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用品吸水倍率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652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生用品吸水倍率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卫生用品吸水倍率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性卫生用品(包含纸尿片,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护垫,卫生巾、乳垫、床垫、宠物垫等等)市场规模庞大,此类产品的吸水性能尤为重要,所以需要对此类卫生用品的吸水性能进行测量,保证产品质量。

现有技术测量采用人工夹取待测件进行测量,实验员手动称重,将待测件浸没入水中,不仅需要实验员耗费大量工时,而且增大了人为误差,每次只能检测一个试样,工作效率低,操作步骤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用品吸水倍率的自动检测装置,该自动检测装置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介入,减少了人为误差,测试结果更加准确。检测流程全自动化运行,每次可测试多个试样,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卫生用品吸水倍率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放置在工作台一侧的浸润水箱,所述工作台上设置可上下升降的悬梁臂,所述悬梁臂与一丝杆机构连接,所述悬梁臂下方沿纵向设置多个拉力传感器,每个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部与一夹持条连接,所述夹持条呈长条形,在所述夹持条两端设有夹头,所述夹头滑动设于所述夹持条上;所述浸润水箱底部设置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呈“S”型分布;所述拉力传感器与一控制机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拉力传感器间隔均匀地设于所述悬梁臂下方。

优选地,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数量为1~10个。

优选地,所述丝杆机构由电机驱动。

优选地,为了随时跟踪浸润水箱内的温度,保持水温恒定在设定值,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还包括设于所述浸润水箱内的温度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卫生用品吸水倍率自动检测装置,用夹头将待测的卫生用品两端分别夹在夹持条上,使待测件浸入到浸润水箱中使之吸水,通过拉力传感器读取待测卫生用品前后的重量,并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进行计算,该自动检测装置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介入,减少了人为误差,测试结果更加准确。测试流程全自动化运行,每次可测试多个试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卫生用品吸水倍率自动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悬梁臂到浸润水箱的视图。

图中,1、工作台,2、浸润水箱,3、悬梁臂,4、丝杆机构,5、电机,6、拉力传感器,7、夹持条,8、夹头,9、加热管,10、控制机,11、温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所示,一种卫生用品吸水倍率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放置在工作台1一侧的浸润水箱2,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可上下升降的悬梁臂3,所述悬梁臂3与一丝杆机构4连接,所述悬梁臂3下方沿纵向设置多个拉力传感器5,每个所述拉力传感器6的另一端部与一夹持条7连接,所述夹持条7呈长条形,便于使待测卫生用品固定,在所述夹持条7两端设有夹头8,所述夹头8滑动设于所述夹持条7上,夹头8的滑动设置便于夹持不同型号大小的待测卫生用品;所述浸润水箱2底部设置加热管9,所述加热管9呈“S”型分布,保持浸润水箱2的恒温环境;所述拉力传感器6与一控制机10连接,可以随时将数据传送给控制机10,通过控制机10进行计算,得出待测卫生用品的吸水率。

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机10可以连接打印机端口将测试数据进行打印,便于操作人员随时进行查看。。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拉力传感器6间隔均匀地设于所述悬梁臂3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数量为1~10个。

进一步地,为了随时跟踪浸润水箱2内的温度,保持水温恒定在设定值,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还包括设于所述浸润水箱2内的温度感应器11。

作为优选,所述丝杆机构4由电机5驱动,可以通过设置电机参数达到更精确的运行速度和行程,确保设备的测试结果的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参阅图2所示,测试前设置好丝杆机构4的运行速度、行程、吸水时间以及滴水时间,然后将待测卫生用品与拉力传感器6夹持在一起,并用夹头8将待测卫生用品与夹持条7固定住,启动装置,此时拉力传感器6会将待测卫生用品的重量传送给控制机10,当丝杆机构4带动悬梁臂3下降,将待测卫生用品浸入温水中,保持一定的时间,到达设定的吸水时间后升降台3上升直至完全脱离水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部分游离水开始脱离试样,到达设定的滴水时间后拉力传感器6会将吸水后的待测卫生用品的重量测出并传送给控制机10进行计算,即可立马得出每个待测卫生用品的吸水倍率。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