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83025发布日期:2019-01-04 22:5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侧向层析诊断技术作为一种稳定和实用的技术适合在多样的即时检验(POCT)或者现场使用。按标记部分分为主要有胶体金免疫侧向层析法、普通荧光免疫侧向层析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侧向层析法、上转发光免疫侧向层析法、量子点荧光免疫侧向层析法等,按包被部分主要有硝酸纤维素膜、复合材料(fusion5)、微流控等。

随着免疫层析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y)和胶体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90年代后,胶体金免疫侧向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在体外诊断疾病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现在进行定量检测,对项目精密度及重复性要求越来越高,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最近各类荧光免疫侧向层析方法层出不穷。已成为主流先进技术被许多公司推崇。

目前的荧光免疫侧向层析方法,一般采用硝酸纤维素膜作为爬水材料,然而目前的检测装置采用的硝酸纤维素膜的长度较长,爬水效果不好,并且胶板在组装试剂卡时,需要先把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吸水垫切好(5mm宽)然后再组成,组装效率低,工艺繁琐,因样品垫已经处理过,样品垫正反方向、前后方向以及样品垫的顺序都是随机的,还有人工放样品垫的位置的误差都会影响最终检测时的精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硝酸纤维素膜的长度,减少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包括:

底板,其包括用于承载样品垫的第一胶板,硝酸纤维素膜和用于承载吸水垫的第二胶板;所述的第一胶板和第二胶板分别与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检测带和质控带;

样品垫,其固定在所述的第一胶板上且与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接触以保证爬水;

吸水垫,其固定在所述的第二胶板上且与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接触以保证爬水。

进一步的,还包括卡塞,其包括:

底槽,其用于固定所述的底板;

上盖,其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的样品垫上加样的加样孔;

检测窗,其用于检测所述的检测带和质控带的检测窗;所述的检测窗设置在底槽或上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宽度为4-6mm,长度为6.5-7.5cm。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胶板的长度为1.8-2.0cm;所述的第二胶板的长度为1.5-1.7cm;所述的样品垫的长度为1.7-1.8cm;所述的吸水垫的长度为1.2-1.4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检测带和质控带,将硝酸纤维素膜的两侧分别与胶板A和胶板B固定连接,所述的检测带位于胶板A和质控带之间;

(2)将样品垫固定在所述的胶板A上且与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接触以保证爬水,将吸水垫固定在所述的胶板B上且与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接触以保证爬水;得到检测系统毛坯;

(3)将所述的检测系统毛坯裁成所需尺寸即得所述的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

进一步的,将所述的检测系统毛坯裁成所需尺寸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的检测系统毛坯裁成所需尺寸后放入卡塞中,所述的卡塞包括:

底槽,其用于固定所述的底板;所述底槽底部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的检测带和质控带的检测窗;

上盖,其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的样品垫上加样的加样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用“工”型模具固定所述的底板,将所述的样品垫粘贴在胶板A上并压住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压住宽度为1-3mm;将所述的吸水垫粘贴在胶板B上并压住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压住宽度为1-3mm。

进一步的,所述的胶板A宽度为1.8-2.0cm,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的宽度为3.3-3.8cm,所述的胶板B的宽度为1.5-1.7cm。

进一步的,所述的所需尺寸为宽度为4-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申请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将样品垫和吸水垫的下面都设置成胶板,减小了硝酸纤维素膜的长度(减少到原来长度的二分之一左右),由于胶板的表面类似于镜面,其对爬水的阻力很小,样品垫和吸水垫孔径很大,对爬水的阻力很小,与硝酸纤维素膜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就大大降低了爬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爬水时间,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楔形卡加胶板后,在比产品总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硝酸纤维素膜长度由原来7cm减到3.5cm,硝酸纤维素膜成本是胶板的10倍左右,可以降低原料成本。

楔形卡无胶板在组装试剂卡时,需要先把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吸水垫切好(5mm宽)然后再组成,组装效率低,工艺繁琐;而新体系加入胶板后,可以在组装大卡(剪裁前)时把样品垫、吸水垫贴好,然后再切条,组装效率大大提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因样品垫已经处理过,样品垫正反方向、前后方向以及样品垫的顺序都是随机的,还有人工放样品垫的位置的误差都会影响最终检测时的精密度;而新体系加入胶板后,可以在大卡时把样品垫、吸水垫贴好,然后再切条,样品垫正反方向、前后方向的以及样品垫的顺序得以确定,同时使样品垫的位置误差更小,降低检测CV,提高系统精密度和重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实施例中现有的检测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实施例中一种检测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实施例中一种底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实施例中一种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应当理解,较佳实施例是为了方便本方案的理解,并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现有的免疫侧向层析系统的检测卡如图1所示,其包括硝酸纤维素膜1,样品垫2和吸水垫3,样品垫2和吸水垫3分别设置在硝酸纤维素膜1两端,样品垫2和吸水垫3都是整个压在硝酸纤维素膜1上,通过硝酸纤维素膜1的毛细管作用进行爬水,硝酸纤维素膜1上依次设置有检测带4和质控带5,分别用于检测和验证检测结果。

本发明方案的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的如图2所示,其包括硝酸纤维素膜8,硝酸纤维素膜两端均与胶板连接,其中一端为用于承载样品垫2的第一胶板6,另一端为用于承载吸水垫3的第二胶板7,样品垫2和吸水垫3分别固定在相应的胶板上,在硝酸纤维素膜8上设置有检测带4和质控带5,分别用于检测和验证检测结果。

与现有的检测卡相比,本发明的检测卡两端采用胶板来代替部分硝酸纤维素膜,缩短爬水时间,降低检测卡的成本。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方案对检测带4和质控带5的位置顺序不做限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顺序及位置即可。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的制备方法如下:

贴上下胶板:

硝酸纤维素膜规格:23*3.5cm,

胶板A规格:23*(1.9+0.2)cm,在一侧有2mm处有一条切线;

胶板B规格:23*(1.6+0.2)cm,在一侧有2mm处有一条切线;

注:胶板表面带有双面胶,其两侧的切线是切开双面胶,方便后续与硝酸纤维素膜连接。

分别撕下两块胶板切线外侧的2mm宽的双面胶外部贴纸,将两块胶板分别贴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两侧,没撕开双面胶的部分处在硝酸纤维素膜外面,撕开的部分压在硝酸纤维素膜上。

贴样品垫:

将贴好胶板的硝酸纤维素膜,按照所标示的位置方向,吸水垫端在上,放入制好的“工”字型模具内。确保背板的上沿和模具对齐,避免留下缝隙,用“工”字型卡具压住硝酸纤维素膜并将其卡紧在模具中(不粘胶板的一面在上),再撕开样品垫位置(胶板A上除去2mm宽的小条以外的部分)的双面胶(规格:23*1.9cm)。注意不要将“工”字型的模具的吸水垫和样品垫端放反。

将切好的样品垫(宽1.75cm),沿着“工”字型模具的靠近包被膜一侧从一端开始对齐(样品垫压住硝酸纤维素膜2mm),将样品垫依次向另一端轻轻按压并贴在胶板上。

再用之前撕下的双面胶贴纸轻轻放在已贴好的样品垫上,用右手的食指再次从左向右按压一遍,确保样品垫的平整和已完全粘贴,然后拿下双面胶贴纸。

将切好的吸水垫(宽1.3cm)按照贴样品垫的步骤贴在胶板B上,将贴好的成型板从模具中取出。用剪刀将成型板两边多余的样品垫和吸水垫剪掉。

切条

将上述已经贴好的大板切成所需宽度检测卡,一般为5mm宽度。检测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结构如前述)。

组卡

塑料卡塞介绍

塑料卡塞由上盖和底盖两部分组成,图3为底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底槽包括固定孔11,其用于将底槽与上盖固定,检测卡放置槽,其由固定板9和两端的限位槽10围成,用于放置检测卡;在检测卡放置槽的中部与硝酸纤维素膜8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检测窗12,其用于收集检测带4和质控带5的检测结果。

装卡前确认槽底无脏污,完整无残缺,尤其是检测卡放置槽两侧的固定板9完整,可以正常使用。

确认检测卡完整,样品垫、吸水垫无缺损、检测卡无不规格形状、膜无划痕、无毛边、膜面无签字笔印迹等。

将吸水垫一端对准卡底吸水端的卡塞顶部的位点,然后将检测卡压实,确保检测卡都平整的放置在膜槽内,和槽底的接触面无缝隙,无晃动。

扣卡塞上盖:

上盖机构如图4所示,内部有固定柱13,其与底槽上的固定孔11配合使用以将上盖与底槽固定在一起;与样品垫2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有进样孔14,其用于向样品垫2上滴加样品。

检查上盖是否完整,上盖上是否喷好条码,有无破损或残缺,确保上盖完好,可以正常使用。

将组装好的底槽整齐的摆放在水平操作台面上,并检查检测卡的位置是否准确、完整、试纸条顺序不要放反。

再将上盖扣在底槽上(上盖的进样孔14与底槽的样品垫2端方向一致),用手将上盖压住。

将组装好的检测系统,按照硝酸纤维素膜编号,分别放到压壳机上进行压壳。压好的壳要进行检查,查看卡塞的上下盖是否压严。

将组装好的、贴好标签的检测系统依次放在相应编号的自封袋中,装入适量干燥剂,再放入铝箔袋中,并做好标识,用封口机密封袋口,备用。

实施例2

一种免疫侧向层析检测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包被抗体:将人肌红蛋白(MYO)检测抗体1用包被缓冲液稀释成固定浓度(2.0mg/ml),对照试剂1(羊抗鸡IgY)稀释成固定浓度(2.0mg/ml),采用专门的包被设备BIODOT公司的XYZ3060将上述两个液体包被到赛多利斯硝酸纤维素膜140(NC膜)上,37℃干燥箱干燥4小时(分别得到检测带和质控带),备用。包被缓冲液为0.01Mol/l的磷酸缓冲液(PBs)加3%的蔗糖作为保护剂。

标记抗体:将人肌红蛋白(MYO)检测抗体2和对照试剂2(鸡IgY)用乳胶荧光标记,储存在储存液内,备用,(50mMol/l Tris,0.5%BSA,pH7.8)。

标记物准备:将上述标记抗体按所需浓度喷点5微升体积在测试管,进行干燥备用。

样品垫制备:将样品处理液喷点在样品垫内或上,干燥备用。样品处理液为:其中Tris-CL的为摩尔浓度,其余为质量百分含量。具体配方如下:Tris-CL:50mMol/l,0.5%Casein,0.5%BSA,0.1%Tween-20,0.05%PEG,0.1%Tween-80,0.05%PVP,0.3%二水合柠檬酸酸钠,2%蔗糖。

缩写:BSA:牛血清白蛋白,Casein:酪蛋白,Tris-C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PEG:聚乙二醇,Tween-20:吐温20,Tween-80:吐温80,PVP:聚乙烯吡咯烷酮。

组装检测卡:将包被好所需试剂的硝酸纤维素膜、胶板和已处理好的样品垫以及吸水垫按照模具黏贴在一起,并切成所需宽度检测卡,一般为5mm宽度,剪切好的检测卡组装到相应的卡塞(Cassette)内;(旧体系先把硝酸纤维素膜和已处理好的样品垫以及吸水垫全部切好,一般为5mm宽度,然后在顺序组装到相应的卡塞(Cassette)内)卡塞在样品垫上方有加样孔,硝酸纤维素膜下方方有观察窗,用于数据采集。用普通吸头吸取样品稀释液(样品稀释液为多人分混合,即一盒产品一大瓶样品稀释液)到已经点好荧光物质的测试管内,再加样品,反复吹打数次,溶解荧光物质,并与样品中被测物之间免疫反应。再加到卡塞加样孔内,11分钟读取数据。或者先加样品到已经点好荧光物质的测试管内,再加样品稀释液,反复吹打数次,溶解荧光物质,并与样品中被测物之间免疫反应。再加到卡塞加样孔内,由于毛细血管作用向前侧向层析,11分钟时读取数据。

在做人肌红蛋白(MYO)项目时,由于硝酸纤维素膜变短,爬水明显变快,具体请看下表:

解释:本方法爬水提高10秒。

实施例3

包被抗体:将肌钙蛋白(cTnI)检测抗体1用包被缓冲液稀释成3.0mg/ml浓度,对照试剂1(羊抗鸡IgY)稀释成3.0mg/ml浓度,采用专门的包被设备BIODOT公司的XYZ3060将上述两个液体包被到赛多利斯硝酸纤维素膜(NC)上,37℃干燥箱干燥4小时,备用。包被缓冲液为0.01Mol/l的磷酸缓冲液(PBs)加3%的蔗糖作为保护剂。

标记抗体:将肌钙蛋白(cTnI)检测抗体2和对照试剂2(鸡IgY)用乳胶荧光标记,储存在储存液内,备用,(50mM Tris,0.5%BSA,pH 7.8)。

标记物准备:将上述标记抗体按所需浓度喷点5微升体积到吸头内壁内,进行干燥备用。

样品垫制备:将样品处理液按所需浓度浸泡或喷点在样品垫内或上,干燥备用。一个优化的配方为:其中Tris-CL的为摩尔浓度,其余为质量百分比。具体配方如下:50mMol/l Tris-CL,0.5%Casein,0.5%BSA,0.1%Tween-20,0.05%PEG,0.1%Tween-80,0.05%PVP,0.3%二水合柠檬酸酸钠,2%蔗糖。

缩写:BSA:牛血清白蛋白,Casein:酪蛋白,Tris-C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PEG:聚乙二醇,Tween-20:吐温20,Tween-80:吐温80,PVP:聚乙烯吡咯烷酮。

组装检测卡:新体系将包被好所需试剂的硝酸纤维素膜及胶板和已处理好的样品垫以及吸水垫按照模具黏贴在一起,并切成所需宽度检测卡,一般为5mm宽度,剪切好的检测卡组装到相应的卡塞(Cassette)内;旧体系先把硝酸纤维素膜和已处理好的样品垫以及吸水垫全部切好,一般为5mm宽度,然后在顺序组装到相应的卡塞(Cassette)内。卡塞在样品垫上方有加样孔,硝酸纤维素膜上方有观察窗,用于数据采集。用具有标记物荧光物质的吸头吸取样品到反应缓冲液小瓶内,反复吹打数次,溶解荧光物质,并与样品中被测物之间免疫反应。再加到卡塞加样孔内,由于毛细血管作用向前侧向层析,

19分钟时读取数据。

在做肌钙蛋白(cTnI)项目时,本体系精密度明显的提高,具体请看下表:

解释:无论是荧光值还是检测浓度,本方法变异系数(CV)至少提高一倍以上,即本方法精密度有明显的改善。

本发明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现有的技术手段来完成,比如,检测带和质控带的具体位置,加样孔的具体位置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