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步系统及计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7705阅读:1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步系统及计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步系统及计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与健康和保健相关的器材和智能产品大量出现。其中,计步器由于能够提示使用者当前的运动情况,可以作为健身的参考依据受到了广泛关注。计步器是通过统计步数、距离、速度、时间等数据,测算卡路里或热量消耗,用以掌控运动量,防止运动量不足,或运动过量的一种工具。

目前的计步器功能主要是通过计算使用者的步伐数目而产生计步数据,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计步数据。然而,仅仅计算步伐数目和消耗的卡路里能量已经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有些生产商结合全球定位系统提供使用者的位置,或者是提供usb接口供存储日常计步数据。但是,这些措施都没有根据每位用户的实际情况给出合适的健身计划。因此,需要一种更贴合用户的实际情况并且监测人体重要体征的计步系统来帮助使用者进一步强身健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步系统及计步方法,该计步系统和方法能够根据用户的身高体重参数制定健身计划,并且实时感测心率、血压、体温,保障了用户的身体健康和健身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步系统,适用于具有电源的可程序化计步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感测模块、微处理器、计步传感器、显示模块,所述微处理器、计步传感器、微处理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感测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

感测模块,包括心率感测模块、血压感测模块、体温感测模块,用于感应和测量人体的心率、血压及体温;

微处理器,用于将感测模块测量的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与输入其中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得出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

计步传感器,用以驱动并生成计步参数,计步参数包括计步数目与步伐大小;

控制模块,接收微处理器对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并且将计步传感器生成的计步参数与健身计划的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后,根据对比结果产生提示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还用于显示计步参数与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后产生的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计步系统还包括:

计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控制计时器持续记录并累计一段时间传送到控制模块,在显示模块中显示持续时间。

优选地,所述计步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测量当前大气的实时温度并且将温度数值传送给控制模块,在显示模块中显示实时温度。

优选地,所述计步系统还包括:

存储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显示模块显示的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和计步参数对比的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健身计划为根据自身身高、体重参数而生成的计划,具有每日步数的标准参数。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为led屏幕或lcd屏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步方法,适用于具有电源的可程序化计步装置,使用上述的计步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开启电源,接通计步系统,输入用户的身高、体重,产生每日步数的标准参数及相应消耗的能量;

(2)感测模块实时感应和测量人体的心率、血压及体温,传送到微处理器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得出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计时模块控制计时器持续记录并累计一段时间;计步传感器驱动并生成计步参数,计步参数包括计步数目与步伐大小;温度传感器测量当前大气的实时温度;

(3)控制模块将心率、血压及体温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计时器持续记录并累计的时间,计步参数与健身计划的标准参数对比产生提示信息以文字图标的形式传送到显示模块;

(4)存储模块根据用户选择来存储显示模块显示的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判断结果和计步参数对比的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3)计步参数与健身计划的标准参数对比产生的提示信息包括已完成每日步数、完成每日步数三分之一、完成每日步数三分之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计步系统根据用户的身高、体重等重要参数制定了健身计划,并且实时感测生命体征的重要参数心率、血压与体温,计步传感器生成的计步参数与健身计划的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后能够产生健身计划完成情况的提示信息。该计步系统能够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制定完全因人而异的健身计划,打造每个人的专属每日标准步数参数和相应的消耗能量,非常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的计步系统,将心率、血压及体温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计时器持续记录并累计的时间,计步参数与健身计划的标准参数对比产生提示信息以文字图标的形式传送到显示模块,简洁明了的显示结果,适合大部分人群使用。

(3)本发明的计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选择来存储显示模块显示的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判断结果和计步参数对比的提示信息,作为身体健康情况和健身计划完成情况的参考和依据,可方便日后查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计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0、感测模块20、微处理器40、计步传感器30、显示模块50,所述微处理器40、计步传感器30、微处理器40与所述控制模块10连接,所述感测模块20与微处理器40连接。

具体地,感测模块20包括心率感测模块201、血压感测模块202、体温感测模块203,分别用于感应和测量人体的心率、血压及体温。

微处理器40用于将感测模块测量的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与输入其中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得出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

计步传感器30用以驱动并生成计步参数,计步参数包括计步数目与步伐大小。

控制模块10用于接收微处理器40对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并且将计步传感器30生成的计步参数与健身计划的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后,根据对比结果产生提示信息。健身计划为根据自身身高、体重参数而生成的计划,具有每日步数的标准参数。提示信息包括已完成每日步数、完成每日步数三分之一、完成每日步数三分之二。

显示模块50用于显示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还用于显示计步参数与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后产生的提示信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0、感测模块20、微处理器40、计步传感器30、显示模块50、计时模块60、温度传感器70、存储模块80,所述微处理器40、计步传感器30、微处理器40、计时模块60、温度传感器70与所述控制模块10连接,所述感测模块20与微处理器40连接,所述存储模块80与显示模块50连接。

具体地,感测模块20包括心率感测模块201、血压感测模块202、体温感测模块203,分别用于感应和测量人体的心率、血压及体温。

微处理器40用于将感测模块测量的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与输入其中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得出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

计步传感器30用以驱动并生成计步参数,计步参数包括计步数目与步伐大小。

控制模块10用于接收微处理器40对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并且将计步传感器30生成的计步参数与健身计划的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后,根据对比结果产生提示信息。健身计划为根据自身身高、体重参数而生成的计划,具有每日步数的标准参数。提示信息包括已完成每日步数、完成每日步数三分之一、完成每日步数三分之二。

显示模块50用于显示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还用于显示计步参数与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后产生的提示信息。

计时模块60用于控制计时器持续记录并累计一段时间传送到控制模块,在显示模块中显示持续时间。

温度传感器70用于测量当前大气的实时温度并且将温度数值传送给控制模块,在显示模块中显示实时温度。

存储模块80用于存储显示模块显示的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和计步参数对比的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计步系统的计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启电源,接通计步系统,输入用户的身高、体重,产生每日步数的标准参数及相应消耗的能量;

(2)感测模块实时感应和测量人体的心率、血压及体温,传送到微处理器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得出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计时模块控制计时器持续记录并累计一段时间;计步传感器驱动并生成计步参数,计步参数包括计步数目与步伐大小;温度传感器测量当前大气的实时温度;

(3)控制模块将心率、血压及体温正常、偏低、偏高的判断结果,计时器持续记录并累计的时间,计步参数与健身计划的标准参数对比产生提示信息以文字图标的形式传送到显示模块;

(4)存储模块根据用户选择来存储显示模块显示的心率、血压及体温数值的判断结果和计步参数对比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计步系统根据用户的身高、体重等重要参数制定了健身计划,并且实时感测生命体征的重要参数心率、血压与体温,计步传感器生成的计步参数与健身计划的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后能够产生健身计划完成情况的提示信息。该计步系统能够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制定完全因人而异的健身计划,打造每个人的专属每日标准步数参数和相应的消耗能量,非常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