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头验收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548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头验收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头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头验收支架。



背景技术:

盘头是布料生产时的重要部件,用于编织布料,但是,因生产时布种不同,要求盘头的幅宽不同,故根据生产需要,需要时常调整盘头,盘头调整后只能简单测量齿轮距离和幅宽,不能测量偏摆,在生产时,如盘头偏摆会造成成型不良,编纱易断,影响正常生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用来测量盘头偏摆的盘头验收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盘头验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底板,与所述方形底板垂直相连的H型支撑架,与所述H型支撑架相连的调整板,所述调整板上设有至少2个第一调整孔和至少2个第二调整孔,与所述第一调整孔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二调整孔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螺栓套设有第二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整孔与所述第二调整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调整孔与所述第二调整孔均为螺纹孔。

进一步地,还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H型支撑架相连的第一后支撑板和第二后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后支撑板和第二后支撑板转动连接的摆动臂,所述摆动臂上设有至少一通孔或者设有一腰形孔,与所述通孔或者腰形孔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套设有第三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后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后支撑板均设有一腰形孔,所述摆动臂的截面为U型,所述第一后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后支撑板位于U型的开口之间。

进一步地,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H型支架和所述方形底板采用满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H型支撑架的开口朝向所述方形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臂的摆动角度为30度~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位于同一平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整板上设有至少2个第一调整孔和至少2个第二调整孔,第一螺栓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螺栓套设有第二轴承,将盘头放置于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上,这样使盘头不能轴向位移,转动盘头,盘头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的间隙中转动,且盘头的外表面与第二轴承或第一轴承的外表面滚动接触,大大减少了盘头摆动量的测量误差,大大降低了成型的不良率,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方形底板;11-H型支撑架;2-加强筋;3-调整板;4-第一螺栓; 5-第一轴承;6-第二螺栓;7-第二轴承;8-第一调整孔;9-第二调整孔;21-第一后支撑板;22-第二后支撑板;23-摆动臂;24-第三螺栓;25-第三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种盘头验收支架的一些实施方式为,包括方形底板1,与方形底板1垂直焊接连接的H型支撑架11,H型支撑架11的开口朝向方形底板1,与H型支撑架11相连的调整板3,调整板2与H型支撑架11可以采用焊接连接或者螺栓连接,调整板3上设有至少2个第一调整孔8和至少2个第二调整孔9,与第一调整孔8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螺栓4,与第二调整孔9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螺栓6,第一螺栓4套设有第一轴承5,第二螺栓套6设有第二轴承7,第一调整孔8与第二调整孔9对称设置,第一调整孔8与第二调整孔9均为螺纹孔,第一轴承5与第二轴承7位于同一平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整板上设有至少2个第一调整孔和至少2个第二调整孔,第一螺栓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螺栓套设有第二轴承,将盘头放置于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上,这样使盘头不能轴向位移,转动盘头,盘头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的间隙中转动,且盘头的外表面与第二轴承或第一轴承的外表面滚动接触,大大减少了盘头摆动量的测量误差,大大降低了成型的不良率,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达到使盘头摆动量测量更加准确的目的,如图4,还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与H型支撑架11相连的第一后支撑板21和第二后支撑板22,与第一后支撑板21和第二后支撑板22转动连接的摆动臂23,摆动臂23上设有至少一通孔,摆动臂23再通孔处也可以用腰形孔代替,与通孔 或者腰形孔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螺栓24,第三螺栓24套设有第三轴承25,第一后支撑板21与第二后支撑板22均设有一腰形孔,摆动臂23的截面为U型,第一后支撑板21与第二后支撑板22位于U型的开口之间,摆动臂23的摆动角度为30度~120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角度摆动机构,盘头放置于第一轴承上时,盘头的外表面与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滚动接触,使得盘头摆动量测量更加准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达到使H型支撑架与方形底板连接更牢固的目的,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H型支撑架和方形底板采用满焊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加强筋并采用满焊连接,使得H型支撑架与方形底板连接更牢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