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氏夹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030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雷氏夹测定仪。



背景技术:

雷氏夹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检验雷氏夹弹性要求的检测仪器,测定将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填满雷氏夹环模中经养护及沸煮一定时间后的膨胀值。

雷氏夹测定仪在测试的之前,需要检测雷氏夹测定仪的左臂架与支架杆的连接牢固度,而工作人员在使用雷氏夹测定仪时会忘记测试,光通过目测对左臂架与支架杆的连接程度进行判断,一旦雷氏夹测定仪的左臂架与支架杆的紧固件松动,会导致雷氏夹测定仪的左臂架与支架杆不再互相垂直,对雷氏夹测定仪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还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氏夹测定仪,当左臂架与支架杆固定不牢固时,就会发出告警,用来提示工作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雷氏夹测定仪,包括支架杆、左臂架,所述支架杆与左臂架上均设有供至少两枚螺栓穿设且螺纹配合的螺纹孔,还包括挡板,所述支架上设有供挡板安装且与螺纹孔互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远离左臂架的一侧设有与挡板抵触连接用于检测螺栓与支架杆的压力物理量并将压力物理量转换为压力检测信号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供压力检测装置固定且与安装槽互相连通的固定槽,还包括耦接于压力检测装置以接收压力检测信号并输出压力比较信号的压力比较装置、用于提供与最小压力物理量相对应的压力基准线信号至压力比较装置的基准装置、耦接于压力比较装置以接收压力比较信号并输出压力控制信号的压力控制装置、耦接于压力控制装置以接收压力控制信号并相应于压力控制信号以实现告警的告警装置;

当所述压力比较装置接收的压力检测信号小于基准值信号时,所述压力控制装置控制告警装置以实现告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压力检测装置的设置,对螺栓的松紧度进行检测,只有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两枚螺栓向的挡板受到的压力大于基准装置的基准信号时,告警装置不会告警,否则就会发出告警,填写工作人员,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挡板向,通过螺栓对挡板的压力被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当有一枚螺栓固定松脱时,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只有被一枚螺栓固定的力量减少,导致挡板突出,使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减少,使报警装置报警,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耦接于压力比较装置以接收压力比较信号并输出压力开关信号的压力开关电路、耦接于压力开关电路以接收压力开关信号并输出压力控制信号至告警装置的压力触发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压力开关电路在电路中作为开关作用的电路,当压力开关电路一接受到高电平的压力比较信号后,就会导通,且导通速度快,而压力触发装置一接受到压力开关信号后就会被导通,使告警装置开始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控制装置还包括耦接于压力开关电路以接收压力开关信号并输出延时信号的延时电路,所述压力触发电路耦接于延时电路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压力控制信号至告警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延时电路的设置对电路的检测具有后置的作用,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压力小于压力基准装置提供的基准信号时,压力比较装置输出高电平的信号只有持续输出一段时间,压力触发电路才会导通,提高了检测的精准性,降低了误检测的情况。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指示压力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指示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指示装置的设置,使检测人员可以根据指示装置的指示情况对压力控制装置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一旦电路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也可以根据指示装置的指示情况对压力控制装置做出初步的判断,提高了维修的效率,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告警装置还耦接有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耦接于压力控制装置以接收压力控制信号并输出自锁信号,所述告警装置以接收自锁信号并相应于自锁信号以实现告警。

采用上述方案,自锁装置的设置,配合延时电路一起使用,当压力检测装置持续检测到螺栓属于松脱的状态时,自锁电路就会完成自锁,此时告警装置就会持续性的发出报警,避免螺栓处于半松半紧状态时,告警装置处于报警一半的情况,使工作人员理解为报警装置发生损坏,而继续测试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自锁装置还耦接有用于断开自锁装置供电回路且用于复位的复位开关。

采用上述方案,复位开关的设置,当自锁装置完成自锁后,即使螺栓已经重新拧紧后,告警装置也会一直发出告警,只有当复位开关断开自锁装置的供电回路才能使告警装置重新恢复不响的初始状态,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告警装置包括耦接于压力控制装置以接收压力控制信号并输出振荡信号的振荡电路、耦接于振荡电路以接收振荡信号并相应于振荡信号以实现间歇性告警的告警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振荡电路与告警电路的配合使用,使告警电路的告警方式不再是传统的长响模式,采用间歇性的告警的模式,减少了对工作人员的烦扰,且间歇性的告警,提高了工作人员对雷氏夹测定仪的关注。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启闭压力检测装置的供电回路的启闭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启闭装置的设置,当雷氏夹测定仪不使用时,则不需要对螺栓的连接牢固度程度进行检测,此时将启闭装置断开,减少电能的浪费,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启动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靠近雷氏夹测定仪并输出人体热释电检测信号的人体热释电检测电路、耦接于人体热释电检测电路以接收人体热释电检测信号并相应于人体热释电检测信号以实现闭合压力检测装置的供电回路的启动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热释电检测电路的设置,一旦有人靠近雷氏夹测定仪就会使电路闭合,此时人们在使用之前,压力检测装置就会对螺栓的松紧度进行检测,从而起到了预先检测的效果,一旦螺栓松动,就会直接体现工作人员,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启闭电路包括耦接于人体热释电检测电路以接收人体热释电检测信号并输出启动开关信号的启动开关部、耦接于启动开关部以接收启动开关信号并相应于启动开关部以实现闭合压力检测装置的供电回路的启动触发部。

采用上述方案,启动开关部在电路中作为开关作用,当人体热释电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的信号后,启动开关部就会闭合导通,且反应速度快,同时启动触发部触发,使压力检测装置的供电回路闭合,此时压力检测装置开始检测,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旦有人靠近雷氏夹测定仪,就会开始自动检测;

2、当检测到螺栓松动时,就会发出告警提示工作人员,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雷氏夹测定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2中A-A部的剖视图;

图3为支架杆、左臂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启闭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比较装置、基准装置、压力控制装置、指示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6为自锁装置、复位开关、告警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中:1、支架杆;2、左臂架;3、螺纹孔;4、安装槽;5、挡板;6、压力检测装置;7、固定槽;8、压力比较装置;9、基准装置;10、压力控制装置;11、告警装置;12、压力开关电路;13、压力触发电路;14、延时电路;15、指示装置;16、自锁装置;17、复位开关;18、振荡电路;19、告警电路;20、启闭装置;21、人体热释电检测电路;22、启动电路;23、启动开关部;24、启动触发部;2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雷氏夹测定仪,包括支架杆1、左臂架2,支架杆1与左臂架2互相垂直设置,支架杆1与左臂架2上均设有供至少两枚螺栓25穿设且螺纹配合的螺纹孔3,本实施例中采用两枚螺栓25进行固定,且支架上设有供挡板5安装且与螺纹孔3互相连通的安装槽4,挡板5下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6,压力检测装置6安装于固定槽7中,且固定槽7与安装槽4互相连通。

如图4所示,启闭装置20包括人体热释电检测电路21、启动电路22。人体热释电检测电路21为热释电传感器RS且型号为LN074B型。启动电路22包括启动开关部23、启动触发部24,启动开关部23包括三极管Q1,电阻R1,三极管Q1位NPN型的三极管且型号为2SC9013,启动触发部24为继电器KM1。

如图4所示,热释电传感器的D脚与电源E连接,热释电传感器RS的G脚与地GND连接,热释电传感器RS的S脚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M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1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

如图4所示,当热释电传感器RS检测到人体热信号后,热释电传感器RS的S脚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此时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后导通,此时继电器KM1就会得电。当热释电传感器RS没有检测到人体热信号后,热释电传感器RS的S脚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此时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后不导通,此时继电器KM1就保持失电。

如图5所示,压力检测装置6包括力敏电阻RF、分压电阻R5,力敏电阻RF为正系数的电阻且型号为1210。力敏电阻RF的一端与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力敏电阻RF的另一端与分压电阻R5的一端连接,分压电阻R5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

如图4、5所示,当继电器KM1得电后,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闭合,力敏电阻RF开始对螺栓25的压力进行检测,当压力变大时,力敏电阻RF的电阻值变大,分压电阻R5分到的电压变小,当压力变小时,力敏电阻RF的电阻值变小,分压电阻R5分到的电压变大。

如图5所示,压力比较装置8为比较器N1,比较器N1的型号为LM324,基准装置9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比较器N1的反相输入端与力敏电阻RF、分压电阻R5的连接点连接,比较器N1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

如图5所示,当力敏电阻RF检测到的压力变大时,比较器N1接收到的压力检测信号大于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1输出低电平的信号。当力敏电阻RF检测到的压力变小时,比较器N1接收到的压力检测信号小于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1输出高电平的信号。

如图5所示,压力控制装置10包括压力开关电路12、压力触发电路13、延时电路14。压力开关电路12为三极管Q2,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压力触发电路13为继电器KM2,延时电路14为时间继电器KT1,指示装置15为发光二极管LED1。

如图5所示,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电源VCC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时间继电器KT1的一端连接,时间继电器KT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比较器N1的输出端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M2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2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

如图5所示,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时,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当延迟一段时间后,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闭合,继电器KM2得电。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时,时间继电器KT1不得电,发光二极管LED1不发光,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失电断开,继电器KM2不得电。

如图6所示,自锁装置16包括光耦合器U1、光耦合器U2,光耦合器U1、U2的型号均为6N138,复位开关17为常闭的开关S1。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的另一端与光耦合器U1中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光耦合器U1中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地GND连接,光耦合器U2中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开关S1的一端、光耦合器U1中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光耦合器U1中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光耦合器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光耦合器U2中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当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闭合时,光耦合器U1得电导通,此时光耦合器U2也导通,完成自锁。

如图6所示,告警装置11包括振荡电路18、告警电路19,振荡电路18包括与非门A1、与非门A2、电阻R6、电容C1组成,与非门A1、与非门A2的型号均为74LS00,告警电路19包括电阻R7、电铃HA。

如图6所示,光耦合器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非门A1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与非门A1的另一个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与非门A1的输出端、与非门A2的一个输入端、与非门A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与非门A2的输出端、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铃HA的一端连接,电铃HA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

装配过程:

1、将挡板5放入安装槽4中;

2、将左臂架2对准支架杆1,使用螺栓25进行固定。

工作过程:

1、当热释电传感器RS检测到人时,输出高电平信号;当热释电传感器RS没有检测到人时,输出低电平信号;

2、三极管Q1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导通,继电器KM1得电;三极管Q1接收到低电平信号不导通,继电器KM1不得电;

3、继电器KM1得电后,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闭合,力敏电阻RF开始检测;继电器KM1不得电后,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断开,力敏电阻RF不检测;

4、当力敏电阻RF的压力变大且超过基准值时,比较器N1输出高电平的信号;当力敏电阻RF的压力变小或不导通时,比较器N1输出低电平的信号;

5、三极管Q2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后导通,发光二极管LED1亮,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延时后,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闭合,继电器KM2导通;三极管Q2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后不导通,发光二极管LED1不亮,时间继电器KT1不得电,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T1-1断开,继电器KM2不导通;

6、继电器KM2导通后,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闭合,光耦合器U1、U2导通完成自锁;继电器KM2不导通后,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断开,光耦合器U1、U2均不工作;

7、光耦合器U1、U2自锁后,振荡电路18开始工作,电铃HA间歇性发出声音;光耦合器U1、U2不工作后,振荡电路18不工作,电铃HA不发出声音;

8、按下开关S1后,光耦合器U2的供电回路被断开,此时螺栓25已经拧紧,因此继电器常开触点KM2-1断开,振荡电路18不工作,电铃HA不发出声音。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