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游采样单向防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191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游采样单向防扰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过滤检测、密封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下游采样单向防扰结构。



背景技术:

过滤元件渗漏检测时,需要对系统产生的试样粒子进行下游采样检测。常用的下游粒子采样器入口小,试样粒子出口大,而下游粒子采样器的内部元件为精密元件易损坏,若在两者之间采用普通的防尘罩进行密封,则会对下游粒子采样器入口产生的聚集风压,对精密元件产生冲击,容易导致精密元件受损。再加上对下游粒子采样器便携式转移的考虑,故现有技术中的下游粒子采样器入口和试样粒子出口通长采用分离设置,两者之间具有空隙。由于分离设置的关系,当试样在空气流量≥60m3/h条件下检测密封性能时,会产生严重干扰,检测结果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过滤元件渗漏检测时下游采样防风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下游采样单向防扰结构,包括带锥形漏斗收集口的下游粒子采样器和防风用筒罩,所述筒罩一端的固定头I套接固定于下游粒子采样器的收集口上,另一端的固定头II套接于试样粒子出口;所述筒罩的筒壁采用网孔孔径小于待测粒子的滤网制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头II为环状的松紧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头II外套接固定有松紧装卸用环箍II。

优选的,所述固定头I外套接固定有装卸用环箍I。

优选的,所述筒罩侧壁为柔性的敞开式结构,所述筒罩侧壁的双面均设有粘扣;所述筒罩侧壁通过粘扣搭接成筒。

优选的,所述筒罩侧壁封闭时具有连接区,所述粘扣设置于筒罩侧壁搭接在一起的连接区中。

采用网孔孔径小于待测粒子的滤网制成筒罩,将下游粒子采样器入口和试样粒子出口相互对接。运行时系统内部会产生风压,多余的气体在运行时能通过筒罩的网孔逸散到外界,防止对下游粒子采样器产生冲击。同时,由于筒罩的遮挡和系统内部的压强,外部的气体难以通过筒罩的网孔进入检测采样区域,从而提升系统防风抗干扰能力,形成单向防干扰。

固定头II为环状的松紧结构,方便筒罩套设到试样粒子出口,减少施工工作量。

松紧装卸用环箍II和装卸用环箍I的设置,保证试样粒子出口连接紧密,减少泄露。

筒罩侧壁为柔性的敞开式结构,使得筒罩易于折叠,方便携带。所述筒罩侧壁的双面均设有粘扣,所述筒罩侧壁通过粘扣搭接成筒。使得筒罩安装时能够方便地适配各种下游粒子采样器入口和试样粒子出口的口径,提升筒罩适配能力。

连接区上粘扣的设置,将粘扣的设置范围局限于小范围,避免搭接失误导致的返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下游检测区域内有效防止非过滤粒子的混入,安装方便且不会对原有的下游粒子采样器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后的整体正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筒罩示意图;

其中:

1-试样粒子出口 2-筒罩 21-固定头I

211-环箍I 22-固定头II 221-环箍II

23-粘扣 3-下游粒子采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下游采样单向防扰结构,包括带锥形漏斗收集口的下游粒子采样器3和防风用筒罩2,所述筒罩2一端的固定头I21套接固定于下游粒子采样器3的收集口上,另一端的固定头II22套接于试样粒子出口1;所述筒罩2的筒壁采用网孔孔径小于待测粒子的滤网制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头II22为环状的松紧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头II22外套接固定有松紧装卸用环箍II221。

优选的,所述固定头I21外套接固定有装卸用环箍I211。

优选的,所述筒罩2侧壁为柔性的敞开式结构,所述筒罩2侧壁的双面均设有粘扣23;所述筒罩2侧壁通过粘扣23搭接成筒。

优选的,所述筒罩2侧壁封闭时具有连接区,所述粘扣23设置于筒罩2侧壁搭接在一起的连接区中。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