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样品转移器的针筒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52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样品转移器的针筒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样本转移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样品转移器的针筒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样本转移机是自动液基细胞制片染色系统中用于实现样本转移的自动化仪器,采用样本转移机可代替手工样本处理,实现液基细胞样本从样本保存瓶转移到离心管的自动操作,不仅避免了操作者与样本的直接接触,而且处理速度快,操作简便。样本转移机主要用于宫颈细胞样本和痰细胞样本的前期处理,将样本保存瓶中的样本进行定量、均匀稳定地转移至离心管中。使离心管中的试剂与转移进去的样本形成分层,达到最佳的离心效果,保证离心管经过离心处理后收集有诊断价值的细胞,同时除去样本中的干扰成分。

样品转移机的转移过程大致为:先将装有保存瓶、取样针筒和离心管的试样架送入样本转移机的转移室内,转移室中设有用于机械手,由机械手夹住取样针筒完成从保存瓶中抽取试样,再将试样注入离心管的步骤。

公告号为CN205063107U中公开了一种样本转移机(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它提出,一种样本转移机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上的转移室以及设置在转移室内的机械手,所述转移室的顶壁上沿转移室的宽度方向成本设置有多根竖直的压片,所述压片用于压住保存瓶的密封盖的边缘,相邻俩压片之间留有供针筒进入转移室的空隙,通过他这么是设置,当试样架进入转移室内后,压片的下端可以压住保存瓶的密封盖的边缘,再从保存瓶取出取样针的过程中,保存不会被取样针向上提起,因而不会使保存瓶上升后落下,从而保护试样;但是,该对比文件1中并没有设置对针筒的检测装置,在工作人员操作时,可能会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使针筒倾斜放置或忘记放针筒的情况发生,而这种情况机械手在工作时便会出现没有夹住针筒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样品转移器的针筒检测装置,具有能够检测机械手在工作时检测机械手是否夹取针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样品转移器的针筒检测装置,包括机械手和控制终端,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加持针筒的夹持部,每一所述夹持部分别左半边和右半边,当所述机械手完成加持待上升时,所述控制终端输出检测信号,还包括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响应于所述检测信号得电,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左半边的信号发生源和设置在所述右半边的信号接收源,当所述信号接收源接收到信号发射源发出的信号时,所述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响应于所述报警信号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仪器的工作时会先夹取针筒,当夹取针筒完成时,控制终端会输出一控制机械手上升的信号,本方案中,截取该信号作为检测信号,检测模块响应于该检测信号得电工作,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左半边的信号发生源和设置在右半边的信号接收源,当信号接收源接收到信号时,表示夹持部中间并没有针筒,此时,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以驱动报警模块得电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信号发生源设置为红外LED灯,所述信号接收源设置为光敏三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信号发生源设置为红外LED灯,使信号发生源的光区别于自然光,光敏三极管是一个具有光敏特性的PN结,当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时,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暗电流),此时光敏管不导通,当接收到红外信号时,饱和反向漏电流马上增加,形成光电流,此时,检测装置输出报警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红外LED灯和光敏三级管分别固设在所述左半边和右半边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红外LED灯和光敏三极管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半边和右半边的下方,起到不干扰该机器正常工作的效果,还能检测两者间是否有针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红外LED灯串接有一LED限流电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红外LED灯上串接一LED限流电阻,起到限制红外LED灯所在支路的电流大小的效果,以防止电流过大烧坏串联的元器件,起到分压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一NPN三极管的基极,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耦接于所述报警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NPN三极管的设置一方面作为报警模块的开关元器件,另一方面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报警模块设置为蜂鸣器,以发出声音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该仪器出现误操作,防止产生试液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报警模块还包括与所述蜂鸣器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有些吵杂的环境中声音报警可能不糊起到较好的报警效果,所以在蜂鸣器处并联设置一发光二极管,把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并联设置,使两端的端电压相等,不影响该仪器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仪器的工作时会先夹取针筒,当夹取针筒完成时,控制终端会输出一控制机械手上升的信号,本方案中,截取该信号作为检测信号,检测模块响应于该检测信号得电工作,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左半边的信号发生源和设置在右半边的信号接收源,当信号接收源接收到信号时,表示夹持部中间并没有针筒,此时,检测模块输出报警信号,以驱动报警模块得电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全自动样品转移器的针筒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接线电路图。

图中,1、机械手;2、夹持部;3、左半边;4、右半边;5、红外LED灯;6、光敏三极管;7、检测模块;8、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

一种全自动样品转移器的针筒检测装置,包括机械手1和控制终端,其中,械手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加持针筒的夹持部2,每一所述夹持部2分别左半边3和右半边4,该仪器的工作时会先夹取针筒,当夹取针筒完成时,控制终端会输出一控制机械手1上升的信号,本实施例,截取该信号作为检测信号,此时,检测模块7得电工作,检测模块7包括设置在左半边3的红外LED灯5,和设置在右半边4的光敏三极管6,采用红外LED灯5使信号发生源的光区别于自然光,防止机器因为光照原因出现误报警情况发生,光敏三极管6是一个具有光敏特性的PN结,当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时,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暗电流),此时光敏管不导通,当接收到红外信号时,饱和反向漏电流马上增加,形成光电流,此时,检测装置输出报警信号其中,红外LED灯5和光敏三级管分别固设在所述左半边3和右半边4的下方,起到不干扰该机器正常工作的效果,还能检测两者间是否有针筒,具有能够检测机械手1在工作时检测机械手1是否夹取针筒的效果。

参照图2所示,当接收到检测信号是继电器K得电工作,是继电器常闭触点K1闭合,即检测模块7以及报警模块8得电工作,此时红外LED灯5得电发光,电阻R1在此处作为限流电阻用,起到限制红外LED灯5所在支路的电流大小的效果,以防止电流过大烧坏串联的元器件,起到分压作用,当左半边3和右半边4有针筒时,红外光被针筒挡住,光敏三极管6VT1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暗电流),此时光敏管不导通,及NPN三极管VT2的基极处于低电平,则NPN三极管截止,报警模块8处于断路,当左半边3和右半边4没有针筒时,光敏三极管6VT1导通,使NPN三极管VT2导通,即报警模块8得电工作,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措施,电阻R2和电阻R3均为偏置电阻,用于使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在设计的范围内,NPN三极管VT2一方面作为报警模块8的开关元器件,另一方面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以满足报警模块8的用电需求,报警模块8设置为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通过声音报警和发光报警的方式使报警效果更佳。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