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散射光测定光学系统评价用标准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6040发布日期:2018-08-31 21:0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液等试料所含的成分量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装置的散射光测定光学系统评价用标准液、以及使用该散射光测定光学系统评价用标准液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广泛使用有如下的自动分析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向混合了血清、尿液等检体与试剂的反应液照射来自光源的光,根据特定波长下的透过光量的变化而计算吸光度,按照朗伯-比尔定律,对测定物质的浓度进行定量(专利文献1)。

作为由自动分析装置测定的反应,主要具有基于底物与酵素的反应的显色反应、以及抗原与抗体的免疫凝聚反应这两个种类。使用前者的反应的分析被称作生化学分析,作为检查项目而具有酵素、脂质、氮化合物等。使用后者的反应的分析被称作免疫分析,在检查项目中,具有微量蛋白质(crp)、肿瘤标记、激素、血中药物等。在免疫分析的检查项目中,存在有要求低浓度区域的高灵敏度的检测的检查项目、以及该定量值对于临床诊断来说很重要的检查项目。在这些检查项目中,使用将在表面使抗体致敏(结合)的胶乳颗粒作为敏化剂使用的胶乳免疫比浊法等。在胶乳免疫比浊法中,经由检体内的测定物质使试剂所含的胶乳颗粒彼此凝聚而生成凝聚块。

向在自动分析装置上混合了检体与试剂的反应液照射光,测定未散射而透过的透过光量的变化,对检体内存在的测定物质浓度进行定量。测定物质的浓度越高,则光量变化越大。近年来,免疫分析项目的测定需求增加,要求免疫分析项目中的性能提高。因此,使用如下方法等:不使用透过光的光量变化而使用容易捕捉更大的光量变化的散射光的光量变化,高灵敏度地对浓度进行定量(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u.s.patent4,451,43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3182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在圆周上配置多个单体,在各个单体内使检体与试剂反应来对检体内的测定物质浓度进行定量。在测定未知的浓度的测定物质之前,预先测定已知的浓度的测定物质,制作调查了测定物质浓度与光量变化的关系的校准曲线。由此,即便在装置间具有散射光量的偏差,也能够准确地对检体内的测定物质浓度进行定量,但为了管理装置状态并检测异常,期望在哪个装置、哪个单体中都是相同的散射体示出相同的散射光量。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119425号公报中,按照各单体对散射光量进行了修正。

但是,在该自动分析装置上未得知用于评价偏差的适当的散射体。作为市售的散射体,具有使用了乳白扩散板、结晶化玻璃、特氟隆(注册商标)系材料的固体散射体。由于它们是固体的,因此,存在难以向自动分析装置上使用通常的分析动作的反应液位置进行设置这样的问题。另外,存在固体散射体的每个个体的偏差大这样的问题。因此,期望液体的散射体。

用于浊度计等的浊度标准液是液体散射体,因此,容易向使用通常的分析动作的反应液位置进行设置,在这一方面是有用的。但是,例如在浊度计标准液为100度时,混合有粒径为0.5μm、1.0μm、2.0μm、5.0μm、10.0μm等较大的颗粒,存在有如下课题:未混合作为自动分析装置用的胶乳试剂而使用的粒径0.3μm左右的颗粒;长时间放置时颗粒沉淀;通常自动分析装置上的试剂采用冷藏保存,当向单体分注时,通过恒温槽(37℃恒定)升温而导致溶解氧发泡,从而容易在单体的壁面产生气泡。这样,用于对自动分析装置用胶乳试剂的反应所引起的光量变化进行测定的光散射光度计的光学系统评价用散射体(标准液)是未知的。

解决方案

在本发明中,作为具有光源、收容反应液的单体、以及对从光源向单体照射并被该单体内的反应液散射后的光进行检测的检测器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散射光测定光学系统评价用的标准液,使用以在被分注到单体时透过率成为10%~50%的范围的浓度含有不溶性载体的标准液。标准液更优选以在被分注到单体时透过率成为18%~40%的范围的浓度含有不溶性载体,进一步优选以在被分注到单体时透过率成为22.4%~31.6%的范围的浓度含有不溶性载体。单体的光路长度例如能够为5mm,不溶性载体能够为粒径为250~350nm的胶乳颗粒。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标准液的浓度的误差的影响地来评价包含光源、检测器在内的散射光测定光学系统整体。由此,能够向临床方面提供可靠性高的散射光测定装置。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及效果由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予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光散射光度计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表示胶乳溶液的散射光量的吸光度依赖性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3是散射光量的吸光度依赖性趋势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各光路长度的溶液的透过率与溶液的吸光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胶乳溶液的散射光量的吸光度依赖性的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图。

图6是示出以光路长度5mm的单体测定的情况下的溶液的吸光度与透过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概要图。

图8是示出吸光度测定部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散射光测定部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利用吸光光度计对浊度标准液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数据的图。

图11是示出利用散射光度计对浊度标准液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数据的图。

图12是示出市售胶乳试剂的散射光的摇晃的吸光度依赖性的图。

图13是示出利用吸光度测定部对光学系统评价用的标准液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结果的图。

图14是示出利用散射光测定部对光学系统评价用的标准液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结果的图。

图15是示出光量调整用的led光量调整画面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装置间的测定值的偏差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17是示出胶乳颗粒的粒径与散射光受光器的输出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对散射光的光量进行测定的光散射光度计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向由恒温流体15调温后的单体8中的溶液7照射来自散射光测定用的光源41的光42。由透过光受光器46接受透过光44,并且由散射光受光器45接受20。方向的散射光43。

图2是示出在溶液7中使用胶乳溶液并使浓度变化地测定散射光量而得到的实验结果的图。对于放入溶液7的单体8而言使用光路长度5mm的单体。但是,在本说明书中,溶液的吸光度全部换算为以光路长度10mm测定的情况下的吸光度。例如即便某一溶液的透过率在光路长度5mm的单体中为10%,由于溶液的吸光度的表记是在以光路长度10mm测定的情况下进行换算,因此,记作2.0abs。在胶乳溶液所含有的胶乳颗粒中使用了粒径为100nm、200nm、300nm、400nm的颗粒。根据图2可知,无论在哪个粒径中,1.15abs附近的散射光量都成为最大,此时,即便颗粒的浓度(吸光度)变化,散射光量的变化也不大。

图3是示出散射光量的颗粒浓度依赖性的考虑方法的说明图。所产生的散射光(理想的散射光强度)与颗粒的数量(吸光度)成比例地增加,但散射光被其他颗粒进一步散射,只有溶液的透过率部分透过而被受光器接受。当将由某一方向的散射光受光器测定的理想的散射光强度设为iideal、将溶液的透过率设为t时,所接受的散射光is(θ)由式1表示。

式1

is(θ)=iideal·t

在此,未考虑多重散射,只考虑仅接受了一次散射后的散射光的情况。当将溶液中的颗粒的每单位体积的数量密度设为n、将通过被照射了照射光而计测的溶液的体积设为v、将相对于一个颗粒所接受的光的能量而向θ方向散射的效率设为i(θ)、将散射光的受光效率(立体角部分)设为er、将向反应液照射的照射光量设为i0时,iideal由式2表示。

式2

iideal=n·i(θ)·v·er·io

另一方面,当将到散射光受光器为止的溶液中的光路长度设为ls、将溶液的吸光度设为a时,透过率t由以下的式3表示。

式3

根据式2和式3,式1如式4那样表示。

式4

对式4进行微分,当求出斜率为0且散射光量成为最大的溶液的吸光度a1时,a1由式5表示。

式5

根据式5,若不考虑多重散射的影响,则例如在光路长度5mm的情况下,在吸光度0.8686abs处被计算为散射光量成为最大。到散射光受光器为止的溶液中的光路长度相对于直行的光而具有角度,因此,比光路长度(单体的光路长度)稍长,但这里忽略,设为与单体的光路长度相同。另外,在上述计算中,计算出散射光量成为最大的溶液的吸光度,但当以透过率考虑该吸光度时,能够计算为1/e(≈透过率36.8%)。

图4是示出单体的各个光路长度10mm、5mm、3mm中的透过率(%)与溶液的吸光度(换算为光路长度10mm)的关系的图。成为透过率36.8%的溶液的吸光度依赖于通过溶液的光路长度,因此,若单体的光路长度改变,则表示极大的溶液的吸光度改变,但在透过率36.8%处表示极大的计算结果不改变。例如,即便散射光的受光角度不是20°而是90°,只要通过溶液的光路长度为5mm,则在0.8686abs处,散射光量成为最大的趋势也相同。

图5是对图2中粒径为300nm的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而示出的图表。其中,纵轴以在稀释系列no.1的绘图中实验结果(实测)与计算结果的散射光量一致的方式进行了规格化。

图5中的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背离部分被认为是受到多重散射的影响。峰值位置与计算值的0.8686abs相比为1.15abs,设为吸光度时相差了1.3倍左右。根据图2及图5可知,在实测中,与胶乳粒径无关,在大致1.15abs附近、即1.0~1.3abs的范围内具有峰值。根据图2可知,若为0.8~1.5abs左右,则散射光量几乎不具有浓度依赖性,进而在高浓度侧的浓度依赖性少,因此,在实际中,若为0.6~2.0abs左右,则浓度依赖性少,被认为能够使用。

图6是示出光路长度5mm的单体中的溶液的吸光度与透过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吸光度通过光路长度5mm的单体进行测定,示出以光路长度10mm进行换算的吸光度。根据图6可知,在将上述的吸光度换算为透过率时,实际上能够在透过率10%~50%的范围内进行测定即可,为了使精度良好,能够以透过率18%~40%进行测定即可,为了实现进一步的高精度,通过以从透过率22.4%到透过率31.6%这样的溶液浓度进行测定,从而散射光量的浓度依赖性少,能够实现稳定的测定。

接着,来说明对溶液的散射光进行测定并基于其时间变化来对检体中的测定物质的浓度进行定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具体例。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例的概要图。

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试料盘3、试剂盘6、反应盘9这三个种类的盘;使试料、试剂在这些盘之间移动的分注机构10、11;对分注机构10、11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23;对反应液的吸光度进行测定的吸光度测定电路24;对来自反应液的散射光进行测定的散射光测定电路25;对由各测定电路测定出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部26;作为与数据处理部26之间的接口的输入部27及输出部28;能够调整散射光光源的光量的散射用光源驱动电路29。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处理部26具有数据存放部2601和解析部2602。数据存放部2601中存放有控制数据、测定数据、用于数据解析的数据、解析结果数据等。输入部27及输出部28在与数据存放部2601之间输入输出数据。在图7的例子中,表示输入部27为键盘的情况,但也可以为触摸面板、小键盘这样的其他输入装置。

在试料盘3的圆周上配置有多个试料1的收容容器即试料杯2。试料1例如是血液。在试剂盘6的圆周上配置有多个试剂4的收容容器即试剂瓶5。在反应盘9的圆周上配置有多个使试料1与试剂4混合了的反应液7的收容容器即单体8。试料分注机构10是在使一定量的试料1从试料杯2向单体8移动时使用的机构。试料分注机构10包括:例如喷出或吸引溶液的喷嘴;将喷嘴定位和搬运到规定位置的机器人;以及用于使溶液从喷嘴喷出或吸引到喷嘴的泵。试剂分注机构11是在使一定量的试剂4从试剂瓶5向单体8移动时使用的机构。试剂分注机构11也包括:例如喷出或吸引溶液的喷嘴;将喷嘴定位和搬运到规定位置的机器人;以及用于使溶液从喷嘴喷出或吸引到喷嘴的泵。搅拌部12是在单体8内搅拌试料1与试剂4而使它们混合的机构部。清洗部14是从结束了分析处理的单体8中排出反应液7、之后对单体8进行清洗的机构部。在清洗结束后的单体8中,再次从试料分注机构10分注下一个试料1,从试剂分注机构11分注新的试剂4,用于其他的反应处理。在反应盘9中,单体8浸渍在温度及流量受到控制的恒温槽内的恒温流体15中。因此,单体8及单体8中的反应液7即便在反应盘9的移动中,其温度也保持为恒定。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作为恒温流体15而使用水,其温度由控制电路23温度调整为37±0.1℃。当然,用作恒温流体15的介质和温度是一例。在反应盘9的圆周上的一部分配置有吸光度测定部13和散射光测定部16。吸光度测定部13也称作吸光光度计,散射光测定部16也称作散射光度计。

图8是示出吸光度测定部13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图8所示的吸光度测定部13具有如下结构:向单体8照射从卤素灯光源31射出的光,利用衍射光栅33对透过了单体8的光32进行分光,并由光电二极管阵列34接受。作为一例,由光电二极管阵列34接受的光的波长为340nm、405nm、450nm、480nm、505nm、546nm、570nm、600nm、660nm、700nm、750nm、800nm。这些受光器的受光信号通过吸光度测定电路24被发送至数据处理部26的数据存放部2601。在此,吸光度测定电路24每个恒定期间获取各波长域的受光信号,将获取到的光量值向数据处理部26输出。

图9是示出散射光测定部16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光源41使用例如led光源单元。从led光源单元射出的照射光42被向位于其光路上的单体8照射,透过了单体8的透过光44被透过光受光器46接受。对于照射光的波长而言,使用例如700nm的波长。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光源41而使用led光源单元,但也可以使用激光光源、氙灯、卤素灯等。

在散射光测定部16中,由散射光受光器45a接受相对于照射光42或透过光44的光轴而在空气中分离了角度20°的方向上的散射光43a。另外,在散射光测定部16中,由散射光受光器45b接受相对于照射光42或透过光44的光轴而在空气中分离了角度30°的方向上的散射光43b。散射光受光器45a、45b例如由光电二极管构成。这些散射光受光器45a、45b的受光信号通过散射光测定电路25向数据处理部26的数据存放部2601发送。散射光测定电路25每个恒定期间获取受光角度不同的两个受光信号,将获取到的光量值向数据处理部26输出。

散射光受光器45a、45b配置在与因反应盘9的旋转所产生的单体8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的面内。在此,将受光角度的基准位置(散射的起点)设定到在单体8内通过的光的光路的中央部。

图9中,针对以与受光角度20°和30°分别对应的方式配置散射光受光器45a及45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配置在内部保持多个受光器的单体的线性阵列,一次性接受多个角度的散射光。通过使用线性阵列,能够扩宽受光角度的选项。另外,也可以不配置受光器而配置光纤、透镜等光学系统,向配置于其他位置的散射光受光器引导光。另外,散射光受光器也可以为一个。

检体(试料)1所含的测定物质浓度的定量通过如下步骤来进行。首先,控制电路23驱动清洗部14,对单体8进行清洗。接着,控制电路23驱动试料分注机构10,将试料杯2内的试料1向单体8分注一定量。接着,控制电路23驱动试剂分注机构11,将试剂瓶5内的试剂4向单体8分注一定量。各溶液的分注时,控制电路23利用分别对应的驱动部,驱动试料盘3、试剂盘6、反应盘9进行旋转。此时,试料杯2,试剂瓶5,单体8根据分别对应的分注机构的驱动时机,定位在规定的分注位置。接着,控制电路23控制搅拌部12,对分注到单体8内的试料1与试剂4进行搅拌,生成反应液7。通过反应盘9的旋转,收容反应液7的单体8分别通过配置有吸光度测定部13的测定位置和配置有散射光测定部16的测定位置。当单体8通过测定位置时,来自单体8中的反应液7的透过光或散射光由分别对应的吸光度测定部13或散射光测定部16进行测定。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各测定时间为约10分钟。吸光度测定部13及散射光测定部16所测定出的测定数据依次向数据存放部2601输出,作为反应过程数据而被蓄积。

在该反应过程数据的蓄积的期间,根据需要,由试剂分注机构11向单体8以追加的形式分注其他的试剂4,并由搅拌部12进行搅拌,进一步测定一定的时间。由此,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到的反应过程数据被存放到数据存放部2601。

浓度定量是根据用户预先选择的散射光受光器45a或散射光受光器45b的某一散射角度下的蓄积在数据存放部2601中的反应过程数据来计算的。按照各测定项目而指定使用哪一散射角度的散射光受光器。

图10是示出将浊度标准液100度的溶液作为检体、试剂设置于自动分析装置、通过装置上的分析动作在单体位置处由吸光度测定部13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数据的图。浊度标准液100度的组成为粒径0.5μm、1.0μm、2.0μm、5.0μm、10.0μm的颗粒的混合,溶液的吸光度为0.22abs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该溶液在光路长度5mm的单体中的透过率为77.6%。图10的横轴所示的测光点表示测定了反应过程数据的顺序,从第1点到第34点为止大约10分钟的时间。图10的纵轴表示由吸光度测定电路24测定出的吸光度。另外,图11是示出由散射光测定部16测定相同的溶液而得到的结果的图。图11的纵轴表示由散射光测定电路25测定出的散射光量。

图10、图11中均对20个单体反复进行了测定,但在一个测定中,可观察到随着时间经过,测定值增加而漂移的情况。这被认为是因为附着于单体壁面的气泡成长而使散射光量增大所造成的。另外,根据图11的散射光测定的结果,当将以测光点20~34的测定数据的标准偏差(n)除以平均值(b)而得到的数值作为反应过程内噪声比例(n/b)来计算测定值的波动时,n/b为0.17%。反应过程内噪声比例(n/b)越低越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测光,再现性提高,故是优选的。

在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将生理盐水作为检体而混合市售胶乳试剂,在不使它们反应的状态下计算出由散射光测定部16测光后的反应过程数据的噪声比例n/b(%)。图12是示出将横轴设为吸光度而绘制的数据的图。根据图12可知,基础吸光度即反应前的吸光度越大,则n/b越为降低。可知若吸光度为0.6abs~2.0abs左右,则n/b为0.04%以下,测定值的波动小,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测光。这些暗示了:具有固定噪声成分因浓度变高而减少的效果,并且,散射光量的浓度依赖性少,在图2中的散射光的峰值位置附近,对流等所引起的测定体积内的颗粒的浓度不均的影响少,认为测定值的波动成为最小。

对此,作为自动分析装置的散射光测定光学系统评价用的标准液,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包含作为不溶性载体的粒径300nm的胶乳颗粒在内的吸光度1.13abs的胶乳溶液。在使作为不溶性载体的比重1.05的胶乳颗粒分散的溶剂中,作为比重调整用溶液而使用了含有20重量%的比重1.26的甘油的甘油水溶液。比重调整用溶液用于使分散不溶性载体的溶剂的比重与不溶性载体的比重大致一致。通过使溶剂的比重相对于不溶性载体的比重例如为±25%以内而使两者的比重大致一致,能够防止标准液中的不溶性载体的沉淀。具体而言,即便作为使胶乳颗粒分散的溶剂而使用含有15~25重量%的甘油的水溶液,也能够使比重与胶乳颗粒的原料即聚苯乙烯大致一致,得到抑制胶乳颗粒沉淀的效果。另外,作为界面活性剂,混合了0.5%的tritonx-100。通过在标准液中混合界面活性剂,能够提高单体壁面的润湿性,能够抑制向单体分注了溶液后的气泡的成长所引起的光量变化,能够实现稳定的散射光测光。

图13是示出将该散射光测定光学系统评价用的标准液向单体8分注并由吸光度测定部13测定而得到的结果的图。另外,图14是示出将该散射光测定光学系统评价用的标准液向单体8分注并由散射光测定部16测定而得到的结果的图。在这些情况中,均在标准液中混合了界面活性剂,因此,气泡不会附着于单体壁面而成长,在测定值中没有发现漂移。另外可知,根据测光点20~34的测定数据求出的n/b被抑制为0.03%而较低。由此可知,当使用本实施例的标准液时,不存在不溶性载体颗粒的浓度不均的影响,能够高精度地评价光学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3及图14中,在最开始的几个点的测定点中观察到的输出变动是因分注及搅拌而产生的输出变动。

标准液所含有的胶乳颗粒等不溶性载体的浓度只要是分注到单体时吸光度成为0.6~2.0abs的浓度或者透过率成为10%~50%的范围的浓度即可,更优选以吸光度成为0.8~1.5abs的浓度或者透过率成为18%~40%的范围的浓度、进一步优选以吸光度成为1.0~1.3abs的浓度或者透过率成为22.4%~31.6%的范围的浓度含有不溶性载体。另外,胶乳颗粒的粒径优选为250~350nm。

图15是示出输出部28所显示的光量调整用的led光量调整画面的例子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除了具有通常的分析模式之外还具有光源光量调整模式,当选择了调整模式时,显示图15所示的led光量调整画面。

在光源光量调整模式中,向收容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液的单体分注散射光测定光学系统评价用的标准液,即分注以在分注到单体时吸光度成为0.6~2.0abs的浓度或透过率成为10%~50%的范围的浓度含有不溶性载体的标准液,从光源向被分注标准液的单体照射光,利用散射光检测器来检测由该单体内的标准液散射后的光,以使散射光检测器的输出成为预先决定好的值的方式调整光源的光量。

在本实施例的led光量调整画面中,数字显示出将由散射光测定部16的透过光受光器46及散射光受光器45a、45b接受的光量加上电路上的固定值即基础计数(光量为0时的值)6667而得到的值。在此,在测定了粒径300nm、浓度1.13abs的评价用胶乳溶液的情况下,以使散射角20°处的adc电路的输出值成为14000±100的方式对散射用光源驱动电路29的led驱动电流值进行了调整。led驱动电流值的调整可以通过在软件上从装置画面自动地进行来实现,在该情况下,具有容易变更的优点。

图16是示出在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自动分析装置为相同结构的三台自动分析装置中进行光源的光量调整之前以及之后的散射角20°及30°处的散射光量的值的图。在光源光量调整前,背离率((max-min)/min×100(%))有18%左右的偏差,但通过光量调整,能够将背离率抑制到6%左右。在光量调整中,使用20°的散射光受光器,以使输出值成为±2%以下的方式进行了调整。由于按照各受光角度设置的受光器存在灵敏度偏差等,因此,虽然未完全一致,但也能够降低光量偏差。这样,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标准液来进行在自动分析装置的出厂时或光源更换时用作光源的led的光量调整,从而能够降低出厂时或光源更换时的装置之间的差异。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不溶性载体而使用了粒径300nm的胶乳颗粒,但只要使用粒径250nm至350nm的颗粒,则粒径与在自动分析装置上测定的胶乳试剂一致,散射光量也容易一致,故是优选的。

需要说明的是,若预先测定因粒径的不同而引起的散射光量的不同,掌握粒径与散射光量之间的关系,则即便对于粒径微小变化的胶乳颗粒的批次之间的差异,也能够通过修正来应对。图17是示出胶乳颗粒的粒径与来自散射光受光器的信号的adc输出值之间的关系的图。若在胶乳颗粒的粒径为310nm的情况下使led驱动电流变化而使adc输出值与14385一致,则同样可知在粒径300nm时,adc输出值与14000一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led驱动电流进行调整而消除了装置之间的差异,但也可以通过对电路的放大倍率等进行修正来消除装置之间的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并不局限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也可以将某一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在某一实施例的结构的基础上追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针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附图标记说明:

2试料杯;

3试料盘;

5试剂瓶;

6试剂盘;

8单体;

9反应盘;

13吸光度测定部;

16散射光测定部;

26数据处理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