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模拟电路及变压器模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17246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模拟电路及变压器模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是一种模拟电路及模拟方法,尤指一种变压器模拟电及变压器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变压器可被表示为一种变压器模拟电路,该变压器模拟电路是用来表示一般变压器中的多个电气参数。

请参阅图20,一般常用的变压器模拟电路包含有一一次侧及一二次侧。

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包含有一一次侧线圈wp、一一次侧线圈电阻(windingresistor)rp、一一次侧漏电感(leakageinductor)lpl、一磁芯损耗电阻(core-lossresistor)rc、一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intra-windingcapacitor)cp及一磁化电感(magnetizinginductor)lp。

该一次侧线圈wp、该一次侧磁芯耗损电阻rc、该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p及该磁化电感lp是相互并联电连接。该一次侧线圈电阻rp及该一次侧漏电感lpl是相互串联电连接。该一次侧线圈wp包含有一一次侧端及一第二端,而该一次侧漏电感lpl是电连接在该一次侧线圈wp的一次侧端与该一次侧线圈电阻rp之间。

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二次侧包含有一二次侧线圈ws、一二次侧线圈电阻rs、一二次侧漏电感lsl及一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s。

该二次侧线圈ws及该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s是相互并联电连接。该二次侧漏电感lsl及该二次侧线圈电阻rs是相互串联电连接。该二次侧线圈ws包含有一一次侧端及一第二端,而该二次侧漏电感lsl是电连接在该二次侧线圈ws的一次侧端与该二次侧线圈电阻rs之间。

该变压器模拟电路进一步包含有一一次侧耦合电容(couplingcapacitor)cps1及一第二耦合电容cps2,且该一次侧耦合电容cps1是电连接在该一次侧线圈wp的一次侧端与该二次侧线圈ws的一次侧端之间。而该第二耦合电容cps2是电连接在该一次侧线圈wp的第二端与该二次侧线圈ws的第二端之间。

该一次侧线圈电阻rp是用于表示该一次侧线圈wp的等效电阻,而该二次侧线圈电阻rs是用于表示该二次侧线圈ws的等效电阻。

该磁芯损耗电阻rc是用于表示变压器核芯在磁场建立或解除时的等效电阻。

该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p是用于表示该一次侧线圈wp因层状结构产生的等效电容,而该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s是用于表示该二次侧线圈ws因层状结构产生的等效电容。

该磁化电感lp是用于产生磁场。

该一次侧耦合电容cps1及该第二耦合电容cps2是用于表示该一次侧线圈wp与该二次侧线圈ws之间耦合的等效电容。

如此一来,便可通过在模拟软件中执行上述变压器模拟电路,且通过调整该模拟电路中的各个电子元件的参数,分别用于模拟不同的变压器,以便在量产前先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变压器的各种数值,确认变压器的品质好坏。

而该一次侧漏电感lpl及该二次侧漏电感lsl的设置位置却导致了上述的变压器模拟电路在分析的过程中常有错误的产生。

举例来说,请参阅图21所示,绘制了通过量测获得的一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频率响应图以及通过计算获得的模拟该变压器的一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频率响应图。当中该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频率响应图是在图21中以实线lp[p1s3]表示,而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频率响应图是在图21中以虚线lp[mod1,p1s3]表示。

在该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1s是与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1s’的频率相近。其中该变压器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1s为一极点,且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1s’亦为一极点。

但在该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2s却与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2s’的频率相去甚远。其中该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2s为一零点,且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2s’亦为一零点。

而该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2s与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2s’之间的频率差异是因为该变压器模拟电路中设置有该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s,且该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s是等同与该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p并联,导致整体电容性阻抗的增加,进一步使得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2s’的频率降低。

此外,请参阅图22所示,绘制了通过量测获得的一变压器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图以及通过计算获得的模拟该变压器的一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图。当中该变压器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图是在图22中以实线lpl[p1s3]表示,而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图是在图22中以虚线lpl[mod1,p1s3]表示。

在该变压器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3s是与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3s’的频率不同。其中该变压器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3s为一极点,且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3s’亦为一极点。

且在该变压器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图未示)却与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4s’的频率亦不相同。其中该变压器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为一零点,且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4s’亦为一零点。

而该变压器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与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4s’之间的频率差异是因为该变压器模拟电路中设置有相互串联的该一次侧漏电感lpl及该磁化电感lp,导致整体电感性阻抗增加,进一步使得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4s’的频率降低。

因为该一次侧漏电感lpl及该磁化电感lp造成了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4s’的错误产生,而无法准确的模拟实际的变压器的一次侧漏阻抗。因此该变压器模拟电路势必要做进一步的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前揭变压器模拟电路与现实的变压器有自谐振点不同而导致模拟错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模拟电路及变压器模拟方法,以提高变压器模拟电路的模拟结果正确性,该变压器模拟电路包含有:

一一次侧,包含有:

一一次侧磁芯损耗电阻;

一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

一磁化电感;其中该磁化电感、该一次侧磁芯损耗电阻及该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是相互并联电连接;

一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端点、一第二端点、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其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分别电连接至该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的两端;

一一次侧线圈,包含有一一次侧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一次侧线圈的一次侧端及第二端分别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及第四端点;

一一次侧线圈电阻,其中一端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

一二次侧,包含有:

一二次侧线圈电阻;

一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端点、一第二端点、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其中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是电连接至该二次侧线圈电阻的一端;

一二次侧线圈,与该一次侧线圈耦合,且包含有一一次侧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二次侧线圈的一次侧端及第二端分别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

一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及第四端之间;

一一次侧耦合电容,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之间;

一第二耦合电容,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之间。

而该变压器模拟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

提供一一次侧线圈;其中该一次侧线圈包含有一一次侧端及一第二端;

提供一一次侧磁芯损耗电阻;

提供一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

提供一磁化电感;其中该磁化电感、该一次侧磁芯损耗电阻及该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是相互并联电连接;

提供一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其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端点、一第二端点、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且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分别电连接至该内部线圈电容的两端,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与第四端点分别电连接至该一次侧线圈的一次侧端与第二端;

提供一一次侧线圈电阻;其中该一次侧线圈电阻之一端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

提供一二次侧线圈电阻;

提供一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其中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端点、一第二端点、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且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电连接至该二次侧线圈电阻的一端;

提供一二次侧线圈;其中该二次侧线圈与该一次侧线圈耦合,且包含有一一次侧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二次侧线圈的一次侧端与第二端分别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

提供一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其中该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

提供一一次侧耦合电容;其中该一次侧耦合电容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之间;

提供一第二耦合电容;其中该第二耦合电容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之间;

形成一变压器模拟电路;及

执行该变压器模拟电路以模拟一变压器。

本发明的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及二次侧漏电感模块是用来表示该一次侧线圈与该二次侧线圈未完全耦合时而泄漏的电感性阻抗以及漏磁通量。该漏磁通量是表示该一次侧线圈产生的磁通量与该二次侧线圈感应生成的磁通量差值。

无论该二次侧线圈与该一次侧线圈耦合程度如何,该一次侧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但当该二次侧线圈越反抗该一次侧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即该二次侧线圈与该一次侧线圈的耦合程度越低时,该漏磁通量的大小便会越高。此外,减少该一次侧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大小可使该一次侧线圈与该二次侧线圈的耦合程度越高。

因此,本发明重新设计了习用的变压器模拟电路,且本发明的变压器模拟电路所模拟出的频率响应能与实际变压器的频率响应更相似,如此一来,便可准确地模拟实际变压器的频率响应,提供厂商在量产变压器前能更准确得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变压器的各种数值,提早确认变压器的品质好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至图16是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一至第十五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模拟的一次侧阻抗的频率响应以及实际变压器量测的一次侧阻抗的频率响应图;

图18是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模拟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以及实际变压器量测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图;

图19是本发明变压器模拟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习用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1是习用变压器模拟电路模拟的一次侧阻抗的频率响应以及实际变压器量测的一次侧阻抗的频率响应图;

图22是习用变压器模拟电路模拟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以及实际变压器量测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变压器模拟电路及变压器模拟方法,且本发明是在计算机的电路模拟软件上实现,如pspice或hspice。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变压器模拟电路包含有一一次侧、一二次侧、一第一耦合电容cps1及一第二耦合电容cps2。

该一次侧包含有一一次侧线圈wp、一一次侧线圈电阻rp、一一次侧磁芯损耗电阻rc、一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p、一磁化电感lp及一一次侧漏电感模块。

该一次侧磁芯损耗电阻rc、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p及该磁化电感lp是相互并联电连接。

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端点、一第二端点、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一次测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分别电连接至该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p的两端。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电连接至该一次侧线圈电阻rp的一端。

该一次侧线圈wp包含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该一次侧线圈wp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与第四端点。

该二次侧包含有一二次侧线圈ws、一二次侧线圈电阻rs、一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s及一二次侧漏电感模块。

该二次侧线圈ws与该一次侧线圈wp耦合,且包含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端点、一第二端点、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分别电连接该二次侧线圈ws的第一端及第二端。

该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s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及第四端点之间。且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电连接至该二次侧线圈电阻rs的一端。

该第一耦合电容cps1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之间,而该第二耦合电容cps2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之间。

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及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是用来表示该一次侧线圈与该二次侧线圈未完全耦合时而泄漏的电感性阻抗以及漏磁通量。

该漏磁通量是表示该一次侧线圈产wp生的磁通量与该二次侧线圈ws感应生成的磁通量差值

无论该二次侧线圈ws与该一次侧线圈wp耦合程度如何,该一次侧线圈wp产生的磁通量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但当该二次侧线圈ws越反抗该一次侧线圈wp产生的磁通量,即该二次侧线圈ws与该一次侧线圈wp的耦合程度越低时,该漏磁通量的大小便会越高。此外,减少该一次侧线圈wp产生的磁通量大小可使该一次侧线圈wp与该二次侧线圈ws的耦合程度越高。

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

该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且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请参阅图3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

该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

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且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请参阅图4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

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且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请参阅图5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中,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

该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

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且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请参阅图6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五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及一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

该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且该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

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且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请参阅图7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六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

该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请参阅图8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七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

该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该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

请参阅图9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八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

该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2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

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请参阅图10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九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

该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

该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

请参阅图11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十较佳实施例中,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及一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

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

请参阅图12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十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及一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一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

该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

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请参阅图13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十二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及一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一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

该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

该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

请参阅图14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十三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一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及一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

该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

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

请参阅图15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十四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一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及一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

该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是直接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

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

请参阅图16所示,在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十五较佳实施例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及一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而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一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及一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

该第一一次侧漏电感lpl1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第二一次侧漏电感lpl2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

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之间,而该第二二次侧漏电感lsl2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

在此图4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第三较实施例中,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被调整设置在任两个的一次侧的寄生元件之间,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被设置在该第一耦合电容cps1的一端与该二次侧线圈ws之间,且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被设置在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二次侧,如此一来,该第一二次侧漏电感lsl1即可与该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cs组合使得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自谐振点的频率被拉高,因此本发明的变压器模拟电路所模拟出的结果便可更贴近实际的变压器的实际量测结果,藉此提供厂商在量产变压器前能更准确得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变压器的各种数值,提早确认变压器的品质好坏。此外,调整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中所有用来表示该变压器一次侧元件的元件参数,并不会影响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频率特性。

请参阅图17所示,绘制了通过量测获得的一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频率响应图以及通过计算获得的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频率响应图。当中该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频率响应图是在图17中以实线lp[p1s3]表示,而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频率响应图是在图17中以虚线lp[mod2,p1s3]表示。

在该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1s与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1s”的频率相近。其中该变压器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1s为一极点,且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1s”亦为一极点。且该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2s与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阻抗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2s”的频率同样相近。其中该变压器的第二个自谐振点f2s为一零点,且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2s”亦为一零点。

请参阅图18所示,绘制了通过量测获得的一变压器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图以及通过计算获得的模拟该变压器的一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图。当中该变压器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图是在图18中以实线lpl[p1s3]表示,而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频率响应图是在图18中以虚线lpl[mod2,p1s3]表示。

在该变压器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3s与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一次侧漏阻抗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3s”的频率相近。其中该变压器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3s为一极点,且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第一个自谐振点f3s”亦为一极点。

由此可知,本发明变压器模拟电路的模拟结果于实际量测变压器的量测结果相似,能更准确的模拟实际变压器。

进一步而言,请参阅图19所示,本发明变压器模拟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

提供一一次侧线圈(s401);其中该一次侧线圈包含有一一次侧端及一第二端;

提供一一次侧磁芯损耗电阻(s402);

提供一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s403);

提供一磁化电感(s404);其中该磁化电感、该一次侧磁芯损耗电阻及该一次侧内部线圈电容是相互并联电连接;

提供一一次侧漏电感模块(s405);其中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端点、一第二端点、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且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分别电连接至该内部线圈电容的两端,而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与第四端点分别电连接至该一次侧线圈的一次侧端与第二端;

提供一一次侧线圈电阻(s406);其中该一次侧线圈电阻的一端电连接至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

提供一二次侧线圈电阻(s407);

提供一二次侧漏电感模块(s408);其中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包含有一第一端点、一第二端点、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且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电连接至该二次侧线圈电阻的一端;

提供一二次侧线圈(s409);其中该二次侧线圈与该一次侧线圈耦合,且包含有一一次侧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二次侧线圈的一次侧端与第二端分别电连接至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第二端点;

提供一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s410);其中该二次侧内部线圈电容电连接在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与第四端点之间;

提供一一次侧耦合电容(s411);其中该一次侧耦合电容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一端点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三端点之间;

提供一第二耦合电容(s412);其中该第二耦合电容电连接在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二端点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第四端点之间;

形成一变压器模拟电路(s413);及

执行该变压器模拟电路以模拟一变压器(s414)。

通过本发明变压器模拟方法设计出的变压器模拟电路的模拟结果能更接近实际变压器的量测量测结果,让本发明模拟电路模拟的一次侧阻抗的频率响应图与实际变压器的一次侧阻抗的频率响应图更接近,提供更准确的模拟结果,让厂商在量产变压器前能更准确得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变压器的各种数值,提早确认变压器的品质好坏。

该变压器模拟方法中的一次侧漏电感模块与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实施方式同图2至图16及前述说明的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十五较佳实施例所记载,故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分别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且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与该变压器模拟电路的转换运算的函式有关联,所以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实施方式会随各种不同情况调整。

因为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是能量转换中的一部分,因此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会对该变压器模拟电路在转换运算的过程中合理的影响该自谐振点的频率。

故通过改变该一次侧漏电感模块与该二次侧漏电感模块的实施方式,便可调整出较佳的自谐振点的频率,让厂商能通过本发明更准确得分析变压器的各种数值,提早确认变压器的品质好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