在T20附近进行探索,依次得到临时矢点T21,T22,Λ,T28,并以T28为第三个基点B3,此时由B2、B3构成第二个模矢;

将第二个模矢延长一倍,得到第三个模矢的初始临时矢点T30,即:

T30=B2+2(B3-B2)=2B3-B2 (11)

步骤3.8,如此不断循环,若对于第i个模矢存在以下关系:

ε(Ti0)<ε(Bi) (12)

则由Ti0产生不出比Bi更好的点,则应退回到Bi,模矢不再延长,并在Bi附近进行搜索;如果能得出新的下降点,即可引出新的模矢;否则,将步长缩小一半,开展更精细的探查,当步长缩小到足够高的精度时,即可停止迭代,此时得到的概率积分参数为全局最优解。

由此可见,本发明克服了单视向D-InSAR技术由于不能准确获取采动地表水平移动,导致无法求取与水平移动相关的水平移动参数的难题,本发明利用LOS向移动本质为目标点的下沉分量、水平移动分量沿LOS向投影之和的关系,基于模矢法提出了一种融合D-InSAR和模矢法求取概率积分参数的方法,可基于单视向D-InSAR技术反演全部概率积分参数,并且,反演得到的概率积分参数的精确度较高。

利用本发明提出的融合D-InSAR和模矢法求取概率积分参数的方法,对兖州南屯煤矿9310工作面的开采沉陷规律积分参数求取进行了应用实验。图2为获取的2011.12.25-2012.03.11时段LOS方向累计地表移动变形量,根据本发明方法求取2012.3.11日的工作面开采沉陷的动态概率积分参数为:q=0.170、b=0.12、tanβ=2.12、θ=88°、S1=-11、S2=10、S3=-90、S4=33,拟合误差约在-40~40mm之间,拟合中误差m=±14.67mm,拟合效果图如图3所示。由此证明了本发明求取的概率积分参数的精确度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