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45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中央处理器CPU确定叠前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

所述CPU根据所述成像孔径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所述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为所述叠前地震数据中用于所述成像线成像的地震数据;

所述CPU将所述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发送至图形处理器GPU;

所述GPU对所述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进行高频能量补偿,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PU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CPU将所述叠前地震数据按照偏移距的大小分为n组地震数据,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每组地震数据包括q条测线的叠前地震数据,所述q条测线对应m条成像线,所述m条成像线中的每条成像线包括w个成像点,q大于m,且q、m和w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CPU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包括:

所述CPU获取所述m条成像线中的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成像点的成像参数包括:速度值、真地层倾角值、品质因子值和成像点的时间深度对应的有效频带;

所述CPU根据每组地震数据对应的偏移距以及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确定所述每组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PU根据所述成像孔径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包括:

所述CPU根据所述每组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确定所述每条成像线对应的测线范围,并将所述每条成像线对应的测线范围内的叠前地震数据,确定为所述每条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

所述CPU将所述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发送至图形处理器GPU,包括:

所述CPU将所述每条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以及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发送至所述GP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PU对所述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进行高频能量补偿,包括:

所述GPU根据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确定所述每条成像线中的目标成像点;

所述GPU从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中,提取每个所述目标成像点的时间深度对应的有效频带;

所述GPU分别对每个所述目标成像点的时间深度对应的有效频带内的每个频率点进行高频能量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U根据所述每组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确定所述每条成像线对应的测线范围,包括:

所述CPU确定第L条成像线对应的测线范围为(L-0.5*A/s,L+0.5*A/s),其中,所述s为测线最小间隔,所述A为所述每组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中的最大值,所述L小于或等于所述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PU根据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确定所述每条成像线中的目标成像点,包括:

所述GPU确定所述每条成像线中的每个成像点在X方向上的目标地层倾角和Y方向上的目标地层倾角;

所述GPU将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满足预设条件的成像点,作为所述每条成像线中的目标成像点,所述预设条件包括:α-10≤θx≤α+10且β-10≤θy≤β+10,其中,α为成像点在X方向上的真地层倾角,β为成像点在Y方向上的真地层倾角,θx为成像点在X方向上的目标地层倾角,θy为成像点在Y方向上的目标地层倾角。

7.一种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

所述CPU用于确定叠前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

所述CPU还用于根据所述成像孔径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所述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为所述叠前地震数据中用于所述成像线成像的地震数据;

所述CPU还用于将所述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发送至所述GPU;

所述GPU用于对所述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进行高频能量补偿,确定所述叠前地震数据的成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PU还用于将所述叠前地震数据按照偏移距的大小分为n组地震数据,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每组地震数据包括q条测线的叠前地震数据,所述q条测线对应m条成像线,所述m条成像线中的每条成像线包括w个成像点,q大于m,且q、m和w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CPU还用于获取所述m条成像线中的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成像点的成像参数包括:速度值、真地层倾角值、品质因子值和成像点的时间深度对应的有效频带;

所述CPU还用于根据每组地震数据对应的偏移距以及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确定所述每组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PU还用于根据所述每组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确定所述每条成像线对应的测线范围,并将所述每条成像线对应的测线范围内的叠前地震数据,确定为所述每条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

所述CPU还用于将所述每条成像线对应的目标地震数据,以及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发送至所述GPU。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GPU还用于根据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确定所述每条成像线中的目标成像点;

所述GPU还用于从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成像点的成像参数中,提取每个所述目标成像点的时间深度对应的有效频带;

所述GPU还用于分别对每个所述目标成像点的时间深度对应的有效频带内的每个频率点进行高频能量补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PU还用于确定第L条成像线对应的测线范围为(L-0.5*A/s,L+0.5*A/s),其中,所述s为测线最小间隔,所述A为所述每组地震数据对应的成像孔径中的最大值,所述L小于或等于所述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GPU还用于确定所述每条成像线中的每个成像点在X方向上的目标地层倾角和Y方向上的目标地层倾角;

所述GPU还用于将所述每条成像线中满足预设条件的成像点,作为所述每条成像线中的目标成像点,所述预设条件包括:α-10≤θx≤α+10且β-10≤θy≤β+10,其中,α为成像点在X方向上的真地层倾角,β为成像点在Y方向上的真地层倾角,θx为成像点在X方向上的目标地层倾角,θy为成像点在Y方向上的目标地层倾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