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干性食品的包装材料中特定迁移量测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9287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用于干性食品的包装材料中特定迁移量测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干性食品的包装材料中特定迁移量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在正常使用中与食品有接触的材料,泛指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及制品,涉及食品包装、餐具、厨具、食品加工器械等,食品包装材料是其中最重要、最常见和最典型的食品接触材料。食品接触材料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材料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可能会迁移至食品中被人体摄入,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欧盟、美国、中国近年来逐步制定了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具体针对性法规和标准,对包装材料中的物质迁移量进行管控,将包装材料特定物质的迁移列入食品包装材料的必测项目。特定迁移限量在各法规、标准中是用来对受限物质进行管控依据的重要指标,且在新材料、新物质的安全性评估研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按照食品与包装材料的接触方式,迁移可分为直接迁移和间接迁移两类。直接迁移比如与饼干直接接触的包装袋中化学物质向饼干的迁移,而间接迁移则如与饼干无直接接触的饼干袋外部的包装盒中化学物质向饼干的迁移,间接迁移又包含接触迁移和气相迁移两种模式。

按照食品种类,食品一般可以分为水性食品、乙醇食品、油性食品、干性食品等,干性食品一般指含水量较低,无游离油脂的干性固体食品。目前,GB5009.15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征求意见稿已对水性食品、乙醇食品、油性食品包装材料中食品模拟物的选择、特定迁移量的测试条件、迁移测试器具进行了规定。欧盟82/711/EEC指令、欧盟EN1186标准、欧盟(EU)No.10/2011法规中,除水性食品、含酒精食品、油性食品外,还对干性食品的食品模拟物、迁移试验条件进行了规定。明确了每100cm2包装材料对应4g模拟物-MPPO(改性聚苯醚),按可预见最差接触条件选择20-175℃的烘箱放置0.5小时至10天来进行模拟迁移实验,进而测定其特定迁移量。

按照欧盟法规对于干性食品迁移测试要求,迁移器皿底面积须能平铺100cm2的包装材料;且具备密封性,以避免迁移试验中低沸点物质散失,影响检测准确性;同时迁移器皿的材质注意避免引入杂质。在目前的市售器皿中,并无合适可选用的商品化玻璃器皿。市售的玻璃称量皿气密性较佳,但尺寸有限,均不能平铺100cm2包装材料,而生物培养皿可以保证平铺100cm2的包装材料,但无法确保气密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干性食品的包装材料中特定迁移量测试的装置,能平铺100cm2的包装材料,并且密封性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干性食品的包装材料中特定迁移量测试的装置,包括顶盖、中间层平皿和底层平皿,所述中间层平皿和所述底层平皿均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顶盖的下端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所述中间层平皿的上端,所述中间层平皿的下端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所述底层平皿的上端;所述中间层平皿设有至少一个。

优选地,所述中间层平皿设有两个或多个,所有的中间层平皿上下叠加布置,并且上下相邻的两个中间层平皿之间形成可拆卸地密封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中间层平皿的上端具有内磨口,所述顶盖的下端具有外磨口并插入中间层平皿的内磨口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底层平皿的上端具有内磨口,所述中间层平皿的下端具有外磨口并插入底层平皿的内磨口形成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间层平皿的上端具有内磨口,下端具有外磨口,位于上层的中间层平皿的外磨口插入位于下层的中间层平皿的内磨口形成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顶盖、中间层平皿和底层平皿均由耐高温玻璃制成。

优选地,还包括置于所述中间层平皿和/或底层平皿内的置物件。

优选地,所述置物件呈圆环状,所述置物件的直径小于所述中间层平皿/底层平皿的内底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内磨口,和外磨口,均设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内磨口和所述外磨口的长度为1.3-1.7cm。

优选地,所述中间层平皿和所述底层平皿的内底部直径均为11.1-11.5cm。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用于干性食品的包装材料中特定迁移量测试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盖、中间层平皿和底层平皿用于干性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模拟物直接接触迁移分析或间接接触迁移分析或气相迁移分析等;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试验需求采用任意数量的中间层平皿叠加拓展,有效的节省了空间,弥补了单层迁移器皿在长时间迁移试验中需要占用烘箱面积大等不足;此外,中间层平皿和底层平皿的内部空间均处于密封隔离状态,保证了迁移试验的准确度和可重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置物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顶盖

11 外磨口

2 中间层平皿

21 内磨口

22 外磨口

3 底层平皿

31 内磨口

4 置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干性食品的包装材料中特定迁移量测试的装置,包括顶盖1和底层平皿3,所述顶盖1和底层平皿3之间还可设有中间层平皿2,所述中间层平皿2和所述底层平皿3均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顶盖1的下端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所述中间层平皿2的上端,所述中间层平皿2的下端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所述底层平皿3的上端,通过上述连接方式确保中间层平皿2和底层平皿3的内部空间均处于密封隔离状态,上述结构用于干性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模拟物直接接触迁移分析。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不设有中间层平皿2时,所述顶盖1和所述底层平皿3直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间层平皿2也可设有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具体数量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当中间层平皿2设有两个或多个时,所有的所述中间层平皿2上下叠加布置,并且上下相邻的两个中间层平皿2之间形成可拆卸地密封连接结构,上述叠加结构有效地节省了空间,弥补了平皿在长时间迁移试验中需要占用烘箱面积大等不足。

如图6所示,优选地,还包括置于所述中间层平皿2和/或底层平皿3内的置物件4,所述置物件4呈圆环状,所述置物件4的直径小于所述中间层平皿2或底层平皿3的内底部的直径,确保所述置物件4能放置在所述中间层平皿2或底层平皿3内,所述置物件4的直径还必须小于包装材料的直径,确保用于试验的包装材料能放置在所述置物件4的上部,然后用另一个置物件4放置在包装材料的上方,便于进行间接接触分析或气相迁移分析等试验,本优选方式中的置物件4也可选用其他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

如图1至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中间层平皿2的上端具有内磨口21,所述顶盖1的下端具有外磨口11并插入中间层平皿2的内磨口21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底层平皿3的上端具有内磨口31,所述中间层平皿2的下端具有外磨口22并插入底层平皿3的内磨口31形成密封连接,内磨口和外磨口均选用磨砂玻璃制成,由于磨口玻璃细微凹凸,使内磨口和外磨口的密封性要好于普通玻璃。优选地,当中间层平皿2设有两个或多个时,位于上层的中间层平皿2的外磨口22插入位于下层的中间层平皿2的内磨口21形成密封结构。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顶盖1、中间层平皿2、底层平皿3和置物件4均由耐高温玻璃制成,这种材质有效地避免了采用金属材质可能引入的重金属杂质,或者采用塑料材质可能引入的增塑剂等杂质。优选地,所述内磨口21,31和外磨口11,22均设有倒角α,便于内磨口与外磨口的配合,并且保证配合后的气密性。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包装材料的面积为100cm2;中间层平皿2的内部深度为5.0-5.5cm,底层平皿3的内部深度为3.5-4.0cm;底层平皿2内底部、中间层3平皿的内底部直径11.1-11.5cm;所述内磨口21,31和外磨口11,22的磨砂长度为1.3-1.7cm,14.5°≤α≤15.5°;置物件4的外径为10.9-11.1cm,高度为0..5-0.7cm,厚度为0.2-0.4cm。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例的迁移试验方法:

实施例1:直接接触材料迁移试验方法(参见图3):

S1、根据迁移测试标准要求,使用纸张定量取样器将三张相同的包装材料剪裁成面积为100cm2的圆形。

S2、取一个底层平皿3敞口向上放置,将4g干性食品模拟物MPPO平铺于底层平皿内部,并在其上放置一张已剪裁的包装材料,使MPPO与包装材料接触。

S3、取一个中间层平皿2,将4g干性食品模拟物MPPO平铺于该层平皿内部,并在其上也放置一张已剪裁的包装材料,同样使MPPO与包装材料接触,再将该中间层平皿2盖于底层平皿1上使其密封。

S4、取一个中间层平皿2重复步骤S3,并将该中间层平皿2盖于下层的中间层平皿2上使其密封。

S5、取顶盖1盖于上层的中间层平皿2上使其密封。

S6、将上述迁移试验装置置于40℃烘箱存放10天,进行迁移试验。

S7、试验结束后,将每层平皿中的MPPO取出用于特定迁移量的分析测试,如包装材料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特定迁移量测试、光引发剂的特定迁移量测试等项目,最终计算特定迁移量,结果的单位是μg/g或μg/m2。

实施例2:间接接触材料气相迁移试验方法(参见图4):

S1、使用纸张定量取样器将三张相同的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A剪裁成面积为100cm2的圆形;再同样裁剪三张同样面积的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B待用。

S2、取一个底层平皿3敞口向上放置,将4g干性食品模拟物MPPO平铺于底层平皿3内部,并在其上放置一张已剪裁的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A,使MPPO与其直接接触,再取一个置物件4置于其上,并放置一张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B,并再取一个置物件4压在其上。

S3、取一个中间层平皿2,将4g干性食品模拟物MPPO平铺于中间层平皿2内部,并在其上放置一张已剪裁的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A,使MPPO与其直接接触,再取一个置物件4置于其上,并放置一张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B,并再取一个置物件4压在其上,然后将该中间层平皿2盖于底层平皿3上使其密封。

S4、再取一个中间层平皿2重复步骤S3,并将该中间层平皿2盖于下层的中间层平皿2上使其密封。

S5、最后取顶盖1密封上层的中间层平皿2。

S6、将上述迁移试验装置置于40℃烘箱存放10天,进行迁移试验。

S7、试验结束后,将每层平皿中的MPPO取出用于间接接触材料气相迁移的分析测试,如间接接触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迁移量测试、甲醛的气相迁移量测试等项目,最终计算特定迁移量,结果的单位是μg/g或μg/m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