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华藻沉降速率估算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9305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用于水华藻沉降速率估算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装置,具体地,涉及用于水华藻沉降速率估算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其迁移动态一般存在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如藻类垂直迁移或沉降的昼夜变化,主要是应对光照、温度、(被)捕食、水位、繁殖等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改变而做出的适应性调节。浮游生物特殊的结构体液泡、气囊、压载仓分子团、(棘)刺、鞭毛、多聚糖体等在其漂浮或沉降中发挥重要作用。颗粒沉降速率是指颗粒以均匀速率下沉时的速率。水或空气中悬浮物颗粒自由沉淀过程中,开始为加速沉淀,瞬时间即可达到作用于颗粒的推动力(重力)与水的阻力相等时的平衡状态,此时颗粒即以均匀速率下沉。它可通过沉淀试验或理论公式计算求得。利用传统的沉淀试验或理论公式计算沉降速率,过程复杂,成本较大,容易出现误差,而目前也没有一种可以简单测试、估算颗粒沉降速率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华藻沉降速率估算的测试装置,解决了利用传统的沉淀试验或理论公式计算沉降速率,过程复杂,成本较大,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华藻沉降速率估算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透明桶,所述透明桶自上而下分为有光部和无光部,所述无光部的外侧面包裹有遮光布,所述透明桶的外壁还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放大测量尺。

优选地,所述遮光布上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上活动链接有活动遮光布,所述放大测量尺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内。

优选地,所述活动遮光布上固定有第一魔术贴,所述遮光布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二魔术贴。

优选地,所述放大测量尺由测量尺和固定在所述测量尺表面的长条形放大镜组成。

优选地,所述放大测量尺的数量为1-4个。

优选地,所述透明桶的高度为H,所述无光部的高度为1/3-2/3H。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华藻沉降速率估算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透明桶,所述透明桶自上而下分为有光部和无光部,所述无光部的外侧面包裹有遮光布,所述透明桶的外壁还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放大测量尺;有光部和无光部的设置是为了模拟真实的湖泊或池塘的水体光分层,本实用新型在一定时间内,记录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测定两点的垂直距离,获得沉降速率,本实用新型就是直观观察,简单可行,直接反映位置变化,误差最低,经济实惠,应用推广强。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装置中放大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透明桶 2-放大测量尺

3-遮光布 4-活动遮光布

5-第一魔术贴 6-第二魔术贴

21-测量尺 22-长条形放大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华藻沉降速率估算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透明桶1,所述透明桶1自上而下分为有光部和无光部,所述无光部的外侧面包裹有遮光布3,所述透明桶1的外壁还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放大测量尺2;有光部和无光部的设置是为了模拟真实的湖泊或池塘的水体光分层,本实用新型在一定时间内,记录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测定两点的垂直距离,获得沉降速率,本实用新型就是直观观察,简单可行,直接反映位置变化,误差最低,经济实惠,应用推广强。

在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观察放大测量尺2,所述遮光布3上设置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上活动链接有活动遮光布4,所述放大测量尺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固定和打开活动遮光布4,所述活动遮光布4上固定有第一魔术贴5,所述遮光布3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5相配合的第二魔术贴6。

为了便于观察测量尺上的刻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放大测量尺2由测量尺21和固定在所述测量尺21表面的长条形放大镜22组成。

为了便于多方位观察颗粒的沉降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放大测量尺2的数量为1-4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模拟真实的湖泊或池塘的水体光分层,所述透明桶1的高度为H,所述无光部的高度为1/3-2/3H。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具体测量的方法为:野外采集水样和底泥样,将透明头内填充水,水位为装置高度的2/3-3/4;静止一段时间,形成稳定的微宇宙环境;引入单细胞藻类,如蛋白核小球藻,进行荧光染色,但不破坏藻细胞;待适应几天,然后开始记录其初始位置,设定时间,借用测量尺找出其终点位置;进行重复多次,借助计算机,绘出迁移曲线,找出规律;在规定时间内,测出垂直迁移距离,获得平均值,计算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即为沉降速率。测试时引注意以下几点:

1、水样和底泥必须和野外环境一致;带放大镜的量尺可以准确确定带荧光标记的藻细胞位置变化;2、藻细胞为团聚体或细线(或细丝)状,可以以其结构体中心位置作为计算位置;3、温度、pH、光照、营养盐、底泥等构成尽量与野外一致,只是野外的缩微;4、有光部为透明层,光线直接进入,而无光部进行结构性遮蔽光,类似湖泊或池塘的深水区;5、藻类密度不宜过大,避免藻类均匀分布在水介质中;6、水样深度一般应大于测试藻类的最大迁移距离,以免藻类沉积或休眠于底泥。

在上述装置中,装置的形态、大小和材质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形变化;如针对浮游动物,则浮游深度更大,装置的高度应变大;带放大镜的量尺,可以用显微照相取代,记录两个时间点的分别位置;也可配上微电脑,通过自动设置时间,监控某一个藻细胞或藻结构体,显微照相记录两点垂直位置获得距离,进行计算。最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