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926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叶栅流道流场测量实验台(10)扩压器侧的圆周边角上的第一锥齿盘(101),固定在所述实验台(10)圆周侧面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锥齿盘(101)转动的第一锥齿轮(102),设置在所述实验台(10)扩压器侧的侧面上用于密封测量槽的第一密封板(103)和第二密封板(104),与固定在所述第一锥齿盘(101)上的第一坐标架(106)固定连接的第一探针连杆(105),以及与所述第一锥齿盘(101)、第一密封板(103)和第二密封板(104)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113),所述第一密封板(103)上设置有第一探针孔(109),所述第一探针连杆(105)上通过第一旋转台(107)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探针孔(109)位置对应的第一探针(108),所述第二密封板(104)上设置有第二探针孔(112),所述第一探针连杆(105)上通过第二旋转台(110)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探针孔(112)位置对应的第二探针(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叶栅流道流场测量实验台(10)回流器侧的圆周边角上的第二锥齿盘(201),固定在所述实验台(10)圆周侧面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锥齿盘(201)转动的第二锥齿轮(202),设置在所述实验台(10)回流器侧的侧面上用于密封测量槽的第三密封板(203)和设置在所述实验台(10)出口管段上用于密封测量槽的第四密封板(204),与固定在所述第二锥齿盘(201)上的第二坐标架(206)固定连接的第二探针连杆(205),以及与所述第二锥齿盘(201)和所述第三密封板(203)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214),所述第三密封板(203)上设置有第三探针孔(209),所述第二探针连杆(205)上通过第三旋转台(207)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探针孔(209)位置对应的第三探针(208),所述第四密封板(204)与所述第二锥齿盘(201)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21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密封板(204)上设置有第四探针孔(213),所述第二锥齿盘(201)上还固定有第三坐标架(210),所述第三坐标架(210)上通过第四旋转台(211)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探针孔(213)位置对应的第四探针(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盘(101)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02)之间通过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102)自转驱动所述第一锥齿盘(10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孔(109)内设置O型圈,所述第一探针(108)与所述第一探针孔(109)之间通过O型圈实现动密封,所述第二探针孔(112)内设置O型圈,所述第二探针(111)与所述第二探针孔(112)之间通过O型圈实现动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13)包括两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锥齿盘(101)、第一密封板(103)和第二密封板(104)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103)和第二密封板(104)为圆弧形的弧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盘(20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02)之间通过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202)自转驱动所述第二锥齿盘(201)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探针孔(209)内设置O型圈,所述第三探针(208)与第三探针孔(209)之间通过O型圈实现动密封,所述第四探针孔(213)内设置O型圈,所述第四探针(212)与所述第四探针孔(213)之间通过O型圈实现动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14)包括两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密封板(203)和所述第二锥齿盘(201)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杆(215)包括两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密封板(204)和所述第二锥齿盘(201)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叶栅流道流场测量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板(203)和第四密封板(204)为圆弧形的弧形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