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转篮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溶出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4297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转篮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溶出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桂枝茯苓胶囊由桂枝、茯苓、白芍、桃仁和牡丹皮五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癥之功效。主治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见上述证候者。

药物的吸收是口服药物发挥作用关键的第一步,而药物的溶出是吸收的前提条件,因此对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溶出度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中国药典》记载的药物溶出度检测方法包括转篮法、浆法、小杯法、浆碟法和转筒法。众所周知,溶出度检测方法的选用和检测条件的选择对药物溶出度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为了更好的体现桂枝茯苓胶囊的溶出吸收情况,研究一种准确性高和可重复性好的桂枝茯苓胶囊溶出度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转篮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溶出度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快速同时检测桂枝茯苓胶囊中多种活性成分的溶出度,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良好的可重复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转篮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溶出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药物溶出仪的溶出杯中加入500~900mL盐酸溶液,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ol/L;向药物溶出仪的转篮中加入一粒桂枝茯苓胶囊;

b)、将所述转篮在溶出杯中浸泡30min以上,得到溶出液;所述浸泡的过程中转篮转速为50~100r/min;

c)、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检测,根据色谱检测结果得到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的溶出度。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溶出杯中盐酸溶液的加入量为500mL;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浸泡的温度为37±1℃;所述转篮在溶出杯中浸泡30~60min;所述转篮的转速为50r/min。

优选的,所述桂枝茯苓胶囊中含有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和苦杏仁苷。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色谱法采用的装置为超高压液相色谱仪。

优选的,步骤c)中,在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和桂皮醛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含量检测时,采用的流动相为乙腈和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

步骤c)中,在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含量检测时,采用的流动相为甲醇和水。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色谱法采用的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

优选的,步骤c)中,在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和桂皮醛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含量检测时,所述梯度洗脱的洗脱程序设置为:

0~2min时,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95:5;8min时,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83:17;12min时,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81:19;16min时,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74:26;24~28min,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12:88;

步骤c)中,在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含量检测时,所述梯度洗脱的洗脱程序设置为:

0~7min时,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20:80;13min时,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80:20。

优选的,步骤c)中,在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和丹皮酚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含量检测时,采用的检测波长为230nm;

步骤c)中,在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肉桂酸和/或桂皮醛进行含量检测时,采用的检测波长为275nm;

步骤c)中,在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含量检测时,采用的检测波长为218nm。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溶出液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检测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溶出液进行过滤;所述过滤的滤膜孔径为0.2~0.25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转篮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溶出度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药物溶出仪的溶出杯中加入500~900mL盐酸溶液,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ol/L;向药物溶出仪的转篮中加入一粒桂枝茯苓胶囊;b)、将所述转篮在溶出杯中浸泡30min以上,得到溶出液;所述浸泡的过程中转篮转速为50~100r/min;c)、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检测,根据色谱检测结果得到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的溶出度。本发明通过优化桂枝茯苓胶囊溶出度检测过程中的条件参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桂枝茯苓胶囊溶出液重复检测6次,桂枝茯苓胶囊中各活性成分的溶出度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8%;在加样回收率实验中,桂枝茯苓胶囊中各活性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5~103%、相对标准偏差(RSD)<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转篮法检测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溶出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药物溶出仪的溶出杯中加入500~900mL盐酸溶液,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ol/L;向药物溶出仪的转篮中加入一粒桂枝茯苓胶囊;

b)、将所述转篮在溶出杯中浸泡30min以上,得到溶出液;所述浸泡的过程中转篮转速为50~100r/min;

c)、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检测,根据色谱检测结果得到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的溶出度。

本发明提供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基于转篮法进行,所述转篮法是指《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则0931公开的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中的第一法。

在本发明中,首先向药物溶出仪的溶出杯中加入盐酸溶液。本发明对所采用的药物溶出仪的规格没有特别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转篮法采用的药物溶出仪即可,所述药物溶出仪包括溶出杯和转篮,所述溶出杯用于盛放溶出介质,所述转篮用于放置待测药物。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RCZ-8M智能溶出仪。在本发明中,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ol/L,优选为0.1mol/L。本发明优选采用0.1mol/L的盐酸溶液是由于0.1mol/L的盐酸溶液的pH值与人体胃酸相似,更能反应桂枝茯苓胶囊在人体胃部的溶出情况。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出杯中盐酸溶液的加入量为500~900mL,优选为500mL。将盐酸溶液加入到溶出杯之后,向药物溶出仪的转篮中加入一粒桂枝茯苓胶囊。在本发明中,所述桂枝茯苓胶囊是一种中药胶囊制剂,所述桂枝茯苓胶囊中含有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和苦杏仁苷。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桂枝茯苓胶囊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为2.64mg/粒,芍药苷的含量为8.22mg/粒,苯甲酸的含量为0.35mg/粒,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为0.79mg/粒,丹皮酚的含量为4.95mg/粒,肉桂酸的含量为0.26mg/粒,桂皮醛的含量为0.79mg/粒,苦杏仁苷的含量为7.55mg/粒。

将溶出杯中加入盐酸溶液,且将桂枝茯苓胶囊加入转篮后,将所述转篮在溶出杯中浸泡。其中,所述浸泡的温度优选为37±1℃,更优选为37±0.5℃;所述浸泡的过程中转篮转速为50~100r/min,优选为50r/min;所述转篮在溶出杯中浸泡的时间为30min以上,优选为30~60min。浸泡结束后,得到溶出液。

得到溶出液后,采用色谱法对所述溶出液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检测,根据色谱检测结果得到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的溶出度,该过程具体为:

c1)、对所述溶出液进行色谱检测,得到溶出液中各活性成分的峰面积;

c2)、根据所述溶出液中活性成分的峰面积与预定的活性成分的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得到溶出液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c3)、根据得到的溶出液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计算得到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的溶出度。

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溶出液色谱检测的过程中,首先对所述溶出液进行色谱检测。其中,所述色谱检测的方式优选为超高压液相色谱检测。本发明对所述色谱检测采用的仪器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液相色谱仪即可,如可以采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在本发明中,所述色谱检测的色谱柱优选为Agilent SB-RRHD C18柱;所述色谱柱的柱温优选为30~35℃;所述色谱检测的洗脱方式优选为梯度洗脱;所述流动相优选为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甲醇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色谱检测的流动相的流速优选为0.1mL/min~0.5mL/min,更优选为0.2mL/min;所述色谱检测的波长优选为210~280nm,更优选为218~275nm。在本发明中,由于桂枝茯苓胶囊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因此为获得较好的色谱检测效果,针对不同活性成分采用不同的色谱条件。在本发明中,所述活性成分是指桂枝茯苓胶囊中含有的药用活性成分,如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和苦杏仁苷。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色谱检测的成分为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和丹皮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时,色谱检测波长为230nm;若色谱检测的成分为肉桂酸和/或桂皮醛时,色谱检测波长为275nm;若色谱检测的成分为苦杏仁苷时,色谱检测波长为218nm。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色谱检测的成分为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和桂皮醛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流动相采用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和乙腈;若色谱检测的成分为苦杏仁苷时,流动相采用甲醇和水。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色谱检测的成分为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和桂皮醛中的一种或多种时,其梯度洗脱的流动相随时间的变化按照以下方式设置:0~2min时,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95:5;8min时,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83:17;12min时,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81:19;16min时,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74:26;24~28min,0.02vol%三氟乙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12:88。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若色谱检测的成分为苦杏仁苷时,其梯度洗脱的流动相随时间的变化按照以下方式设置:0~7min时,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20:80;13min时,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80:20。色谱检测结束后,得到溶出液中活性成分的峰面积。在本发明中,若溶出液中的活性成分为多种时,则每种活性成分均得到与之对应的活性成分峰面积。

得到所述溶出液中活性成分的峰面积后,本发明根据所述溶出液中活性成分的峰面积与预定的活性成分的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得到溶出液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在本发明中,若溶出液中的活性成分为多种时,则每种活性成分均需要建立活性成分的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下面以没食子酸为例,所述预定的没食子酸的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优选按照以下方法获得:

首先,提供一系列没食子酸的标准溶液;然后,对所述一系列没食子酸的标准溶液进行色谱检测,得到没食子酸每个浓度的标准溶液的色谱图;最后,根据所述色谱图与其对应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得到没食子酸的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

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获得没食子酸的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的方法中,首先提供一系列没食子酸浓度的标准溶液,所述标准溶液由标准品配制得到。本发明对所述标准品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没食子酸标准品即可,如可以购买没食子酸的标准品。本发明对所述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即可。得到一系列没食子酸浓度的标准溶液后,本发明对所述一系列没食子酸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色谱检测,得到每个浓度的没食子酸标准溶液的色谱图。本发明优选采用上述对溶出液中没食子酸检测的技术方案对所述一系列没食子酸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色谱检测,在此不再赘述。得到每个浓度的没食子酸标准溶液的色谱图后,本发明计算得到每个浓度的没食子酸标准溶液的峰面积,根据得到的峰面积与其对应的没食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得到没食子酸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

得到溶出液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后,根据得到的溶出液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计算得到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的溶出度。

本发明通过优化桂枝茯苓胶囊中活性成分溶出度检测过程中的条件参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桂枝茯苓胶囊溶出液重复检测6次,桂枝茯苓胶囊中各成分的溶出度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8%;在加样回收率实验中,桂枝茯苓胶囊中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5~103%、相对标准偏差(RSD)<1.6%。

为更清楚起见,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中,下述实施例涉及使用以下仪器和试剂:

1、仪器:

RCZ-8M智能溶出仪(天津天大天发);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美国);分析天平(startorius)。

2、试剂:

桂枝茯苓胶囊(批号:20130501、20130601、20141101;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没食子酸(批号:110831-201204,纯度:89.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芍药苷(批号:110736-201337,纯度:94.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苯甲酸(批号:100419-201302,纯度:10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苯甲酰芍药苷(批号:MUST-14112704,纯度:99.28%;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丹皮酚(批号:110708-201407,纯度:99.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肉桂酸(批号:110786-200503,纯度:10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桂皮醛(批号:110710-201418,纯度:99.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苦杏仁苷(批号:110820-201004,纯度:93.6%;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色谱纯,美国Tedia公司)、乙腈(色谱纯,美国Tedia公司),三氟乙酸(色谱纯,aladdin),盐酸、醋酸钠、冰醋酸、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自制纯化水。

实施例1

建立标准曲线

1、色谱条件

1.1、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

流动相:0.02%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0.2ml/min;检测波长Ⅰ:230nm(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检测波长II:275nm(肉桂酸、桂皮醛);进样量:2μl;色谱柱:Agilent SB-RRHD C18,2.1×100mm,1.8μm;柱温:30℃;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表1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的梯度洗脱表

1.2、苦杏仁苷

流动相:甲醇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流速:0.2ml/min;检测波长218nm;进样量:2μl;Agilent SB-RRHD C18,2.1×100mm,1.8μm;柱温:30℃;梯度洗脱程序见表2:

表2苦杏仁苷的梯度洗脱表

2、建立标准曲线

精密称取没食子酸、芍药苷、丹皮酚对照品5.426mg、5.116mg、5.418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50vol%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再分别精密量取5ml、4ml、3ml、2ml、1ml、0.4ml、0.2ml、0.1ml、0.02ml于9个10ml容量瓶①中;另精密称取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肉桂酸对照品5.262mg、5.334mg、5.005mg于50ml容量瓶中,加50vol%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再精密量取10ml混合对照于另一100ml容量瓶②中;另精密称取桂皮醛对照13.17mg于25ml容量瓶中,溶解稀释至刻度,再精密量取2ml于上述100ml容量瓶②中,加50vol%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再分别精密量取5ml、4ml、3ml、2ml、1ml、0.5ml、0.25ml、0.1ml、0.05ml于上述9个10ml容量瓶①中,用50vol%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另精密称取苦杏仁苷对照品5.158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50vol%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再分别精密量取5ml、4ml、3ml、2ml、1ml、0.4ml、0.2ml、0.1ml、0.02ml于9个10ml容量瓶中,用50vol%甲醇稀释至刻度,备用。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记录峰面积,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8种成分线性回归结果

通过表3可以看出,没食子酸在24.3899~0.0976ug/ml,芍药苷在24.2754~0.0971ug/ml,苯甲酸在5.262~0.0526ug/ml,苯甲酰芍药苷在5.2956~0.053ug/ml,丹皮酚在27.0629~0.1083ug/ml,肉桂酸在5.005~0.0501ug/ml,桂皮醛在5.2364~0.0524ug/ml,苦杏仁苷在24.1395~0.0966u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实施例2

桂枝茯苓胶囊溶出度检测

取6粒桂枝茯苓胶囊(20130501),按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则0931第一法),以0.1mol/L盐酸500ml为溶出介质,设定温度37℃,转速50r/min,待温度达到后于每个转蓝中投入一粒胶囊,45min后取样,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使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计算各活性成分的溶出度,结果见表4:

表4桂枝茯苓胶囊(20130501)溶出度测定结果

通过表4可以看出,桂枝茯苓胶囊中没食子酸的溶出度为96.17~98.85%,6粒待测胶囊的没食子酸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97%;芍药苷的溶出度为96.75~99.46%,6粒待测胶囊的芍药苷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01%;桂枝茯苓胶囊中苯甲酸的溶出度为89.41~91.78%,6粒待测胶囊的苯甲酸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95%;桂枝茯苓胶囊中苯甲酰芍药苷的溶出度为95.86~98.46%,6粒待测胶囊的苯甲酰芍药苷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12%;桂枝茯苓胶囊中丹皮酚的溶出度为95.16~97.48%,6粒待测胶囊的丹皮酚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58%;桂枝茯苓胶囊中肉桂酸的溶出度为95.16~97.48%,6粒待测胶囊的肉桂酸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86%;桂枝茯苓胶囊中桂皮醛的溶出度为83.83~85.83%,6粒待测胶囊的桂皮醛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01%;桂枝茯苓胶囊中苦杏仁苷的溶出度为97.99~99.78%,6粒待测胶囊的苦杏仁苷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69%。

实施例3

桂枝茯苓胶囊溶出度检测

取6粒桂枝茯苓胶囊(20130601),按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则0931第一法),以0.1mol/L盐酸500ml为溶出介质,设定温度37℃,转速50r/min,待温度达到后于每个转蓝中投入一粒胶囊,45min后取样,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使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计算各活性成分的溶出度,结果见表5:

表5桂枝茯苓胶囊(20130601)溶出度测定结果

通过表5可以看出,桂枝茯苓胶囊中没食子酸的溶出度为93.47~95.83%,6粒待测胶囊的没食子酸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93%;芍药苷的溶出度为92.33~94.81%,6粒待测胶囊的芍药苷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07%;桂枝茯苓胶囊中苯甲酸的溶出度为83.94~86.69%,6粒待测胶囊的苯甲酸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11%;桂枝茯苓胶囊中苯甲酰芍药苷的溶出度为92.28~94.15%,6粒待测胶囊的苯甲酰芍药苷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80%;桂枝茯苓胶囊中丹皮酚的溶出度为92.79~94.53%,6粒待测胶囊的丹皮酚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64%;桂枝茯苓胶囊中肉桂酸的溶出度为89.79~91.37%,6粒待测胶囊的肉桂酸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68%;桂枝茯苓胶囊中桂皮醛的溶出度为79.64~81.11%,6粒待测胶囊的桂皮醛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73%;桂枝茯苓胶囊中苦杏仁苷的溶出度为93.49~94.81%,6粒待测胶囊的苦杏仁苷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56%。

实施例4

桂枝茯苓胶囊溶出度检测

取6粒桂枝茯苓胶囊(20141101),按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则0931第一法),以0.1mol/L盐酸500ml为溶出介质,设定温度37℃,转速50r/min,待温度达到后于每个转蓝中投入一粒胶囊,45min后取样,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使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计算各活性成分的溶出度,结果见表6:

表6桂枝茯苓胶囊(20141101)溶出度测定结果

通过表6可以看出,桂枝茯苓胶囊中没食子酸的溶出度为96.55~99.28%,6粒待测胶囊的没食子酸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08%;芍药苷的溶出度为96.32~98.88%,6粒待测胶囊的芍药苷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96%;桂枝茯苓胶囊中苯甲酸的溶出度为89.44~91.23%,6粒待测胶囊的苯甲酸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69%;桂枝茯苓胶囊中苯甲酰芍药苷的溶出度为96.82~98.15%,6粒待测胶囊的苯甲酰芍药苷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57%;桂枝茯苓胶囊中丹皮酚的溶出度为96.73~98.98%,6粒待测胶囊的丹皮酚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87%;桂枝茯苓胶囊中肉桂酸的溶出度为95.52~96.32%,6粒待测胶囊的肉桂酸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36%;桂枝茯苓胶囊中桂皮醛的溶出度为83.94~85.28%,6粒待测胶囊的桂皮醛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74%;桂枝茯苓胶囊中苦杏仁苷的溶出度为96.45~98.34%,6粒待测胶囊的苦杏仁苷溶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67%。

实施例5

检测方法的专属性实验

1、辅料干扰实验

取β环糊精60mg,加入0.1mol/L盐酸500ml,超声,充分溶解后,取样,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使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结果在色谱谱图中未检测出桂枝茯苓胶囊中各活性成分的特征峰,说明辅料对桂枝茯苓胶囊中各有效成分的溶出无影响。

2、胶囊壳干扰实验

取桂枝茯苓胶囊1粒,将内容物倒出,用棉签擦拭干净,加入0.1mol/L盐酸500ml,超声,充分溶解后,取样,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使用Agilent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结果在色谱谱图中未检测出桂枝茯苓胶囊中各活性成分的特征峰,说明胶囊壳对桂枝茯苓胶囊中各有效成分的溶出无影响。

3、溶剂干扰实验

取0.1mol/L盐酸,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使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结果在色谱谱图中未检测出桂枝茯苓胶囊中各活性成分的特征峰,说明溶剂对桂枝茯苓胶囊中各有效成分的溶出无影响。

实施例6

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实验

1、配制对照品溶液

分别精密称取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适量,加50vol%甲醇溶解,稀释,制得混合对照品溶液,其中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没食子酸4.878μg/ml、芍药苷4.8551μg/ml、苯甲酸1.0524μg/ml、苯甲酰芍药苷1.0591μg/ml、丹皮酚5.4126μg/ml、肉桂酸1.001μg/ml、桂皮醛1.0473μg/ml;另精密称取苦杏仁苷适量,同法制得苦杏仁苷对照品溶液,浓度为9.6558μg/ml。

2、检测过程

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使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连续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结果见表7:

表7精密度实验结果

通过表7可以看出,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苦杏仁苷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0%、0.73%、0.44%、1.62%、1.61%、0.67%、1.54%、1.15%,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实施例7

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实验

1、对照品溶液稳定性检测

分别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制成混合对照品溶液(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浓度分别为4.878μg/ml、4.8551μg/ml、1.0524μg/ml、1.0591μg/ml、5.4126μg/ml、1.001μg/ml、1.0473μg/ml);另称取适量苦杏仁苷制成对照品溶液(4.8279μg/ml),使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上述对照品溶液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于0h、2h、4h、6h、8h、12h、24h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RSD,结果见表8:

表8对照品溶液稳定性

通过表8可以看出,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苦杏仁苷的RSD分别为0.72%、1.84%、1.38%、1.48%、1.07%、0.76%、1.06%、1.67%,表明溶出液在24h内稳定。

2、桂枝茯苓胶囊稳定性检测

取桂枝茯苓胶囊一粒,加入0.1mol/L盐酸500ml,超声至完全溶解,离心,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使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于0h、2h、4h、6h、8h、12h、24h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RSD,结果见表9:

表9 0.1mol/L盐酸中溶出液稳定性结果

通过表9可以看出,枝茯苓胶囊在0.1mol/L盐酸中24h内稳定。

实施例8

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实验

取桂枝茯苓胶囊(20130501),按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则0931第一法),以0.1mol/L盐酸500ml为溶出介质,设定温度37℃,转速50r/min,待温度达到后于每个转蓝中投入一粒胶囊,45min后,于同一溶出杯中取出6份样品作为供试液,离心,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使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记录峰面积,计算RSD,结果见表10:

表10重复性实验结果

通过表10可以看出,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苦杏仁苷的RSD分别为0.86%、0.46%、1.79%、1.47%、0.58%、1.80%、0.92%、0.99%,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

实施例9

检测方法的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桂枝茯苓胶囊(20130501)约0.24g,平均9份,3份一组,置具塞容量瓶中,各组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和苦杏仁苷,加入500ml的0.1mol/L盐酸溶液,超声至完全溶解,离心,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使用Agilent 1290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中给出的各活性成分的检测条件一致),计算加标前后各活性成分的含量,并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1~表18:

表11没食子酸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表12芍药苷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表13苯甲酸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表14苯甲酰芍药苷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表15丹皮酚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表16肉桂酸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表17桂皮醛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表18苦杏仁苷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通过表11~18可以看出,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桂皮醛、苦杏仁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34%、97.28%、99.27%、97.90%、97.80%、95.83%、96.98%、100.35%,RSD分别为1.54%、0.59%、1.03%、1.43%、1.33%、1.08%、1.40%、1.49%。表明该方法准确率良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