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高压线路电压波动预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3645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低电压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高压线路电压波动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电网的负荷巨增,用户的用电需求不断提高,而我国农网线路过长、线径过细、升压、补偿设备不足,导致农网末端电压、功率因数过低,严重影响了农网用户的正常用电,所以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电压调节措施,才能保证电压满足电网规定的要求。在相关政策鼓励下,各区域发展分布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积极性很高,但现有的配电网设计基本都假设为单向辐射式网络结构,并未考虑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而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必将在电压调整、保护配置、电能质量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本质上分布式电源与常规大型电源接入对电网影响的分析原理是相同的,可基于成熟的电力系统计算软件开展仿真,但分布式光伏的数量极大,且其建设周期短、接入程序简单,依托区域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建立详细模型仿真计算并不现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网高压线路电压波动预测方法,该方法简单、便捷,可准确地预测配电网时线路的末端电压波动,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网高压线路电压波动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统计所选区域居民户均家电拥有量n及不同类型家用电器数量m,计算户均最大负荷:

其中,u表示所选区域内全部家用电器使用同时率;Kx表示需用系数,家电的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值;PH表示家用电器额定功率;

(2)根据步骤(1)得到的户均最大负荷,计算户均容量其中,η表示配变负载率,表示功率因数;

(3)建立线路末端电压波动估算模型:

其中,ΔU表示负载接入前后线路末端电压波动范围,r0表示各线路段的单位长度电阻,l0表示各线路段的长度,U0表示线路标称电压,S′表示线路各节点接入的户均容量,节点N为线路末端节点,当N取值为1时,表示一户接入线路。

所述配电网高压线路电压波动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取值0.9。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的配电网高压线路电压波动预测方法,通过构建简易估算模型,实现了电网线路末端电压波动的计算,并具有较高精度,无需依赖电力系统软件建立详细模型仿真计算,有助于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快速判定光伏接入对线路末端电压造成的影响,为后续低压预测评估的提供便捷准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配电网高压线路电压波动预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统计所选区域居民户均家电拥有量n及不同类型家用电器数量m,计算户均最大负荷:

其中,u表示所选区域内全部家用电器使用同时率;Kx表示需用系数,家电的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值;PH表示家用电器额定功率。

S2:根据步骤(1)得到的户均最大负荷,计算户均容量其中,η表示配变负载率,表示功率因数,根据配电网标准,该功率因数取值为0.9。

根据统计分析,配变平均负荷一般为配变最大负荷的30%左右,对应平均负荷不低于配变容量20%的标准,则最大负荷对应的配变负载率下限即为67%,即配变负载率的合理范围应为67%≤η≤80%。即:1.66P′≥S′≥1.4P′

S3:建立线路末端电压波动估算模型:

其中,ΔU表示负载接入前后线路末端电压波动范围,r0表示各线路段的单位长度电阻,l0表示各线路段的长度,U0表示线路标称电压,S′表示线路各节点接入的户均容量,节点N为线路末端节点,当N取值为1时,表示一户接入线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