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7035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病理检验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



背景技术:

病理检查是一种以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中的病理改变的病理形态学方法。为探讨器官、组织或细胞所发生的疾病过程,可采用某种病理形态学检查的方法,检查他们所发生的病变,探讨病变产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做出病理诊断。病理形态学的检查方法,首先观察大体标本的病理改变,然后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作出病理诊断。

染色是病理切片制备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素-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这种方法对任何固定液固定的组织和应用各种包埋法的切片均可使用。苏木素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使组织中的嗜碱性物质染成蓝色,如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等;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可使组织中的嗜酸性物质染成红色,如多数细胞的胞质、核仁等在H.E染色的切片中均呈红色。H.E染色程序如下:脱蜡、脱苯、复水、染色、脱水、透明、封固。而对于网状纤维染色来说,由于网状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含量较少,纤维较细,有分支,彼此交织成网状,因此使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染色效果不明显,在电镜下观察,网状纤维具有等间距的横纹结构,其化学成分也是胶原蛋白,和胶原纤维相似,包在胶原纤维上的糖蛋白使得网状纤维具有嗜银性,因此浸银法可将纤维染成黑色,从而在电镜下清晰的呈现出来,这是目前网状纤维染色的一种新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主要包括:高锰酸钾5-10ml、草酸3-5ml、铁明矾3-5ml、二氨氢氧化银2-4ml、甲醛1-3ml、氯化金5-10ml、硫代硫酸钠2-5ml。

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的使用方法为:

a.将制备好的切片进行脱蜡处理后,在蒸馏水中冲洗1-3分钟;

b.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染2-4分钟,蒸馏水洗2-3次;

c.草酸漂白后,蒸馏水洗2次;

d.使用铁明矾水溶液媒染5-10分钟,蒸馏水洗3-5次;

e.二氨氢氧化银浸染1-3分钟,蒸馏水洗3次;

f.用甲醛溶液还原2-4分钟,蒸馏水1-3次;

g.用氯化金溶液调色3-5分钟,蒸馏水2次;

h.用硫代硫酸钠固定3-5分钟,蒸馏水洗1-3次;

I.使用质量浓度为95%的酒精急洗,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纤维为止,需要时进行重复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脱水、透明和封固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质量浓度为0.25-0.35%;所述的草酸质量浓度为0.8-1%;所述的铁明矾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5-3.5%;所述的甲醛溶液质量浓度为8-12%;所述的氯化金溶液质量溶度为0.2%;所述的硫代硫酸钠质量浓度为3-5%。

进一步的,按照所述的使用方法染色后,氨银液被组织吸咐与组织中的蛋白结合,经甲醛还原成黑色的金属银沉积于组织内及表面,用氯化金调色后,再用硫代硫酸钠液洗去未还原的银盐,从而使组织内的网状纤维清晰地以黑色显示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水是指使用无水酒精进行脱水处理,无水酒精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又能使组织硬化,使纤维组织的显色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试剂盒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对于病理检验中疏松的结缔组织中的网状纤维含量较少,纤维较细,有分支,彼此交织成网状,有很好的显色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二氨氢氧化银水溶液中的银离子与被染色的组织中的蛋白结合,经甲醛还原成黑色的金属银沉积于组织内及表面,用氯化金调色后,再用硫代硫酸钠液洗去未还原的银盐,从而将组织内的网状纤维清晰地显示出来,本发明试剂盒的使用方法简单,易操作,染色效果好,受外界因素影响小,网状纤维染色在病理检验中主要应用于区别肿瘤的性质和来源,在血管皮瘤、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等肿瘤检测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主要包括:高锰酸钾5ml、草酸3ml、铁明矾3ml、二氨氢氧化银2ml、甲醛1ml、氯化金5-ml、硫代硫酸钠2ml。

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的使用方法为:

a.将制备好的切片进行脱蜡处理后,在蒸馏水中冲洗1分钟;

b.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染2分钟,蒸馏水洗2次;

c.草酸漂白后,蒸馏水洗2次;

d.使用铁明矾水溶液媒染5分钟,蒸馏水洗3次;

e.二氨氢氧化银浸染1分钟,蒸馏水洗3次;

f.用甲醛溶液还原2分钟,蒸馏水1次;

g.用氯化金溶液调色3分钟,蒸馏水2次;

h.用硫代硫酸钠固定3分钟,蒸馏水洗1次;

I.使用质量浓度为95%的酒精急洗,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纤维为止,需要时进行重复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脱水、透明和封固即可。

其中,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质量浓度为0.25%;所述的草酸质量浓度为0.8%;所述的铁明矾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5%;所述的甲醛溶液质量浓度为8%;所述的氯化金溶液质量溶度为0.2%;所述的硫代硫酸钠质量浓度为3%。按照所述的使用方法染色后,氨银液被组织吸咐与组织中的蛋白结合,经甲醛还原成黑色的金属银沉积于组织内及表面,用氯化金调色后,再用硫代硫酸钠液洗去未还原的银盐,从而使组织内的网状纤维清晰地以黑色显示出来。所述的脱水是指使用无水酒精进行脱水处理,无水酒精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又能使组织硬化,使纤维组织的显色更加稳定。

实施例2: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主要包括:高锰酸钾7.5ml、草酸4ml、铁明矾4ml、二氨氢氧化银3ml、甲醛2ml、氯化金7.5ml、硫代硫酸钠3.5ml。

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的使用方法为:

a.将制备好的切片进行脱蜡处理后,在蒸馏水中冲洗2分钟;

b.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染3分钟,蒸馏水洗2次;

c.草酸漂白后,蒸馏水洗2次;

d.使用铁明矾水溶液媒染7.5分钟,蒸馏水洗4次;

e.二氨氢氧化银浸染2分钟,蒸馏水洗3次;

f.用甲醛溶液还原3分钟,蒸馏水2次;

g.用氯化金溶液调色4分钟,蒸馏水2次;

h.用硫代硫酸钠固定4分钟,蒸馏水洗2次;

I.使用质量浓度为95%的酒精急洗,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纤维为止,需要时进行重复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脱水、透明和封固即可。

其中,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质量浓度为0.3%;所述的草酸质量浓度为0.9%;所述的铁明矾水溶液质量浓度为2.5%;所述的甲醛溶液质量浓度为10%;所述的氯化金溶液质量溶度为0.2%;所述的硫代硫酸钠质量浓度为4%。按照所述的使用方法染色后,氨银液被组织吸咐与组织中的蛋白结合,经甲醛还原成黑色的金属银沉积于组织内及表面,用氯化金调色后,再用硫代硫酸钠液洗去未还原的银盐,从而使组织内的网状纤维清晰地以黑色显示出来。所述的脱水是指使用无水酒精进行脱水处理,无水酒精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又能使组织硬化,使纤维组织的显色更加稳定。

实施例3: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主要包括:高锰酸钾10ml、草酸5ml、铁明矾5ml、二氨氢氧化银4ml、甲醛3ml、氯化金10ml、硫代硫酸钠5ml。

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的使用方法为:

a.将制备好的切片进行脱蜡处理后,在蒸馏水中冲洗3分钟;

b.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染4分钟,蒸馏水洗3次;

c.草酸漂白后,蒸馏水洗2次;

d.使用铁明矾水溶液媒染10分钟,蒸馏水洗5次;

e.二氨氢氧化银浸染3分钟,蒸馏水洗3次;

f.用甲醛溶液还原4分钟,蒸馏水3次;

g.用氯化金溶液调色5分钟,蒸馏水2次;

h.用硫代硫酸钠固定5分钟,蒸馏水洗3次;

I.使用质量浓度为95%的酒精急洗,直到观察到清晰的纤维为止,需要时进行重复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脱水、透明和封固即可。

其中,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质量浓度为0.35%;所述的草酸质量浓度为1%;所述的铁明矾水溶液质量浓度为3.5%;所述的甲醛溶液质量浓度为12%;所述的氯化金溶液质量溶度为0.2%;所述的硫代硫酸钠质量浓度为5%。按照所述的使用方法染色后,氨银液被组织吸咐与组织中的蛋白结合,经甲醛还原成黑色的金属银沉积于组织内及表面,用氯化金调色后,再用硫代硫酸钠液洗去未还原的银盐,从而使组织内的网状纤维清晰地以黑色显示出来。所述的脱水是指使用无水酒精进行脱水处理,无水酒精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又能使组织硬化,使纤维组织的显色更加稳定。

临床统计试验:

临床收集淋巴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的组织,并将其分别制成病理切片,进行病理检查,其中淋巴肉瘤切片80份,网状细胞肉瘤切片80份,分成四组,正常检测组1、正常检测组2、正常检测组3、对照组,每组含有淋巴肉瘤切片和网状细胞肉瘤切片各20份。

试验方法:对3组正常检测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的网状纤维染色试剂盒进行染色处理后在电镜下观察,将对照组的病理切片使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进行染色后在电镜下观察,对四组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对比。

判断标准:

(1)明显:特征明显,染色清晰可见,具有很好的参照性;

(2)模糊:特征模糊,有部分染色可见,无法判断;

(3)无效:无染色迹象。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染色试剂盒与苏木素-伊红染色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染色效果好,特征明显,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