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持式移动户外电子地图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041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持式移动户外电子地图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地图系统,确切地说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持式移动户外电子地图仪。



背景技术:

当前在因野外旅游、施工等活动时,尤其是对一些陌生的野外环境中,首先需要确保能够迅速对行进路线、目的地周边环境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可对目的地周边环境变化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掌握,针对这一需要,当前开发出了大量的基于导航系统的电子地图,这些电子地图虽然可以有效的对使用中周边环境和对目的地的行程路线情况进行指示,但数据交互能力相对较差,数据通讯滞后性较为严重,且使用时携带难度也较大,使用灵活性较为不足,不能有效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除此之外,当前的各类电子地图设备往往仅具备单一的电子指示能力,因此极易发生因设备故障、通讯信号终端等情况下无法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方位指引的能力,因此使用的可靠性也严重不足,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野外电子地图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持式移动户外电子地图仪,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环境适应能力强,定位精度高,信息获取及交互能力强,一方面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及时获取当前的位置及周边环境信息,并制定准确的引导路线,从而极大的方便了户外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另具备有良好的机械定位能力,从而可确保在移动通讯网络信号终端情况下进行户外导航定位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持式移动户外电子地图仪,包括承载壳、显示器、操作键、握持手柄、柔性定位带、连接挂扣及控制系统,承载壳为横截面呈“凹”字型的槽状结构,显示器嵌于承载壳内,并与承载壳上表面平齐,显示器与承载壳的底部和侧壁接触面处均设弹性定位块,承载壳底部上表面和显示器底部外表面均设至少一个I/O连接端口,其中承载壳底部I/O连接端口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且当显示器嵌于承载壳内时,则承载壳、显示器的I/O连接端口电气连接,握持手柄、连接挂扣均通过棘轮机构安装在承载壳外表面并与承载壳铰接,柔性定位带至少两条,并通过连接挂扣与承载壳连接,操作键若干并嵌于承载壳外表面上,操作键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控制系统嵌于承载壳内,且控制系统所对应的承载壳表面位置处设检修盖,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图像加速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地址编码模块、信号放电运行模块、无线网络通讯模块、GPS卫星定位模块、驱动模块、I/O通讯模块、运行电源、数据存储模块、网络摄像头、扬声器及麦克风,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图像加速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地址编码模块、信号放电运行模块、无线网络通讯模块、GPS卫星定位模块、驱动模块、I/O通讯模块电气连接,驱动模块分别与操作键、运行电源、网络摄像头、扬声器及麦克风电气连接, I/O通讯模块分别与I/O连接端口和操作键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壳外表面另设至少一层防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壳内均布形变缓冲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壳上另设指南针、海拔高度表及大气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壳侧表面另设至少一个纸质地图存放槽。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环境适应能力强,定位精度高,信息获取及交互能力强,一方面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及时获取当前的位置及周边环境信息,并制定准确的引导路线,从而极大的方便了户外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另具备有良好的机械定位能力,从而可确保在移动通讯网络信号终端情况下进行户外导航定位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持式移动户外电子地图仪,包括承载壳1、显示器2、操作键3、握持手柄4、柔性定位带5、连接挂扣6及控制系统,承载壳1为横截面呈“凹”字型的槽状结构,显示器2嵌于承载壳1内,并与承载壳1上表面平齐,显示器与2承载壳1的底部和侧壁接触面处均设弹性定位块7,承载壳1底部上表面和显示器2底部外表面均设至少一个I/O连接端口8,其中承载壳1底部I/O连接端口8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且当显示器2嵌于承载壳1内时,则承载壳1、显示器2的I/O连接端口8电气连接,握持手柄4、连接挂扣6均通过棘轮机构安装在承载壳1外表面并与承载壳1铰接,柔性定位带5至少两条,并通过连接挂扣6与承载壳1连接,操作键3若干并嵌于承载壳1外表面上,操作键3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控制系统嵌于承载壳1内,且控制系统所对应的承载壳1表面位置处设检修盖15,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图像加速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地址编码模块、信号放电运行模块、无线网络通讯模块、GPS卫星定位模块、驱动模块、I/O通讯模块、运行电源、数据存储模块、网络摄像头、扬声器及麦克风,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图像加速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地址编码模块、信号放电运行模块、无线网络通讯模块、GPS卫星定位模块、驱动模块、I/O通讯模块电气连接,驱动模块分别与操作键3、运行电源、网络摄像头、扬声器及麦克风电气连接, I/O通讯模块分别与I/O连接端口和操作键3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壳1外表面另设至少一层防水层9。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壳1内均布形变缓冲腔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壳1上另设指南针11、海拔高度表12及大气压力表1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壳1侧表面另设至少一个纸质地图存放槽14。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环境适应能力强,定位精度高,信息获取及交互能力强,一方面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及时获取当前的位置及周边环境信息,并制定准确的引导路线,从而极大的方便了户外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另具备有良好的机械定位能力,从而可确保在移动通讯网络信号终端情况下进行户外导航定位的需要,从而极大的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