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测井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9213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测井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测井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很多碳酸盐岩储层、碎屑岩储层的开发中都发现了沥青,这说明沥青存在于储层当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地质现象。沥青,作为一种具有高粘度的半液态或固态的混合物,它的存在不仅减小了储层的孔隙度,而且降低了储层的渗透性,严重影响了储层的物性及产能,而沥青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形成机理、化学结构组成及含量变化非常大。如何对沥青储层进行测井识别及评价,更全面地满足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已有的沥青储层测井识别方法主要是根据油田现场两口井测井曲线的对比分析,指出含沥青砂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中子与密度交会伽玛Z值图沥青储层定性识别图版,利用中子与密度交会伽玛Z值图沥青储层定性识别图版来进行沥青储层测井识别。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中子与密度交会伽玛Z值图沥青储层定性识别图版主要适用的是碎屑岩储层,而碎屑岩储层与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中子与密度交会伽玛Z值图沥青储层定性识别图版不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无法满足碳酸盐岩油气田沥青储层勘探开发的需求,不能够快速的识别沥青储层,影响了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测井解释的符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识别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本发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测井识别方法。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测井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测井获取待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多组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值;

将测得的所述待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多组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值代入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中,所述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中的一个为第一敏感参数,另一个为第二敏感参数,所述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包括含沥青储层与不含沥青储层之间的拟合分界线;

根据所述待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多组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值与所述拟合分界线的位置关系,得到碳酸盐岩沥青储层的识别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的建立方式包括:

从含沥青储层与不含沥青储层的油田现场测井资料中分别获取多组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值,形成多组资料点,并拟合得到含沥青储层的资料点与不含沥青储层的资料点之间的拟合分界线,形成所述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建立之前,还包括:

进行岩心沥青溶解前后对比测试,从得到的测试数据中找出两个互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区别碳酸盐岩沥青储层的参数,即第一敏感参数和第二敏感参数。所述第一敏感参数和第二敏感参数是通过采用交会图技术对所述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显示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数据包括:储层物性、纵横波时差值、电阻率和核磁共振饱和T2谱。

进一步地,所述岩心沥青溶解前后对比测试包括:岩心样品准备、沥青溶解前测试、沥青溶解测试和沥青溶解后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岩心样品准备中的岩心样品为若干由沥青充填的岩心。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溶解前测试和所述沥青溶解后测试均包括:测量岩心氦气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使岩心100%盐水饱和;以及测量岩心的纵横波时差值、电阻率和核磁共振饱和T2谱。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溶解测试采用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有机溶剂来浸泡岩心样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敏感参数是电阻率,第二敏感参数值是纵波时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通过提出一种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测井识别方法,测井获取待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多组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值,代入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中,根据待测碳酸盐岩的多组储层的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与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中的拟合分界线的位置关系,得到碳酸盐岩沥青储层的识别结果,达到快速识别碳酸盐岩沥青储层的目的,进而提高碳酸盐岩沥青储层的测井测试符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测井识别方法思路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岩心沥青溶解前后纵波时差对比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岩心沥青溶解前后电阻率对比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岩心沥青溶解前后纵波时差与电阻率对应关系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沥青储层识别图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主要发明构思在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沥青储层测井识别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测井获取碳酸盐岩待测储层的多组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值;

步骤102:将测得的待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多组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值代入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中,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中的一个为第一敏感参数值,另一个为第二敏感参数值,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包括含沥青储层与不含沥青储层之间的拟合分界线;

步骤103:根据待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多组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值与拟合分界线的位置关系,得到碳酸盐岩沥青储层的识别结果。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中涉及的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的建立方法包括:

从含沥青储层与不含沥青储层的油田现场测井资料中分别获取多组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值,形成多组资料点,并拟合得到含沥青储层的资料点与不含沥青储层的资料点之间的拟合分界线,形成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

为了选择出第一敏感参数和第二敏感参数,在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建立之前,还可包括:进行岩心沥青溶解前后对比测试,从得到的测试数据中找出两个互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区别碳酸盐岩沥青储层的参数,即第一敏感参数和第二敏感参数。

通过实践发现,碳酸盐岩沥青储层中,第一敏感参数优选为电阻率,第二敏感参数优选为纵波时差。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一实施例以我国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01:选取沥青溶剂

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和有机溶剂组合,所选用的有机溶剂主要包括:正己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苯、丙酮、二硫化碳、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及混合溶剂等,用以确定不同有机溶剂对沥青的溶解性能,获取最佳的沥青溶剂,实现最大限度溶解沥青。

具体实施过程中,选用9块油田现场相似沥青样品,烘干称重后分别用不同有机溶剂浸泡,浸泡时间8~10天,使每块岩心样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沥青溶解,进而对溶解物及残余样品烘干称重,计算不同有机溶剂对沥青的溶解率(岩心溶出有机质重量/岩心重量)。

对不同有机溶剂进行沥青溶解率的计算,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得出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有机溶剂对沥青溶解效果最好,沥青溶解测试采用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有机溶剂来浸泡岩心样品。

表1 不同有机溶剂对沥青的溶解率

步骤202:岩心沥青溶解前后对比测试

(1)岩心样品准备:选取10块以上具有代表性、沥青充填的岩心,钻取岩样,并制成标准实验用柱塞样,直径2.5cm,长度3-5cm,两端磨平、烘干称重后备用。

(2)沥青溶解前实验:①测量岩心氦气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②在5Mpa压力条件下,以80000ppmNaCl溶液对岩样进行充分饱和,饱和时间5~6天,使得岩样达到100%盐水饱和;③对100%饱和盐水岩心进行纵波、横波时差测量、电阻率及核磁共振饱和T2谱测量,得到岩心纵横波时差值、电阻率值及核磁共振饱和T2谱。

(3)沥青溶解实验:采用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有机溶剂浸泡岩心样品,侵泡时间为30天,使岩心中充填的沥青最大限度溶解。

(4)沥青溶解后实验:①测量沥青溶解后岩心氦气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②在5Mpa压力条件下,以80000ppmNaCl溶液对岩样进行充分饱和,饱和时间5~6天,使得岩样达到100%盐水饱和;③对100%饱和盐水岩心进行纵波、横波时差测量、电阻率及核磁共振饱和T2谱测量,得到沥青溶解后岩心纵横波时差值、电阻率值及核磁共振饱和T2谱。

步骤203:提取敏感参数

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采用交会图技术对测试数据,包括:沥青溶解前后孔隙度、渗透率、纵波时差、横波时差、电阻率值及核磁T2谱,进行对比显示,找出两个互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区别碳酸盐岩沥青储层的参数,即第一敏感参数和第二敏感参数,最终确定第一敏感参数是电阻率,第二敏感参数值是纵波时差;

具体地,岩心沥青溶解前后纵波时差对比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岩心样品号,纵坐标表示纵波时差值,横坐标按照样品号进行了区间划分,划分后的方格内不同颜色的柱形代表相应岩心样品沥青溶解前后纵波时差值;

岩心沥青溶解前后电阻率对比情况,如图4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岩心样品号,纵坐标表示电阻率值,横坐标按照样品号进行了区间划分,划分后的方格内不同颜色的柱形代表相应岩心样品沥青溶解前后电阻率值;

岩心沥青溶解前后纵波时差与电阻率对应关系情况,如图5所示,图中的不同符号点表示岩心沥青溶解前后所对应的纵波时差和电阻率值。

步骤204:建立沥青储层识别图版

具体实施过程中,至少选取一段富含沥青和一段不含沥青储层油田现场测井资料中分别获取多组电阻率和纵波时差的取值,形成多组资料点,并拟合得到含沥青储层的资料点与不含沥青储层的资料点之间的拟合分界线,形成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如图6所示,图中两种不同符号的数据点表示含沥青储层和不含沥青储层纵波时差与电阻率对应值,在两种不同符号数据点之间拟和一条曲线即为识别含沥青储层与不含沥青储层的分界线,拟和分界线方程如下:

Rta=5689×Ac-1.96

Rta为纵波时差反算电阻率;Ac为纵波时差值,us/ft。

步骤205:确定沥青储层

该步骤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实现,输入油田现场纵波时差Ac实测值,代入拟合分界线方程中,反算电阻率值Rta。当油田现场电阻率Rt实测值大于反算值Rta时,可以确定为含沥青储层;当油田现场电阻率Rt实测值小于反算值Rta时,可以确定不是含沥青储层。当然也可以通过输入油田现场电阻率Rt实测值来进行确定。其实质就是根据测得第一敏感参数值和第二敏感参数值与拟合分界线的位置关系,得到碳酸盐岩沥青储层的识别结果。为了结果准确,排除小概率的误差,需要用多组油田现场纵波时差Ac实测值和油田现场电阻率Rt实测值进行测试,以大多数实测值的结果为准。

本实施例通过沥青溶剂优选确定最佳的沥青溶剂,进行岩心沥青溶解前后对比测试,提取敏感参数,建立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将待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多组敏感参数值代入碳酸盐岩沥青储层识别图版中,通过含沥青储层与不含沥青储层之间的拟合分界线的位置关系,达到快速识别沥青储层的目的,进而提高碳酸盐岩沥青储层的测井测试符合率。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