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7450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密封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



背景技术:

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广泛运用于真空、半导体、医药、化工、激光行业,是非常方便的快速连接装置,用于焊接在主腔体上,在装配时再与相应软管连接,中间通水、气体。

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现有的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1竖向中空,下端11用于焊接在基体或其它管道上,上端12用于连接软管,具体是软管套接在上端12上,上端12内设置有通孔13。

在将下端11焊接在基体或其它管道上后,上端12需要进行密封,方便对焊缝或管路的密封测试。

但是,上端12的端面14在径向上的宽度非常小,通常仅0.54mm,不够放置密封圈,因此,无法采用传统常规的密封圈密封,需要采用新的密封结构进行密封。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其能够有效密封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其能够有效密封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作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其特点是,所述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为受压变形堵头并包括上部圆柱体和下部圆柱体,所述下部圆柱体用于插设在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的上端的通孔内并抵靠所述通孔的内壁,所述上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部圆柱体的直径,所述上部圆柱体设置在所述下部圆柱体上,所述上部圆柱体的底面的外周边缘裸露在外用于抵靠所述的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的上端的端面。

较佳地,所述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为聚四氟乙烯树脂堵头。

较佳地,所述上部圆柱体和所述下部圆柱体一体成型。

较佳地,所述上部圆柱体和所述下部圆柱体同轴线设置。

较佳地,所述上部圆柱体的侧面和所述上部圆柱体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朝向所述下部圆柱体倾斜。

较佳地,所述下部圆柱体的侧面和所述下部圆柱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朝向所述上部圆柱体倾斜。

较佳地,所述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底面朝上内凹形成凹部,所述凹部套设在所述上部圆柱体上并抵靠所述上部圆柱体的侧面和所述上部圆柱体的顶面。

更佳地,所述保护套为圆柱体形保护套,所述凹部为圆柱体形凹部。

更佳地,所述保护套为金属保护套。

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保护套是不锈钢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为受压变形堵头并包括上部圆柱体和下部圆柱体,下部圆柱体用于插设在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的上端的通孔内并抵靠通孔的内壁,上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下部圆柱体的直径,上部圆柱体设置在下部圆柱体上,上部圆柱体的底面的外周边缘裸露在外用于抵靠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的上端的端面,因此,能够有效密封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为受压变形堵头并包括上部圆柱体和下部圆柱体,下部圆柱体用于插设在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的上端的通孔内并抵靠通孔的内壁,上部圆柱体的直径大于下部圆柱体的直径,上部圆柱体设置在下部圆柱体上,上部圆柱体的底面的外周边缘裸露在外用于抵靠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的上端的端面,因此,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作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卡套接头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分解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是使用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密封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11下端;12上端;13通孔;14端面;2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3上部圆柱体;31上部圆柱体的底面;32上部圆柱体的侧面;33上部圆柱体的顶面;34第一倾斜面;4下部圆柱体;41下部圆柱体的侧面;42下部圆柱体的底面;43第二倾斜面;5保护套;51凹部;52保护套的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2为受压变形堵头并包括上部圆柱体3和下部圆柱体4,所述下部圆柱体4用于插设在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1的上端12的通孔13内并抵靠所述通孔13的内壁,所述上部圆柱体3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部圆柱体4的直径,所述上部圆柱体3设置在所述下部圆柱体4上,所述上部圆柱体3的底面31的外周边缘裸露在外用于抵靠所述的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1的上端12的端面14。

所谓的“受压变形”指的是在受到一定压强(例如0.4MPa)以上的情况下会产生变形,而在受到小于一定压强(例如0.4MPa)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变形。

所述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2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堵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2为聚四氟乙烯树脂堵头。

所述上部圆柱体3和所述下部圆柱体4可以为两个单独的部件,相互连接而成,也可以是单一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圆柱体3和所述下部圆柱体4一体成型。

所述上部圆柱体3和所述下部圆柱体4可以同轴线设置,也可以不同轴线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圆柱体3和所述下部圆柱体4同轴线设置。

为了便于下述的保护套5套设在所述上部圆柱体3上,请参见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圆柱体3的侧面32和所述上部圆柱体3的顶面33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面34,所述第一倾斜面34朝向所述下部圆柱体4倾斜。

为了便于所述下部圆柱体4插设在所述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1的上端12的通孔13中,请参见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圆柱体4的侧面41和所述下部圆柱体4的底面42之间设置有第二倾斜面43,所述第二倾斜面43朝向所述上部圆柱体3倾斜。

所述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2还可以具有其它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2还包括保护套5,所述保护套5的底面朝上内凹形成凹部51,所述凹部51套设在所述上部圆柱体3上并抵靠所述上部圆柱体3的侧面32和所述上部圆柱体3的顶面33。

所述保护套5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见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5为圆柱体形保护套。

所述凹部51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见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凹部51为圆柱体形凹部。

所述保护套5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保护套,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5为金属保护套。

所述金属保护套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金属保护套,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保护套是不锈钢保护套。

请参见图5至图6所示,使用时,将下部圆柱体4插设在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1的上端12的通孔13内并抵靠通孔13的内壁,上部圆柱体3的底面31的外周边缘抵靠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1的上端12的端面14,用力下压上部圆柱体3的顶面33,向下的压力使上部圆柱体3的底面31的外周边缘变形并完全贴合上端12的端面14,形成密封状态,起到密封作用。

在保护套5存在的情况下,用力下压保护套5的顶面52,向下的压力传递到上部圆柱体3的顶面33,使上部圆柱体3的底面31的外周边缘变形并完全贴合上端12的端面14,形成密封状态,起到密封作用。

由于TEFLON(聚四氟乙烯树脂)是一种广泛运用的塑料,无毒白色,耐腐蚀,价格低,获取渠道容易,常用于密封,食品、机械等行业;自制TEFLON堵头,根据不同规格的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制作堵头,每个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成本仅0.3元,作为一次性使用耗品,即使这样,也是方便快捷,节省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堵头进行焊缝或管路的密封测试,安装方便快捷,不需要专用工装,在测漏安装时,只需要将下部圆柱体插设在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的上端的通孔内并抵靠通孔的内壁,然后用力下压使上部圆柱体的底面的外周边缘变形并完全贴合上端的端面,形成密封状态,起到密封作用,密封效果非常好;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堵头,成本低、制造容易。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密封测漏堵头能够有效密封软管端接卡套管转换接头,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作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