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应用单元的称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27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称量设备(1),包括称量单元(2)、控制单元(42)和至少一个辅助单元(4),所述称量单元(2)包括负载接收器(6)和电力传输单元(8),所述辅助单元(4)包括应用单元(10)和接收单元(12),所述控制单元(42)包括数据传输单元(26),其中所述辅助单元(4)被放置在所述称量单元(2)的负载接收器(6)上,其特征在于,给所述应用单元(10)供电的电力信号(34)被非接触式地从所述电力传输单元(8)传输给所述辅助单元(4)的接收单元(12),并且控制所述辅助单元(4)的所述应用单元(10)的控制信号(36)被非接触式地从所述控制单元(42)的数据传输单元(26)传输给所述辅助单元(4)的接收单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量设备,其中所述电力传输单元(8)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线圈(16),所述发送线圈(16)被朝着所述称量单元(2)的顶侧(20)放置,所述称量单元(2)的顶侧(20)面向所述辅助单元(4)的底侧(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称量设备(1),其中所述接收单元(12)还包括电力接收单元(32),所述电力接收单元(32)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线圈(18),所述接收线圈被朝着所述辅助单元(4)的底侧(22)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称量设备(1),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线圈(16)和至少一个所述接收线圈(18)分别相对于所述称量单元(2)的所述顶侧(20)和所述辅助单元(4)的所述底侧(22)水平地定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称量设备(1),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线圈(16)和至少一个所述接收线圈(18)分别相对于所述称量单元(2)的所述顶侧(20)和所述辅助单元(4)的所述底侧(22)竖直地定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称量设备(1),其中所述发送线圈(16) 与所述接收线圈(18)之间的间隙(24)的宽度介于从5mm到最大100mm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量设备(1),其中从所述称量单元(2)到所述辅助单元(4)的电力传输和/或从所述控制单元(42)到所述辅助单元(4)的数据传输是无绳的或者无缆线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量设备(1),其中所述辅助单元(4)是无外部的使用者控制器件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量设备(1),其中分别使用单个标准电源(14)和单个所述控制单元(42)来给所述称量单元(2)和所述辅助单元(4)两者供电并控制所述称量单元(2)和所述辅助单元(4)两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量设备(1),其中所述辅助单元(4)还包括为所述辅助单元(4)供电的备用电池(1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量设备(1),其中所述应用单元(10)能是以下的任何一种,但不限于以下的:磁性搅拌器或者分配单元或者定量加料单元。

12.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中所述的称量单元(2)来非接触式地给所述辅助单元(4)供电的方法,其中一旦所述发送线圈(16)被连接至所述称量单元(2)的标准电源(14)供能,则由所述发送线圈(16)在所述接收线圈(18)中磁性地感应出所述电力信号(3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过所述控制单元(42)非接触式地控制所述辅助单元(4)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号(36)经由诸如但不限于光耦合、光电耦合、红外线转输、蓝牙转输或者RFID转输的方法中的任何一种被从所述数据传输单元(26)传输给包含在所述接收单元(12)内的数 据接收单元(28)。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通过所述称量单元(2)和所述控制单元(42)来分别非接触式地供电和非接触式地控制所述辅助单元(4)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力信号(34)和所述控制信号(36)被分开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通过所述称量单元(2)和所述控制单元(42)来分别非接触式地供电和非接触式地控制所述辅助单元(4)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力信号(34)和所述控制信号(36)被同时传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