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换原子荧光总量模式和形态模式的进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161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器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切换原子荧光总量模式和形态模式的进样系统。



背景技术:

原子荧光光谱仪(简称AFS)一般用于测试As、Hg等元素的总含量(元素总量,包含有机及无机形态),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系统(简称LC-AFS)可以将元素的各个形态(元素形态,如As3+、As5+、DMA、MMA等)分离并得出各个形态的含量。

目前实验室将AFS切换到LC-AFS时需要将载气管及样品气管手动拔下后再连接到LC-AFS端的载气管及样品气管,使用不便,容易接错管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原子荧光总量模式和形态模式的进样系统,该进样系统使用方便,不用手动重复拔插载气和样品气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切换原子荧光总量模式和形态模式的进样系统,包括进样混合管路、两位六通阀、载气源、原子荧光气液分离器、液相气液分离器和石英炉原子化器,所述两位六通阀具有六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载气源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原子荧光气液分离器分别与第一端口和第六端口连通,所述石英炉原子化器与第五端口连通,所述液相气液分离器分别与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所述两位六通阀内部分别设有两种连通方式,第一种连通方式是: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连通,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种连通方式是: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连通,第一端口与第六端口连通,所述两位六通阀由步进电机驱动其在两种连通方式之间切换。

所述进样混合管路为两套管路,分别设置在所述原子荧光气液分离器上和所述液相气液分离器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进样系统使用方便,不用手动重复拔插载气和样品气管路。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切换原子荧光总量模式和形态模式的进样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切换原子荧光总量模式和形态模式的进样系统,包括进样混合管路(图中未显示)、两位六通阀7、载气源11、原子荧光(元素总量)气液分离器10、液相(元素形态)气液分离器9和石英炉原子化器8,两位六通阀7具有六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1、第二端口2、第三端口3、第四端口4、第五端口5和第六端口6,载气源11与第二端口2连通,原子荧光(元素总量)气液分离器10分别与第一端口1和第六端口6连通,石英炉原子化器8与第五端口5连通,液相(元素形态)气液分离器9分别与第三端口3和第四端口4连通,两位六通阀7内部分别设有两种连通方式,第一种连通方式是:第一端口1和第二端口2连通,第五端口5和第六端口6连通,第三端口3和第四端口4连通,第二种连通方式是:第二端口2与第三端口3连通,第四端口4和第五端口5连通,第一端口1与第六端口6连通,两位六通阀7由步进电机驱动其在两种连通方式之间切换。

进样混合管路为两套管路,分别设置在原子荧光(元素总量)气液分离器10上和液相(元素形态)气液分离器9上。

第一种连通方式时,载气源11经第二端口2和第一端口1进入原子荧光(元素总量)气液分离器10,并将原子荧光(元素总量)气液分离器10中的样品气经第六端口6和第五端口5带入石英炉原子化器8。元素灯的激发光将原子化的原子激发,激发态原子回到基态放出特征光,通过测量特征光强度,得出元素的总含量。

此时为AFS单独使用,两位六通阀7自动切换到第一种连通方式,此时载气源11经第二端口2和第一端口1流入原子荧光气液分离器10中,将由其中一套进样混合管路泵入(可采用蠕动泵泵入)的样品反应后产生的氢化物(或原子态汞)从原子荧光气液分离器10中吹出,经第六端口6和第五端口5进入石英炉原子化器8,完成分析。

第二种连通方式时,载气源11经第二端口2和第三端口3进入液相(元素形态)气液分离器9,并将液相(元素形态)气液分离器9中的样品气经第四端口4和第五端口5带入石英炉原子化器8。

此时为LC-AFS联用,两位六通阀7自动切换到第二种连通方式,此时载气源11经第二端口2和第三端口3流入液相(元素形态)气液分离器9中,将由另一套进样混合管路泵入(可采用蠕动泵泵入)的样品反应后产生的氢化物(或原子态汞),从液相气液分离器9中吹出,经第四端口4和第五端口5进入石英炉原子化器8,完成分析。

上面列举一部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具体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其他人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修改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