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果园气象环境智能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050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园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微型果园气象环境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果树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栽植的株数。合理的栽植密度对实现“两高一优”生产目标有重要作用。果园密度是果品生产中重要的技术参数,主要根据传统经验,参考当地同类果树、同一立地条件下的早果丰产果园的栽培密度,结合自己的生产条件及市场对果品的要求进行选择。

果树整形、修剪可以调节果树与环境的关系,调节树体各局部的均衡关系,调节树体的营养状况。对果园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果树冠层的气象环境进行测量,则为以上的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供果农果树整形、修剪、确定果树种植密时使用参考,调整树冠结构和更新果枝和营养枝比例、组成,确定最佳定植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果园气象环境智能检测系统,便于对果园气象中的温湿度、光照、风速、风向、气压、果枝间距等环境因素进行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果园气象环境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信号采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锂电池,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锂电池相连;

还包括有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相连的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能见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地磁气压传感器;

还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所述锂电池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

还包括有与主控芯片相连的激光测距模块。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有时钟日历模块,所述时钟日历模块连接于控制器的主控芯片。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有与主控芯片相连的存储器模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对果园内有关温湿度、光照、风速、风向和气压的环境条件进行实时检测,同时可进行测距使用;供果农果树整形、修剪、确定果树种植密提供理论依据,以调整树冠结构和更新枝类组成,确定最佳定植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控制器,11-主控芯片,12-信号采集模块,13-电源管理模块,14-锂电池,15-时钟日历模块,16-存储器模块,17-激光测距模块,2-温湿度传感器,3-光照传感器,4-风向传感器,5-风速传感器,6-地磁气压传感器,7-液晶显示屏,8-太阳能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可知,一种微型果园气象环境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器1,所述控制器1包括主控芯片11、信号采集模块12、电源管理模块13、锂电池14、存储器模块16、激光测距模块17,所述主控芯片11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12、电源管理模块13、锂电池14、存储器模块16、激光测距模块17相连。

该系统还包括有太阳能电池8,所述太阳能电池8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13;所述锂电池14连接于电源管理模块13。本装置采用太阳能电池及锂电池供电电路,为装置的持续工作作出一个较为基本的保障。该系统还包括有时钟日历模块15,所述时钟日历模块15连接于控制器1的主控芯片11。

该系统还包括有分别与信号采集模块12相连的温湿度传感器2、光照传感器3、风向传感器4、风速传感器5和地磁气压传感器6。其中,温湿度传感器2采用AM2302型号,光照传感器3采用BH1751FVI型号,地磁气压传感器6采用BMP085型号。

果园气象环境测定,需要确定不同高度,不同位置果树冠层的环境因子,同时,在果树整形和修剪过程中,也要确定果枝间距离。激光测距模块17,用于取得这些数据。系统将信号采集模块12、激光测距模块17接收到的果园气象环境各因素数据传输给主控芯片,并暂存在本地存储器中。

本实用新型便于对果园内有关温湿度、光照、风速、风向和气压的环境条件进行实时检测,同时可进行测距使用;供果农果树整形、修剪、确定果树种植密提供理论依据,以调整树冠结构和更新枝类组成,确定最佳定植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该系统中的控制器1还连接有液晶显示屏7,通过液晶显示屏7即可自由设定采集时间间隔、数据查询显示等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